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次记者会是在报社开始进行报纸改革的时候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我们的记者工作怎样适应改革、开放、搞活形势的需要,适应报纸改革的需要。我们的报纸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改革?我们搞改革有些什么有利条件?记者在改革中占什么样的地位?这里谈谈一些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工作怎样为“四化”建设服务?怎样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特别是经济宣传的质量?怎样掌握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这些已经成为报纸工作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四川日报于最近成立了新闻研究所,将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培训年轻的编辑、记者,促进报社编采人员加快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改进报纸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于地方报纸来说,会议报道是件头痛的事。一是各种会议多,难以应付;二是写稿的不愿写,读报的不愿看。这已成为报社多年来深为困扰的难题。怎样摆脱这种被动的境地?这就需要对会议新闻进行切实的改革。我们在实践中的初步体会是,坚持“四靠”是可以打开新局面的。  相似文献   

4.
报纸发行工作,是报社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搞好党报发行?这不仅是党报的社长,总编辑应该重视的大事,而且也是每一个记者、编辑以及报社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40多年来,党报在发行工作中的老观念是:报社负责出版报纸,邮局负责发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一些采编人员只顾埋头办报,不管报纸发行的好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李颖 《青年记者》2005,(2):11-12
报社的制度建设是报业成功改革的关键,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制度的改革、制度的创新。 为什么这么讲?赛迪中国计算机报创办时,是一个事业单位,当时作为事业单位,还是能够比较好地适应报纸的运作的。为什么现在事业体制不能够完全适应报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因为在这20年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确实体会到,报纸除了作为一个舆论工具,除了作为党的方针宣传的渠道之外,报纸本身也是一个商品,报业也是一个产业。所以,怎么样在为党的方针路线服务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把报纸本来应该有的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五年三月,解放军报在北京召开了记者工作会议,讨论在新形势下记者工作如何进一步贯彻四个第一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就记者工作问题讲了话。刘志坚同志首先肯定了去年解放军报记者工作的成绩。他说,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报纸都有好评,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报社同志要特別注意,不要骄傲,要一分为二,谦虚谨慎,看到自己还有很多不够的地方。我们的报纸办得比较好,首先是由于有来自上面的很多指示,还有全军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广大干部、战士的支持。当然,也由于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其中记者同志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南方日报的许多同志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不久前,我们表扬了农业部记者吴彩章同志,让他向报社的记者、编辑介绍了采访、写作和学习的体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同志越发感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很迫切。遵照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改进我们的报纸工作,要从多方面去努力;而提高我们报纸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争取做有真才实学的新闻工作者,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作为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宜昌日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好喉舌和抢占市场、办好党报和搞好经营、改革体制和利益平衡、技术进步和经济压力等问题,时刻令我们寝食不安。 党委机关报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报社怎样才会有更快的发展? 竞争,也是机遇 1998年,宜昌市的报纸竞争十分激烈,除本埠五家报社(宜昌日报、三峡晚报、中国三峡工程报、葛洲坝报、广播电视报)外,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三峡都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介面临着新的形势: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开始建立。这新的形势,呼唤着我们新闻界积极推进新闻事业的改革。新闻改革,首先要弄明白改什么,怎样改,明确目标,明确方向。目标明,方向明,我们就能提高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新闻改革。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其目标和方向应当是什么?丁关根同志今年2月19日在人民日报国内记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明确的概括:“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总的目标和方向应当是,遵照党的十四大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按照  相似文献   

10.
报社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适应形势,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这是每家报社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江阴报1989年元旦正式复刊,短短的4年多时间,已从周二刊过渡到周四刊,发行量从1.5万份上升到3万多份,报纸事业可算是“超常规”发展。在报社起步晚、人员新、人手紧、基础弱的情况下,江阴报能这么快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大胆在报社内部进行了一番“壮身强骨”的改革,较快地造就了一支政治上强、作风上硬、业务上精的采编队伍,使报纸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双向选择办好报纸关键靠人才,报社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多年来,国家事业  相似文献   

11.
报纸的宣传报道工作要以调查研究作基础,新闻工作人员又是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社还需要设立专门的调查组吗?我们在实践中深深感到这是必要的。记者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为完成一定的报道计划服务的。编辑的  相似文献   

12.
庄电一 《青年记者》2012,(16):35-36
47个记者应该追求什么境界?达到什么境界,才算是优秀记者?这是需要记者正面回答的问题,也是记者常常要面对的问题. 怎样当记者,就会有怎样的收获,也就会有怎样的社会评价、人生际遇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记者,也看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追求:有把这份神圣的工作仅仅当做一种谋生手段的,他们的工作常常缺少主动性、创造性,仅仅以完成定额任务作为工作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报社,特别是城市报社,记者、编辑使用剪报资料,国内资料用得最多。国内剪报资料能否适应编辑部需要,首先取决于选取是否得当。怎样使剪报资料的选取适应编辑记者的需要?根据我们多年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和同行们交流。明确选取目的结合当地情况国内剪报资料和地方剪报资料,使用者对其要求有着明显的不同。人们对地方资料,主要是从中了解背景材料和报道历史。对国内资料,主要是从中学习参考最新的宣传内容。因此,国内剪报资料的收集,应该配合当前的宣传报道任务,为记者、编辑的采编工作和学习服务;同时,也不排斥收集一些当前不用而日后可能使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前不久召开的辽宁省地市报纸协作会议上,三十多位总编辑和部主任围绕着报纸改革的问题,议论风生。大家认为,报纸一改训人的面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报纸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要使报纸办得面目可亲,生动活泼,首先要在报社编辑部内部树立起民主、平等的空气,议论、协商的空气。 1985年4月,我刚接任总编辑工作不久,有位同志开玩笑地说:“什么时候发表施政演说?”他虽然说得无意,但却提醒了我。经过一番商量,我在一次大会上讲了两点想法:一是,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努力把《大连日报》办成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全国石油企业报纸首次工作座谈会,于8月28日至9月3日在成都市召开,出席会议的19家企业报社的负责人和编采人员代表,着重研究探讨石油企业报纸为适应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需要,如何搞好报社自身改革,提高报纸质量的问题。还协商成立  相似文献   

17.
华东九报第12届协作会议,11月中旬在安徽召开。与会代表交流了在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如何宣传改革和改革报纸宣传的做法、经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大家认为,报纸要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深化、改革经济宣传,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报纸同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宣传报道和经营管理。会上,大家还就报社工作中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会议上频频露脸。与此同时,中国记者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样的重要场合。怎样搞好大型国际会议的报道,就成为新世纪我们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怎样抓到鲜活的,有价值的、有分量的新闻,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首先,大型国际会议的组织工作相当严密,会议程序也早已确定,能否拿到每一场重要会议的入场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界关注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出场往往只在瞬间,记者一般很难靠近,更不用说对你提出的某个单独问题发表意见了;还有电视台在做现场直播的镜头,对纸质媒体记者的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压迫,记者常常会情不自禁地低头问自己“我们还能写什么?”“我们还能有什么作为?”如此等等,这时记者的突破能力、公关能力、观察能力等非技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上海APEC会议到多哈会议,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下面我们听听他们的致胜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怎样更好地适应四化建设和青年成长的需要?这是近几年来读者经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整党中,为了搞好报纸工作改革,我们多次研究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最近又认真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我们感到,中国青年报要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共青团中央的喉舌的作用,加强党同广大青年的  相似文献   

20.
报纸评论究竟应该有什么使命和风格?这个问题与报纸的功能、任务紧密相连。在这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报纸评论的传统使命和风格能不能改变呢?它需要有什么样的使命和风格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呢?作为开放型报纸的广州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摸索,在一版《试验区论坛》言论专栏上进行了试验性的改革。在这里,结合我们的改革实践,谈一谈新时期报纸评论的改革路子。198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广东作为全国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为配合这一重大决策,报纸决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