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革命史的范式揭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根据,遭到了挑战。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其历史根据:现代化的全球性和不可避免性,使新中国无法脱离世界现代化潮流这一世界历史运动的主旋律;近现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失败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伟大成就与蓬勃生机,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新中国唯一自觉的选择;现实的阻碍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扩张的反现代化力量的存在,使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根据的现代化分析,有助于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我国社会发展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特别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四十年来的历史必然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是我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的必然,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原创性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在苏东剧变后危难复杂环境中,为捍卫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关键力量;在领导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构筑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4.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程。百年来,从鸦片战争时期的被动接受到党成立以来的主动求变,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大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两个大局”,深刻把握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在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曲折艰辛的探索也是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踔厉奋发新征程,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东方道路只是方向性的设想,并以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而存在,落后国家面临的是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不能够简单地把东方道路等同于中国道路。苏联的开拓既不代表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也排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民族特色,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主义运动模式化的进程。中国道路对现代化的重构,杰出地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时空观上,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开拓了民族国家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进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过积极有效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意味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列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使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从科学预见变为客观现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6,(1):57-60,93-94
识记: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也只能由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来实现,只有卒十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双重使命和高举的两面旗帜。“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重要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解:列举重要史实,展现近代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奋斗历程。通过实例说明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活动:收集有关资料,以“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为题,对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进行讨论。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  相似文献   

8.
现实社会主义是作为落后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条新道路而崛起的,与马克思设想的发展程序不同。发达国家通过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不仅在其国内培植了一个工人贵族阶层,而且从整体上缓解了本国的阶级矛盾,使得发达国家工业无产阶级在成为最大社会群体时并没有形成推翻资产阶级的足够力量;也正是发达国家把它们自身的矛盾和痛苦转嫁到落后国家,阻塞了这些国家通向现代化的道路,而且使其处于毫无出路的处境,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产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还必须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才能真正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中国已跨过了41年的光辉历程。41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苦难深重的历史命运,开辟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道路;证明了社会主义通过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改革,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困难,能够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贡献;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只要中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的前途是大有希望的。列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胜利和成功,总结和认识这两条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胜利和成功,总结和认识这两条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指导思想,经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到国庆30周年讲话全面确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纲领和提出开创"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再到<历史决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这条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路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实践中不断作出新概括,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越来越具体、丰富、系统,到十二大开幕,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对这一科学命题提出的历史过程作出评析,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在教育公平的现代化新进程、终身教育理念践行和体系构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教育学术理论创生与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彰显出教育的公平性、全民终身性、人本性、时代创新性、开放共享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和实践的融通性等特征。回顾既往探索史发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这五方面为走好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率领中国人民胜利地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人民最终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走上了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正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在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可以概括为三步:第一步,经由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权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乃是共产党赖以实现革命转变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第二步,制定并实践“一化三改”总路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新鲜经验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三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与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中,立足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突破口;把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在历史的曲折演进中,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躁进和失误,使"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睦富 《红领巾》2005,(1):29-34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与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中,立足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突破口;把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在历史的曲折演进中,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躁进和失误,使“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守正创新,走好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道路实践探索的鲜明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文明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历经艰辛、持续奋斗开辟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了走自己道路的理论深蕴。走自己的路,既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必然抉择,也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向新征程,从历史、理念、路径三个维度对中国百年奋斗道路加以审视,不断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彰显中国道路特色,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走向近现代化的尝试,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并结合中国国情所做出的选择,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为自身发展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主要考点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是根据19世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没有成为现实,历史条件就发生了变化。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得一国革命取得胜利成为可能。列宁发现并运用这一规律,在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有一批不发达的国家,通过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也必将起来革命并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情况如此,与此相适应,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形式,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所得出的基本原理相比较,也必然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根据列宁的论述,我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