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在2013年、2014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政治选择题家族中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推论式选择题。此类题型具有以下特点:1.推论式选择题的典型标志是,题干的设问为"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2013年全国卷Ⅰ第15题)、"从图中可以推论出"(2014年全国卷Ⅰ第13题)等。"可以推论出"是推论式选择题设问的关键词。从题干  相似文献   

2.
推论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阅读策略。读者往往喜欢在阅读中根据已有的知识来推测阅读内容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并与实际阅读内容进行验证,从而获得阅读的愉悦感。这样的阅读过程有着不可抵挡的天然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推论几乎会贯穿阅读的始终,让他们在期盼、紧张、焦急、兴奋等情绪中进行猜测、分析、判断和推论。可以说,教给学生"推论"的方法,提高"推论"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3.
"罗斯福推论"是20世纪初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宣布的"门罗主义"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引申,它的核心是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任意武装干涉拉丁美洲,以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独霸西半球的野心.以"罗斯福推论"为基础的拉美政策直到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针对美洲的"睦邻政策"才宣告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美国这一时期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深深打上了"罗斯福推论"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推论"策略是用已知的条件或证据,通过一个合理的逻辑程序进行加工,对情节的可能走向进行先行判断。它易与"预测"策略相混淆,其实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推论策略的使用要建立在能够正确关注并提取具体信息能力的基础之上,而借助推论策略的运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基本不等式及其推论很好地呈现了几何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求某些与最值有关问题的有效工具,是数学竞赛题的考点.而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不等式,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运用基本不等式及其推论解一些与最值有关的问题时,不但要牢记"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而且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它们的解题技巧,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高考还是数学竞赛,一般都不会直接呈现基本不等式及其推论的形式,而是需要答题者自己观察,把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形,构造出满足基本不等式及其推论适用的条件,然后运用基本不等式及其推论的解题技巧解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深挖一个考点本质,得出关于"导数的单调性和零点情况与原函数单调性关系"的结论及其推论,并举例介绍这一结论及其推论在解决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7.
首先探索由"相容"事件构成的样本空间,其复杂事件概率如何用全概率公式"直接"计算的问题,推论1给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途径.另外,至于n维概率空间中复杂事件概率如何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推论2给出了其一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演绎推论法是源自于黑格尔的反思推论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反思推论最早出现于黑格尔著作《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出版)黑格尔在著作中论述的主要是一种逻辑方法。他把反思推论又分为全称推论、归纳推论和类比推论。此次提出的演绎推论法主要思想来自其中的归纳推理,也就是主要以普遍——个  相似文献   

9.
汪幼辛 《教育学报》2006,2(1):43-47
推论(推理)是皮尔士“探究方法”的核心,教学推论是推论与教学的独特结合,其教学意义必须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中,其核心在于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推论的条件,即原因、规则和结果。推论有两种处理方式:(1)教师直接明确推论条件———教师对学生推论控制程度取决于明确的条件种类数;(2)教师间接控制推论条件,包括对原因、对规则和对结果三种控制行为。教学推论本质上是在技术兴趣指导下的工具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圆内接四边形教学,本人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复习圆周角定理及其两个推论,做几道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题目,然后画出一个圆内接四边形,直接给出圆内接四边形的定义,让学生探究圆内接四边形性质,最后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按照"复习——定义——定理猜想——证明——应用"的设计模式展开教学.在实际操作时,上课初,先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周角定理及其两个推论,请同学回答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前提肯定法的推论方式主要有类比推论方式、完整模拟的推论方式和非完整模拟的推论方式 ,这三种推论方式的共同特点 ,都是承认和使用对方已经确定的前提 ,并由此去推论出对自己更为有利结论的推论方式。不过细分起来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别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逻辑推论模型是分析问题和论证问题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论手段,不仅能架起自然语言与逻辑语言之间的桥梁,澄清科学研究问题的语境,培养研究生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借助逻辑推论模型,研究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方针政策理念的真理性、科学性和深远的方法论意义。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2018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逻辑分析,力图展示逻辑推论模型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学法指导1.探究法: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探究,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2.推论法:由事物的一方面推导出另一方面.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相互推论;操作方法和实验误差相互推论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3.列表比较法:在学习纯净物和混合物的  相似文献   

14.
日语众多表示推论的助动词中,"はずだ"使用频率高、表现形式多,往往被翻译为"应该",但其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种语义用法,利用语料库对"はずだ"的对译情况、用法分布、接续谓语、助词搭配等进行考察,从推论的前提与结论入手,梳理"推测""反事实""确认""想起"四种主要用法的特征与内在联系,为使用、理解该助动词提供参考。各用法在命题的真实性与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逻辑关系层面又相互关联,表示预定与确认的用法不属于特殊用法,均可用推论的逻辑加以解释,前接谓语的时态性在不同用法中的体现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推崇马克思的经验性方法,并以此建构他的思想整体。与阿尔都塞不同时期的思想整体的总问题紧密联系的,是他对于经验性方法的信仰、运用与发挥的不同阶段。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归结为:1960年阿尔都塞在《论青年马克思》中得出的第一种推论,其能够保证经验方法的纯粹性,从而较好地贯彻了马克思的经验性方法的科学性;1962年阿尔都塞在《卡尔·马克思的〈1844手稿〉》一文中相继给出了第二种推论,推论二在前提与结论间呈现出某种"断裂";1963—1968年间,阿尔都塞就其思想整体的总问题,连续地误用经验性方法,从而得出备受质疑的"认识论断裂"的观点,他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理论也就陷入了循环论证与思维逻辑的混乱。  相似文献   

16.
在《墨经》的《小取》篇中,辟、侔、援、推等通常被研究者看作不同的推论形式,并称之为辟式推论、侔式推论、援式推论、推式推论,等等。其中,对侔式的讨论较多。 在各家的研究中,对于“侔”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将它当作类比推理;而多数研究者将它看作附性法推理;近年又有人提出“侔”是一种关系推论,这种观点逐渐受到重视。总之,无一例外地都把“侔”当作推论,只是在它属于何种推论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17.
"留白"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通过引入"留白"、概念"留白"、推论"留白"和巩固"留白"这四种教学策略的应用,阐述"留白"策略对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是取得教学效果的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技巧能够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因果式"、"动态式"、"提问式"、"推论式"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日前,某知名市场评论人士撰文反对"一人一手"肯定是利益使然称:"中小投资者之所以拥护"一人一手",因为这种发股方式可以保护自身的利益。"看到文章这样的推论,本栏不禁对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感到错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74):153-154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关键在于对"阻碍"的理解及推广应用。在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中,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角度理解"阻碍",应用楞次定律的几个推论分析问题,会使解题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