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那不一定     
甲:有这么一种人你听说过吗?乙:什么人?甲:杠头。乙:杠头?甲:就是爱和别人抬杠.这么跟你说吧,就是人家说一他说七,人家往东他往西,人家骑马他骑驴, 人家打狗他撵鸡。乙:专门和人对着干。甲:对!这种人一般都有一个口头话儿——  相似文献   

2.
helemeng2011@163.com问:我的儿子3岁5个月大,在幼儿园上小班,因为个头比同班的小朋友高一些,一直认为自己是大哥哥。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周末他和同班的小朋友一起在小区里玩儿,人家和另外一个他们都不认识的小朋友起了冲突,他立即冲过去帮人家推搡这个小朋友,不让这个小朋友欺负人家。请问,这是好现象吗?如何和孩子沟通?答:孩子有保护弱者的行为说明他有强烈  相似文献   

3.
"人儿"[z?r24]是晋北第三人称代词,与"人家"[z??24?ie21]共存,用法特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人家"使用普遍,在诸多方言中都存在,但"人儿"较少见.本文以平鲁方言为例,分析"人儿"和"人家"的句法语义功能,并探讨二者的来源."人儿"是"人家"的一个变体,即"人家"在使用过程中"家"省略脱落,之后儿化,最后形成了"人儿"和"人家"的共存.相较于周边方言,各地"人家"用法不同,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4.
符号的秘密     
庄子说庖丁解牛到了化境之后,目无全牛,这是我所见过最漂亮的表达. 有个类似的老北京故事,更恐怖一点,但道理也类似:说刽子手们看人,总会下意识地端详人家的后脖子,盘算人家的颈椎. 大概在行家眼里,对象不是对象,而是一堆拼凑好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多年前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母亲的一个亲戚因为孩子太多,家庭条件艰苦,就把最小的一个送给了当地的一个有钱人家.但时运不济,孩子长到八九岁时,这个有钱人家家道衰落,把孩子送了回来,但让人不解的是:被送回来的孩子从来不喊亲生父母爸爸妈妈,而是直呼其名,像叫一个陌生人一样.这令这位亲戚心痛不已.  相似文献   

6.
莫言:磨光门槛的读书狂 莫言自小对书就很痴迷.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里,书籍成了莫言最好的伙伴.他说:"我们家实际上都爱看书,二哥也是个书迷.我们家原来有一条门槛,当时农村没有电,只有一盏小煤油灯.每天晚上这个煤油灯的火苗真是像黄豆那么小,我母亲在锅灶上做饭,我们就利用这点机会,一脚踏在门槛上看书.踏了几年之后,那个门槛竟然被我们弟兄两个给踏得明显地凹下去一块."为了看书,他想尽了一切办法,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阅读人家家里藏书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终点·中点     
有一位老人讲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人好比一只杯子,里面的水满了,你得施一半给人家.待杯子里又满了,你又得施一半给人家.只有不断进、不断出,你这个杯子才会有价值,你这里的水才会是活水.如果只进不出,你那只杯子就再也装不进了.  相似文献   

8.
马莉 《生活教育》2008,(10):36-36
马老师:你好!我的孩子小强在上初中.其学习成绩在班里位居末流。他对自己的学习似乎已没有了兴趣.更没有信心。他说要把自己的成绩赶到前面去.实在是太难了。看到与同学们这种巨大差距,他既心急如焚,又心灰意冷。恰巧我妹妹的孩子也上初中.人家的孩子在班上是尖子生.还是三好学生.我们就让儿子向他学习,争取赶超他。但是儿子缺乏信心。我们一让他去比.他就露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说什么"我怎么和人家比呀,人家天生就大脑聪明,而我的大脑笨。"哎,真是没出息。  相似文献   

9.
1.跑去理发店要求理发师帮你理个凤梨头,尽管人家一头雾水。 2.人家向你道歉时,你脱口而出:“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叔叔干吗?”(警察叔叔:……???) 3,夸奖自己时经常说:“我是一个有SIZE的人。”(英语老师:怒!!!) 4.看见婴儿哇哇大哭就倒立起来,还一边说:“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如果能倒立起来,这样原本要流出来的泪,就流不出来了,你学会了吗?”  相似文献   

10.
周伟华 《班主任》2005,(9):31-32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不是推人家,就是抢人家的东西,有时还要打小朋友,搞的我们家长很没面子?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良心理的表现,在小学生中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4,(Z4)
蛋际|i】I讨号.IssN I 003-$795 ■一统—■号:cN¨一lOG4 代号22—35 定价:4 20 i身高2.26米的姚明像个可爱的大孩子,他一点也不隐瞒自己小时侯的糗事:跟人家打架,打不过就告人家的父母;想当升旗手,也不好好努力,奋斗到小身高2.26米的姚明像个可爱的大孩子,他一点也不隐瞒自己小时侯的糗事:跟人家打架,打不过就告人家的父母;想当升旗手,也不好好努力,奋斗到小身高2.26米的姚明像个可爱的大孩子,他一点也不隐瞒自己小时侯的糗事:跟人家打架,打不过就告人家的父母;想当升旗手,也不好好努力,奋斗到小身高2.26米的姚明像个可爱的大孩子,他一…  相似文献   

12.
“人家”和“别人”是一对意义和用法相近的常用代词,并且它们多见于对话之中,当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且与“自己”相对时,“人家”大致相当于“别人”,两词可以互换。例如: (1)我不管人家怎么说,我只管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巴金《春》) 上例的“人家”是可以用“别人”替换的。但是“人家”和“别人”还是有不同之处: 首先,当指代“其他的人、另外的人”,且不是强调与“自己”相对时,只能用“别人”而不能换成“人家”。例如:  相似文献   

13.
美的品味1.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家帮助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说":生命  相似文献   

14.
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②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相似文献   

15.
为何这样笑哈哈?”喜鹊逮忙把器答:.人民公社无限好,我送喜趴到人家。.花喜鸽,阱喳喳,跑了东泉地西家;“我简你,花喜鹊,为何起得这样早?我送喜讯到人家@李石田$安化一中~~  相似文献   

16.
见证     
山脚下只有一户人家,房子是黄泥小屋,栅栏用石头垒就,显得孤独而又宁静. 我坐在离这户人家不远的地方抽烟,突然看见一只鹰从远处盘旋而来,落在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我对同行的几位朋友说:"这家人的房顶上有鹰!"但他们因为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都不相信鹰会落在房顶上,在他们观念中,鹰因为高傲,所以是不会接近人的.但我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确实看到一只鹰落到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了.在这之前,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相信鹰会接近人,但今天无意间的一次目睹,却修正了我的看法.然而我又能如何让自己的这次目睹得到认可呢?大家的观点是从高原存在了多少年的事实中得来的,我说服不了他们.我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17.
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将来要嫁的那个人,不在梅姓人家便在柳姓人家了.  相似文献   

18.
放手     
<沉香屑第一炉香>里,梁太太教导葛薇龙:一个女人恋爱,惟有一桩事是该忌讳的,那就是:你爱人家,而人家不爱你,或是爱了你而把你扔了. 张爱玲也忌讳这一点.可现在有这么多女人,爱了不爱她的人,或者不能长相厮守的人,于是发展出一条奇怪的逻辑;我爱你,关你什么事?  相似文献   

19.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绍棠的小说《蒲柳人家》,课文节选了前两章.我们先来浏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屏显.) 学习目标: 1.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探究,了解特色,体会作者情怀. 一、导入 师:这是京东北运河畔一户普通人家的故事.这户人家啊,蒲草盖顶的屋,柳枝围成的篱笆墙,篱笆上爬满了豆角秧.墙外是一棵棵杏树、桃树、山楂树、花红果子树,院里还搭了几铺葡萄架.可是,这天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了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相似文献   

20.
freegriff@163.com问:我的儿子4岁10个月大,从上小班时就经常逗弄同班的一个小朋友,不时地拍人家一下,推人家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难免发生争执,这令对方父母很担心。我们也对他进行过说服教育,但时间不长他又开始逗弄人家。请问,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