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庆丹 《文教资料》2009,(33):76-78
回首中国扬琴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发展成为八大传统流派、十大演奏技巧,以及拥有大量优秀乐曲和大批专业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的中国扬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除了常见的独奏演奏形式外.扬琴重奏、合奏及近年来出现的扬琴乐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文君 《留学生》2009,(9):28-31
8月18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金色舞台上,一位扬琴演奏家正在深情地演奏中国民乐《映山红》,乐曲清脆嘹亮,优美动听,时而如叮咚的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舞台也随之灵动起来。这位扬琴演奏家就是刘月宁,当年,她正是凭这首《映山红》名扬海内外,那个热爱扬琴的小女孩,如今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世界音乐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的金色舞台上,一位扬琴演奏家正在深情地演奏中国民乐<映山红>.乐曲清脆嘹亮、优美动听,时而如叮咚的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台下的观众静默地聆听着,如醉如痴.这位扬琴演奏家就是刘月宁,13岁那年,她正是凭这首<映山红>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魏真 《华章》2010,(26)
在广东音乐中,扬琴是一件具有很重要地位的乐器.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从广东音乐扬琴代表人物、风格特征及演奏技法入手,对影响广东音乐的扬琴演奏作较为全面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扬琴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之一。扬琴的音域宽广、清脆明亮。在演奏技巧上和音乐表现力上都呈现丰富之姿。多年来扬琴不论是从外形到音色还是从演奏技巧到音乐表现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演奏体系。由桂习礼先生所创作的扬琴名曲《凤凰于飞》,以云贵地区布依族的伴嫁歌为音乐素材。全曲旋律优美,线条清晰,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6.
[扬琴]旧称“洋琴”,也叫“蝴蝶琴”。击弦乐器。发源于波斯、伊拉克一带。约于明末(公元1600年左右)传入我国。以往扬琴只用于民间合奏、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伴奏。例如江南丝竹、山东琴书,四川扬琴、北京琴书、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内蒙二人台等。现今扬琴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是各民族管弦乐队的重要乐器  相似文献   

7.
粤乐扬琴是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扬琴传统流派。它的演奏手法华丽,情感表达细腻入微,形成了活泼明快、柔美流畅、跌宕有致、浓郁醇厚的音乐风格。粤乐扬琴音乐风格的形成,深受岭南地域内的生产生活习惯、音乐审美观念以及地方方言声调等因素的影响。一、生产生活习惯劳动产生音乐。粤乐扬琴音乐不可避免地带有岭南地域内生产生活习惯的痕迹。粤乐扬琴音乐风格中极具流动感的悠扬旋律、有条不紊的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扬琴作为与欧洲、西亚、南亚扬琴体系鼎足而立的民族乐器,有它独特的魅力。扬琴表现力的构成因素有乐器形制、音乐表现、技法发展、演奏形式、演奏者等等。这些因素互相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共同促进了扬琴音乐表现力不断向前发展。梳理和认识扬琴音乐表现的发展轨迹,对进一步突破乐器特性的局限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扬琴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一种,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要想让扬琴能够继续保持在音乐领域的表现力,就应该与时俱进,对演奏技巧进行传承与创新。针对此,文本从扬琴的艺术特点出发,对扬琴演奏技法传承及创新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究演奏技法传承及其创新的策略,以期对推动我国扬琴音乐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扬琴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扬琴演奏家和制琴家一步步传承和改良,现如今的扬琴型制已经十分成熟。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扬琴,从而进行对扬琴的系统化学习中。在初步学习中,扬琴的基本功练习尤为重要。如果缺失了基本功的练习,对于演奏扬琴较大难度曲目时,会更深刻地感知到把握乐曲时更加不会得心应手,为此更加凸显出扬琴基本功练习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音乐中的扬琴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发展的源流,通过历史、文献、技法等方面的细致分析,凸显广东音乐扬琴的独特地位和学术价值,并希冀以此研究抛砖引玉,得到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东北扬琴流派艺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北扬琴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东北扬琴是民间艺人在与东北民间音乐广泛结合的艺术实践中创立的艺术流派。它因“吟、揉、滑、颤”等演奏技巧的运用而别具一格,音乐刚柔相济、韵味浓郁,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东北地方特色的扬琴艺术流派。东北扬琴的代表人物有:赵殿学、王沂甫、宿英  相似文献   

13.
扬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扬琴在大量的乐器中拥有核心的地位,属于击弦类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演奏的力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在演奏方式上展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和音色。为了把我国扬琴的音乐文化充分发扬光大,创新以及传承扬琴演奏技法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本文重点探究了扬琴演奏技法的创新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扬琴协奏曲《狂想曲》是一部集传统扬琴与西方体裁及爵士风格结合的开拓性现代作品.本文从中国传统乐器扬琴的历史由来、作品《狂想曲》音乐特点、艺术价值三大方面揭示扬琴中西合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黄河教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离骚》作品,富有戏剧性,是大量扬琴独奏曲中独具特色、手法新颖的作品。作品除了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演奏基础之外,更加注重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以情为根,感悟与心,从而增加扬琴音乐的内涵和深度。本文围绕扬琴独奏曲《离骚》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两会上的音乐之声刘月宁委员是音乐家,也是音乐"外交家"。第一次与刘月宁委员会面,就能强烈地感受到音乐与她的互相浸染。"在音乐方面,近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同我的偶像、我的印度扬琴老师,印度桑图尔琴大师莎尔玛同台进行‘中印扬琴对话’主题音乐会,今年我的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刘月宁委员难抑兴奋之情。9岁开始学习扬琴的刘月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史的沿革,自明代扬琴传人我国已近四百年。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扬琴这个舶来品开始在各种地方曲艺和戏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不论是北京琴书,还是山东琴书;不论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都可以看到扬琴与各地区民间音乐的融合。正是这些早期的铺垫,塑造出了扬琴的地域性风格。建国后.扬琴艺术不论是在扬琴乐器的改革上.  相似文献   

18.
揭示音乐作品的内容,富于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每个演奏者追寻的目标。本文旨围绕扬琴击弦及其音乐表现力这个主题,阐述了扬琴击弦及其在演奏过程中的松紧把握、气息运用、净噪认识等问题的辩证关系,探讨扬琴不同侧重的击弦方式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亮 《考试周刊》2010,(41):32-33
扬琴是外来的击弦乐器.它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后.随着说唱音乐的发展和地方戏曲的兴起,特别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极吸取民间音乐中的精华.不断和民间音乐相互融合。扬琴在曲艺等伴奏中广泛被使用,尤其是在秦腔伴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说唱音乐的发展。扬琴从合奏中逐步演变成独奏乐器,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流派.成为具有中国音乐风格、语境和色彩的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西方音乐史》在国内教学现状及国外相关著作在翻译成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音乐风格、音乐家及作品运用外文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希望引起更多同仁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