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准确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是赏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旨的基础,因而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赏析是历年来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高考探析  相似文献   

2.
郑欢敏  柯于国 《海外英语》2014,(12):91-92,97
对一篇从小说节选出来的课文的教学,教师自己首先应对整部小说有个了解、赏析的过程,并把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分析等穿插融入到节选片段的教学当中去。该文探讨了对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珍珠》的赏析以及对其节选片段WhenNewsofthePearl ReachedtheTown的教学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3.
黄柳燕 《考试周刊》2011,(29):36-37
小说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对小说语言的赏析有助于解读人物性格和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语言可以从小说的视角、言语和思维的表达、小说的风格三个层面剖析。  相似文献   

4.
金庸小说人物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感性的赏析型;其二,理性的探索型;其三,文学史的思考与定位。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职中课文小说的赏析,了解时代背景;弄清楚故事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注意环境的描写;不轻易放过细节;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上好初中小说课,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赏析小说的能力,其次要抓住重点词句来培养学生赏析小说的能力,最后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赏析小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庆陆 《初中生》2014,(Z3):39-42
正考点透视1.梳理情节。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用填空(或表格)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分析某一情节的作用。2.赏析人物。指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说明好处或作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3.分析环境。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语句分析其作用。4.领悟主旨。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阐释小说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课前我预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研读"欧·亨利式结尾",赏析文章精彩的情节结构;二是通过探究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题。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复述小说情节,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学生复述的基础上,我问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以《沉沦》为代表的小说,体现出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伤感的抒情倾向,绮丽的语言特色为主要特征的浓烈的浪漫主义的风格。本文拟从对其最早发表的小说《沉沦》的分析入手,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对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为赏析郁达夫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依据,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对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会话进行语境顺应性分析,证实了以顺应论分析小说人物话语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赏析小说人物会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林口县四中张梦孝、姜中认为,实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完成小说教学任务,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深化。“读”是为了消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小说的写作方法;“写”是对阅读中获得的小说理论的实践,也是对课文深入认识的过程。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卓有成效地提高小说赏析能力,而且可以多层次地提高其写作能力。小说单元的读写结合可分为五个层次。首先,通过所学小说篇目的总结复习用一课时紧扣小说三要素,归纳出小说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规律、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梗概的理性认识,为在讲读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加以印证,不断加深对小说的掌握奠定基础。之后。为强化第一节课的理性认识,结合具体小说篇目的讲读教学,从不同角度搞单项赏析习作。力求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所选取的课文,都是从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里节选出来的。本单元的课文我已经教过两遍了。去年教第一遍时,我根据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及本单元的单元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分四步来学习小说:第一步,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读懂文面意思,初步感知课文情节;第二步,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第三步,对本单元有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第四步,以练笔的方式,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13.
赏析小说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欣赏小说结构上的特色;二是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分析环境描写的精妙及作用。就环境描写而言,要懂得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小说意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要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为小说提供背景,给人物活动设置场景;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14.
初一册 第六单元 【教学提要】 一、了解诗歌、戏剧、漫画、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二、通过对诗歌、戏剧、漫画、小说的赏析,观察和认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修养和鉴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三、以课文为例,学习怎样赏析诗歌,怎样欣赏戏剧,怎样评析漫画,怎样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意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考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赏析与其作用的分析存在很多的问题。句子是诗歌的重要单位,围绕句子命题立意是高考诗歌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常见的题型有:句意理解和情感分析;赏析句子并能对其作用分析。前者属于情感把握题,后者则属于综合性的赏析题,在高考命题中分量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一定要对句子赏析题和作用分析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由过去单纯地注重字词的赏析转变为对词语、句子的赏析并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都会有描写.描写使文章有声有色,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类文本阅读,常会有赏析描写性语段的艺术特色的要求.作为读者,会阅读,也应该会赏析描写性语段的艺术特色.那么怎样赏析描写性语段?赏析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笔者结合多年的中学教学与课堂、练习实践,认真梳理,认为只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在赏析或分析描写性语段时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一、认真考虑选材的典型性 描写,必须选取描写的对象——具体的场景、具体的景物.选取的景物、场景是否典型,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有足够的表现力,决定了这段描写的成败.描写对象选得好、选得恰当,方能获得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的效果.所以,选取的景物、场景是否具有典型性,是我们在赏析描写性语段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灵异推拿师》是奈保尔首部公开出版的小说,突出体现了他早期小说"讽刺性幽默"的风格。分别从人性弱点和殖民历史两个方面对小说作文本细读,赏析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并挖掘作品中喜剧因素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9.
爱恨共辉煌——《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创作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小说《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鲜明的个性特征及其在不幸遭遇和疯狂残暴的复仇史中迸发的强烈的爱与恨。初步赏析了作者的艺术手法和小说具有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小说批评中的评点派着意于作品的赏析,对小说的情节、细节、场景和语言,常有精彩的品评,但对小说的创作过程则很少作正面探讨。唯有金圣叹,他在《水浒传》的评点中,时时对创作过程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见解,从这些评语的总体来看,构成了相当完整的小说创作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