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曲孝玲 《辽宁教育》2014,(12):37-38
正什么是学校文化?最近,我阅读了《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一书,参加了几次校际交流,从而使我有机会从不同视角审视着"学校文化",从而使我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回想起来,我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大约经历了几个阶段。认识的肤浅阶段——盲从在各级教育局的大力倡导下,各校的文化建设犹如一条缤纷之路。但对于我来说,我更为熟悉、谈论更多的是"校园文化"。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呢?我一直都很盲从。我印象中的学校文化(原有意识中的校园文化)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调研时,看到各项工作的秩序井然,看到校容校貌的整洁美观,学校的每个细节都透出的文化氛围,我深有感触,于是问校长:"你是怎样把学校管理得这样好?"校长说:"我依靠的是严格的制度管理。"这话我只信一半。不过,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制度管理的一点思考。"制"的释义主要是"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而我要说:"一个老师来到一所好学校是人生的幸福,遇到一群好同事是人生的幸运。"我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并幸福着的老师。"做一个好老师"是我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追逐梦想,而学校就是我梦想的起飞地。平时我不懈努力,锐意进取,始终以充沛的精力和实干家的姿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学校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东小有一种魅力一般说,"名牌学校"的特征之一,大多是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如果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林冲 《吉林教育》2008,(12):26-27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我认为,一个学校的校长是"学校之魂",而校长的办学理念则是学校的"管理之魂"、"发展之魂",是"全体师生之魂"。下面我所阐述的办学理念是我在区委、政府和局党委的领导下,多年来对学校督导评估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5年里,我有幸拜访了中国的许多中小学。我参加过两次"中国桥"活动,一次是为各校领导组织的,一次是为我自己的学校安排的。欧盟第二学校与上海实验中学开展了一个非常好的学生寄宿家庭的交流活动。我们的小学部也与北京史家小学开展了一个虚拟的交流计划。在我参观过的中国学校里,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学校教职工的奉献和敬业  相似文献   

7.
著名学者顾远明教授说过:"一所学校因为有了好的校长而迅速崛起,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这句话在我的内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6年,我调任名不见经传的湖北省武汉市二桥中学担任校长。如何让这所普通公办初中快速崛起,是我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深入调研,结合学校"以人为本"思想的实际,研究制定了以"阳光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经常有人问我:"请问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怎样一所学校?你们学校的文化理念是什么?"我总是做如下回答——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也不着力打造品牌的学校。不是不要特色,而是不"刻意追求"特色;不是不要品牌,而是不"着力打造"品牌。我认为,特色也好,品牌也好,都是学校发展的水到渠成,教育实践的瓜熟蒂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任何急功近利的"刻意"与"着力",都可能导致"假特色"和"伪品牌"。我还认为,一所学校有特色、有品牌固然很好,但如果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我又见到了这所学校的校长,我们在交谈中自然会说到他们学校的"八个一".这位校长告诉我,他修改了"八个一"中的一条,即把其中的"一份优良的成绩单"改为"一份有进步的成绩单".我听后感到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一个词的改动,是教育思想的改变,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真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李玮琪 《大学生》2013,(7):56-57
正第一次迈进中国民航大学,迎接我的是一架腾空而起的飞机。直到现在别人想让我形容一下我的学校,我都会回答"这是一个漫天飞飞机的大学。"此话并不夸张,学校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似乎想要看飞机,抬抬头就可以了。学校有南北两院,以一天桥相连,这就是"梦萦航大"系列照片创作的范围。我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自幼受钢琴与国画工笔的熏陶,寄情感于色彩于节奏于旋律,更喜  相似文献   

12.
陈宏伟 《辽宁教育》2012,(18):62-64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批批否定,而是一代代传承。我常常想,我应该在我的任期内,为我的学校和老师们留下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呢?歌星王菲说:"我希望大家忘记我,记住我的歌。"我想,当我离开一所学校的时候,我希望这里的人们忘记我,但我与大家共同努力所积淀下来的东西还在,那种东西,就叫文化。文化人,终究是需要文化来引领的。于是,便有了关于"格林文化"的思考与实践。一、学校文化的理性思考学校文化首先体现的是一个校长的教育愿景,其次体现的是教师的价值观念,终极目标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呢?它主要来源于"对学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培养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魅力。我校实施的"亮我教育",顺应教育发展的规律,传承历史文化的积淀,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多年来,我们对"亮我教育"的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用"亮我"文化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师生健康成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品牌。一、"亮我教育"的缘起构建古代先哲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胜者,即敢于亮出自我的人。在"亮  相似文献   

14.
萍乡市安源学校是安源区新创办的一所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学校自2005年创办以来,立足基础,着眼未来,以"培养自主、自信、快乐的小主人"为办学目标,以"我自信、我能行"为校训,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实践参与和丰富多  相似文献   

15.
汪欣 《安徽教育》2014,(5):32-32
<正>今年一开学,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清扫我的"总统套房"——教师周转房。首先是卧室,接着厨房、卫生间……边边拐拐,不留死角,忙得不亦乐乎。一番精心打扮后,随意拍了几张图片发到空间,竟引来很多好友"围观",他们都惊讶羡慕我的住宿条件怎么这么优越!我情不自禁得意起来的同时,也回想起刚刚到这所学校时的情景……我是2010年考入关庙小学的特岗老师。当时家人带我来报到,一睹学校住宿条件,差点掉头回家了,为此,妈妈还因为心疼我大哭了一场。那是学校后排靠山的一排房子,里面就放了几  相似文献   

16.
新年踏着欢快的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在电视上的访问节目中,大家纷纷说出了各自的新年愿望.我也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我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呢?" 我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很快就要参加"小升初"的考试.我听说郑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不错的学校,而且这里的学生素质高、成绩好.因此,我想报考这所学校.为了能顺利地考上这所学校,妈妈今年年初时就为我报了这所学校办的补习班.可我觉得,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考上这样的学校应该不难.可是,当我上了补习班以后,我才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5年1月A刊上刊登了依法治教的一组文章,拜读之后,我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推进法治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关于如何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动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其中学校章程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虹口区教育系统在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6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了"一校一章程"。我参与了我校章程从制订到落实的全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也就是学校由管理逐步走向治理的过程,是学校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今年学校的"棋文化艺术节"把我引入了象棋的"粉丝"一族。吃过午饭,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再次与同桌较量棋艺。这次比赛和上次不同的就是:这是没有别人指导的一场"独立战争"。我们的比赛规则是3战2胜。刚开始,我们都非常认真,火药味十足,战争也非常激烈。第一局,经过一阵你来我往,我不敌同桌的猛  相似文献   

19.
三步功效     
《思想理论教育》 2012年12期下半月杂志《难题会诊》栏目提供了一个难题《班级是谁的?》,文中提到的学生对于"扣分"的说法,勾起了我对一件事情的记忆.记得当时是12月下旬,非常冷,男生小黄因"怕冷",早上已有两次迟到而致使班级被学校扣了考评分.对班主任——我来说,直接利益是扣月薪,这不能不令人非常恼火.我对小黄进行了严厉的语言"教训",结果反而刺激他第三天早晨干脆不起床了. 一、理智"教我"反思 那年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比较有名的私立学校,为了生存,学校的管理比公立学校更严.事件发生后,虽然我心里极不舒服,但理智告诉我,不应该去责怪学校.学校的做法无可厚非,现实中这类管理方式很普遍也很平常.实际上,一时谁也无法用更有效、更科学的做法去改变这种大气候.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4,(35)
正2013-2014学年的日子里,我管理下的学校共7次受到市、县级的集体荣誉表彰,同时我被龙岩市人民政府评为"名校长"。平心而论,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一殊荣让我"名"和"利"双丰收。然而,我没有停住脚步,仍像多年来做校长那样,怀着一颗平常和感恩的心,继续用心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因为在我内心深处总认为:学校管理犹如爬山,既有阶段性目标,一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