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记叙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8,(10):2-12
课标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点聚焦】 1.《语课程标准》对古诗诵读的目标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对言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总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这样几个目标:(1)顺畅地朗读课,掌握课的句读;(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3)了解课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默写课中的规定背诵的段或篇以及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篇目;(5)了解课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正>■课标解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具体地说,就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把握文言句子的大意,理解段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黄新 《中学文科》2007,(3):39-44,48
【热点概括】 主题词:外扩 比较 现代化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热点内容有:文言词语(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常用实词和虚词等)的解释、文言语句(特殊句子、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内容(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概括内容、简析结构和表达的特点、品味语言等)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5.
阅读理解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它不仅考查阅读速度,而且重点考查理解能力。阅读理解的命题形式主要有四种:1.选择最佳答案。2.叛断正误。3.用英语回答问题。4.根据耄内容完成句子或短。为了阅卷方便,中考题中的阅读理解主要以前两种方式进行命题。  相似文献   

6.
范德亮 《考试周刊》2010,(47):48-49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二是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8,(10):31-44
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8.
一、课堂阅读理解课的教学课堂 阅读理解课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场所。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阅读者。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9.
唐松 《学子》2012,(4):52-53
一、研读议论文阅读的中考考点。预测命题趋势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固定,形式多样。议论文文体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有:1.提取归纳短文的中心论点或者提取归纳某一段的论点;2.论据分析、补写;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作用:4.论证结构的理解;5.议论文语言风格的体会。6.读议论文写启示。当然考点是死的,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8,(10):23-31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阅读和考查有明确的要求,综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理清说明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2.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科《中考说明》对现代阅读部分的要求是:注重对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考查。1.理解:理解词语在中的含义;理解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整体感知章的基本内容。2.分析:理清章的思路,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把握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领会作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并就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  相似文献   

12.
综观近几年中考语题,现代阅读中散阅读是重头戏,约占80%,其考点主要有: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和准确运用;3.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4.分析散的线索及常用表现手法;5.分析散所蕴含的哲理;6。体会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7.分析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笔法和形散神聚、以小见大等特点;8.欣赏中优美精辟的语言;9.联系自身实际表达个性化的感悟和获得的启示;10.与学过的课作比较,找出异同点;11.根据语境作合理的想象.仿写句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考试标准] 1.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记叙顺序、行文线索和人称的作用。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思想感情,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3.理解文章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理清文章的结构,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认识过渡句,理解它们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4.掌握多种表达方式及作用。5.品味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及作用。6.能识别各种修辞方法,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7.了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8.能赏析文章在选材、语言运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部分国内外学者对影响阅读理解水平的因素的研究,通过实验简要分析了阅读广度、语言知识水平和阅读理解监控水平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阅读广度、语言知识水平和阅读理解监控水平均与阅读理解成绩相关;2.三者之间无交互作用,但阅读广度、语言知识水平效果显著;3、语言知识水平和阅读理解监控水平对阅读理解成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语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认知过程,阅读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符号的解读,而且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阅读策略的综合作用。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了解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的理解程度。只有对这些因素加以科学地分析,并且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阅读要求.各地中考一直把记叙文阅读列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记叙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5,(4):12-20
近几年的中考题对记叙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理清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义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命题角度看,表现学生阅读感受及阅读体验的题及赏析题等开放性试题在进一步增加,阅读的综合性、能力性、开放性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是长时间知识积累及阅读技巧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现行教科书的精读课提供了大量培养学生主动、准确运用语言能力的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除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外,更要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的检查,是高考英语科的重头戏。尤其是在NMET高考题中,直接考查阅读能力的阅读理解题高达45分,  相似文献   

19.
实验稿《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言阅读教学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80篇”,这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初中阶段言语段阅  相似文献   

20.
梁小宁 《福建教育》2007,(12):37-38
一切阅读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换句话说,阅读离不开语言,数学阅读也不例外。数学语言能力是数学阅读的基础。准确、简洁、概括、凝练的数学语言影响着数学阅读的方式方法和学生的阅读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数学语言一般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以下结合这三类语言谈谈对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