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闲暇属于时间、活动范畴,是指每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理需要以外,完全由他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流动方式的总和.对于学生来说,闲暇则是指课堂学习和正规活动以外的全部课余生活.闲暇活动是学生在闲暇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自主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张扬了个性,陶冶了情操,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闲暇属于时间、活动范畴,是指每个人在完成工作和满足生理需要以外,完全由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方式的总和.对学生而言,闲暇是指由学生个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和个人所处的微观社会关系(如家庭、亲属、朋友、同学、邻居等)决定的,使个人获得在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全部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3.
闲暇.源于拉丁语.表示“许可”的意思,泛指在劳动之余获得许可进行的活动时间。“校园闲暇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校内课余时间所进行的自己喜爱的各种活动。它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选择性。课堂上的学习带有勿庸置辩的他律性、强制性,或者说是不自由性。  相似文献   

4.
饶玲 《文教资料》2011,(18):216-217
大专生闲暇生活是指每个人在工作、学习和自理生活以外.可以用于个人发展、文化娱乐、消遣、社会交往等自由支配时间。本文作者通过对大专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专生的闲暇生活特点,并对当前大专生闲暇生活的引导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加强硕士研究生闲暇时间管理的价值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瑾 《文教资料》2012,(2):184-185
硕士研究生的闲暇时间,是指除了学校正常的课程学习时间和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以外的,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加强对硕士研究生闲暇时间的管理,有助于激发学习潜能、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因此,高校应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引导硕士研究生转变闲暇时间价值观,开展闲暇时间管理的教育活动,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提高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闲暇,是指每个人在完成学习、工作和自理生活后剩余的、由他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生活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的闲暇活动是指小学生在完成学校布置的群体性活动之外的、自主的、个体的、自由选择的活动,它是每个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对小学生进行闲暇活动的指导,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个性,崇高美好的情操以及充实丰富的生活,也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和各种社会问题。我们威三小学从1993年9月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闲暇活动的指导纳入了整个《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研究之中,成为重要的一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27年创办晓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务院颁布的新工时制实施,以及国家教委对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好闲暇时间成为社会、家长、学校急需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说过一段精辟的话;“闲暇时间是满足绝对需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留下的从事自由活动的剩余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和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马克思的这段话给闲暇时间作了科学的定义.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之余的时间,是完全由学生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利用得好,可以使学生在智力、体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会使学生出现失误,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危害.最近笔者就闲暇时间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上表可以看出,看电视,读书看报,听音乐,玩电脑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安排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在多姿多彩的闲暇活动中,追求各自不同的需要和价值.有人需要“阳春白雪”,有人需要“下里巴人”,可以说娱乐型与鉴赏型并存,求知型与求乐型同在.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家庭闲暇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教育是指使孩子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据统计,目前我国学生一年中有近170天是在校外度过的.闲暇时间的增加,一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另一方面,如果利用不当,反而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家庭作为孩子终身学习的第一个教育环境,是否重视闲暇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了解我国目前家庭闲暇教育的状况,笔者对所在地区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高校里的大学生闲暇时间是很充裕的,如何支配闲暇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所谓“闲暇”是指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集体活动以及满足生存需要以外的时间。马克思说,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的本身。这种时间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对闲暇能否给予合理支配对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闲暇,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 一、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自“五·四”运动以来,高校里的大学生对革命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一大批知识分子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革命的理  相似文献   

10.
浅谈闲暇视野中的大学英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闲暇知识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合作开发和利用闲暇英语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最终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校实行双休日以后,缩短了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学生的闲暇时间也相应增多了,这样闲暇教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一个崭新的教育课题。何谓闲暇时间?从广义上看,闲暇时间应该是一个人一生所有的空闲时间;从狭义的角度来讲,闲暇时间主要是指日常的工作学习之余,按照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何谓闲暇教育?闲暇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闲暇教育即在闲暇时间里自觉有目的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闲暇教育,主要指学校的闲暇教育,它应当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的一部分。目前,许多家长和一部分老师认为,学生闲暇的时间一多,必定会影响学习,把闲暇生活和学校教育对立起来。因此,一到周五,老师就布置很多书面回家作业,规定双休日第一天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第二天练字、画画,读一些课外书(主要是作文选),意在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担心学生周六、周日玩得开心,到了周一周二难以收心,而家长大都也希望老师多布置一点家庭作业,这样,可以让孩子乖乖地呆在家里,不至于到外面惹是生非。因此,闲暇教育尚未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足够重视,造成了一些角色错位。  相似文献   

12.
从闲暇教育的历史论当代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闲暇时间是指除去“工作时间”、“上下班的往返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教育子女时间”、“满足生理需要时间”之外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教育并不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闲暇教育的历史演变闲暇教育是指教会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闲暇时间是指除去"工作时间"、"上下班的往返时间"、  相似文献   

14.
闲暇教育是指使孩子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据统计,目前我国学生一年中有近170天是在校外度过的。闲暇时间的增加,一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另一方面,如果利用不当,反而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家庭作为孩子终身学习的第一个教育环境,是否重视闲暇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了解我国目前家庭闲暇教育的状况,笔者对所在地区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值得深思。现状与分析调查共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对闲暇教育的态度1.家长能否正…  相似文献   

15.
闲暇,从字面上理解即工作之余(Leisure is the time free from work).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闲暇时间主要是指日常的工作(学生主要指学习)之余,按照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那么,什么是闲暇教育呢?我以为,这就是学生在闲暇时间内自然地或不自然地进行增进知识、技能,塑造思想品德的活动,它应当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小学普遍实行了新工时制。新工时制意味着学生每周在校学习时间减少了六分之一,离校时间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寒暑假,学生每年在校时间约为205天,在家时间为160天。在闲暇时间内,每个学生可随意安排生活与学习,自由选择符合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地、独特地、真实地、完美地表现与学校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可以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已达全年时间的近一半.伴随着大部分高等院校试行学分制管理模式后闲暇时间就更多.这样的闲暇时间虽然为大学生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总体来讲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艺术院校学生崇尚自由、个性,在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时,相较于综合类大学的学生而言更缺乏理性的安排,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不利于艺术院校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研究侧重于了解和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和特点,根据其自身特性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进而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闲暇活动是青少年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正规活动之外的自由时间里进行文化学习和文化娱乐的活动,是青少年学生自主地、广泛地、直接地接触社会文化的主要通道。闲暇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发展状况。与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闲暇活动,起着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和课外学习,增长社会知识,实践道德规范,陶冶性情,发展特长,审美娱乐等育人作用;而混乱的、低俗的、无聊有害的闲暇活动,则会冲击正规的学校教育目标和活动,使青少年学生思想混乱,行为失范,道德堕落。重视青少年学生闲暇活动偏向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是改革开放环境下青少年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学校和教师应该采用活动建构的方式,在班级中以各种兴趣小组为基本单位,以争星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活动中坚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学生在争星活动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微玉 《广西教育》2008,(21):1-1
闲暇指的是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