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莉 《体育科学研究》2003,7(3):20-22,33
通过挖掘武术中的中国民族文化内涵,结合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现状,展示加入WTO后武术走向奥运赛场的前景,提示武术必然成为传播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桥梁。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6,26(8):63-65,79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流失,也包括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国武术为例,从在文化碰撞的时代和域外武术项目对中国武术的冲击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消退与流失,提出应该建立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继承,并提出对当前武术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北京迎来盛大的奥运之即,在北京将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时,武术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人文奥运”与中国武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试论武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对中国武术的传统美学特征进行全面阐述.并从武术的美学价值方面为传统武术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反映出最高层次的审美理想。中国武术不但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本色美等美学因素,而且独具特色。武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建议:21世纪武术要发展,就要充分显现其美学价值。通过政府行为运用表演、比赛等手段来挖掘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华武术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瞩目。而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竞技项目,它融入西方人注重的人体外在动作的竞技特点,又继承了东方人注重内在精神的文化特点。因此中国武术要推向世界,走进奥运,就必须对中国武术进行改革和规范,响应奥运精神,走竞技之路,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国际性的武术比赛,以竞技武术为龙头和当今国际竞赛制度接轨,使中华武术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中国武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武技的影响,使武术面临严峻的危机;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引起的武术文化的争夺、流失、自信和自觉,需要武术界引起注意;武术进入奥运有利亦有弊,利在于文化的融合、对话以及东方文化给奥运会的贡献,弊则在于武术本色的淡化失却;武术教育是当今武术界面临的重点课题,应在广大青少年中通过武术教育来培养品格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国武术文化必将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邓晓成 《体育世界》2011,(12):73-74
中国武术由技术上升为文化的认同,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文化自觉意义上,河南武术文化的发展正逢其时。其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注重继承与革新的和谐统一,二是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与尊重文化价值特征和文化发展规律的统一,三是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固守相统一。固有的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外来的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乃是包括河南武术文化在内的中国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术承载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符号。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方式呈现多模态性,给中国武术的翻译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翻译是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多模态武术翻译和传播有助于增强塑造力和吸引力,展现立体全面的中国武术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然而,中国武术的翻译传播现状与其国际化进程明显不符:武术翻译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翻译实践的国外接受度不高,武术传播模态和媒介不够多元等。基于现状梳理和挖掘,构建中国武术翻译传播的多模态路径,实现武术文本翻译的多模态协同、武术多模态视听翻译以及武术的多媒体立体传播。在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下,推动跨学科和跨国别合作,提升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力度和效度,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既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改革发展历程,为武术发展顺应时代创新发展的潮流,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武术创新驱动的再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武术改革发展分为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改革武术组织系统;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为目标推促社会武术发展;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方向改革竞技武术规则制度;以武术人才培养为目的改革完善武术学科建制;以传播民族文化为指引实现武术文化的世界推广。进入改革发展新时代,武术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力再发展的路径:武术健康创新驱动健康中国;武术文化创新驱动民族文化;武术教育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武术研究创新驱动学科建设;武术市场创新驱动国家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进入奥运会与中西文化的对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小美 《体育科学》2005,25(7):59-6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演绎等方法,通过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差异的比较、武术与奥林匹克文化价值终极追求及其相互适应的分析,指出:中华武术与奥运结合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具有更高审美要求、技击要求和内在修养要求的武术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接受和认可,同时,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文化内涵。以竞技武术入奥为平台,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文化跨越国界,在异国他乡寻找另一种诠释的机会。建议政府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主导作用,以唤起社会和民众对其的关注和认同。以中华武术为前导,带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不同生态类型对中国武术与奥运竞技体育形成、发展不可低估的影响,研究试图从生态类型发展的角度,探求中国武术未来的文化生存能力。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农耕文明环境下产生了中国武术;工业文明环境下兴起的现代奥运竞技体育;现阶段部分中国武术的文化本位被丢失;现阶段奥运竞技体育文化全球化趋势明显,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生态文明环境背景下潜藏着东方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中国武术预示着人类文化及体育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蔡菁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91-392,39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太极拳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关系。研究结论: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国武术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有着文化上的吻合相溶性,深刻把握这些相通之处,对促进奥林匹克的深入发展、奥林匹克思想的最终实现以及中国武术太极拳走向世界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的差异。武术要加入奥运会,不能一味迎合奥运会的规则,以抹杀武术特有的民族性和个性为代价,而应该求同存异,以武术的厚重文化积淀吸引全球目光,把武术这一国粹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对比奥运竞技体育谈中国武术体系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论方法、比较分析法,研究中国武术与奥运竞技体育体系并驾齐驱的运动体系,研究结论:二者有史以来就平行并列地发展;二者现阶段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主要是外因作用;当社会发展超越了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的主要生活需要超越了对物质生活的需要时,人类对体育的需要将更倾向于中国武术;从理论上讲,二者始终在不平衡状态中平衡地发展,通过自我否定达到更高阶段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网络游戏的结合把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现代武学的新媒体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和体验中华武学文化,但在提倡青少年在通过玩游戏提高文化传承度的同时,不要过分迷恋网络游戏而影响身体健康和文化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该体系使奥林匹克运动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明确的指导方针。国际奥委会据此吸收了世界各地品德高尚的精英为其服务,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共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身心发展一致和世界和平友好的和谐追求。二是在体育活动中贯穿教育主线,注重教化功能,以推动社会进步。三是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刻把握这些相通之处,消解其间的冲突和差异,对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深入发展、奥林匹克理想的最终实现以及中国体育的成功走向世界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降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载誉归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舞台为国家争光,在赛场拼搏为奥运增辉,生动展示奥运冠军形象,充分彰显了奥运冠军精神。深度探究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与时代启示对于弘扬奥运冠军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奥运冠军精神凝聚一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品格,彰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信仰与理想追求。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对251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精神特征与成长规律进行分析。奥运冠军精神是培育体育精英人才的精神保障,是奥运赛场的灵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为人们敬仰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凝练为“挑战极限、使命在肩,爱国奉献、团结拼搏,创新争先、奋斗有我”的精神。奥运冠军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新时代奥运冠军精神在发展理念、冠军特征、精神广度、价值内涵四方面均表现出“新”特色。新时代大力弘扬与发展奥运冠军精神,反哺助力奥运备战,为体育强国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