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绘画语言是由线条、形体、明暗、色彩、机理等视觉语汇构成的视觉传达方式。人们通过绘画语言把形象思维视觉化。艺术家运用绘画语言传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再现自己的审美感受。绘画语言既是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便利工具,也是人们进行艺术思维的重要媒介,更是艺术家展示精神内涵的载体。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语言对于其艺术素质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正线描是人类文明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以其工具简单、造型简洁而广受欢迎。作为绘画形式中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它运用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不同的疏密变化和不同的画面效果,给人不同于一般绘画的特殊视觉美感。线描的黑白关系,具有清秀、含蓄、夸张等特点,儿童线描画更是以其低难度、游戏性、装饰性、象征性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趣味。  相似文献   

3.
造型艺术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的视觉.观看,建立在视觉的生理基础之上,同时体现了知识、文化的影响.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传达个人对世界的思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依据的图画体系与个性探索相互渗透,形成艺术史的丰富面貌.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中更有一些特别的视觉现象反映出艺术家观看的主观方面在绘画中的体现并对艺术史的发展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遐 《考试周刊》2010,(48):231-232
线画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之一,是用线条的变化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是一种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是绘画艺术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艺术家保罗克里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油画主题创作群用不同的视觉关注同一个题材,用不同的语言与审美表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显现.青藏高原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浑厚、质朴的原始美,滋润和养育了这些创造不同品味艺术作品的艺术家,繁荣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艺术家们有的从青藏高原人民的外貌体表中产生创造的张力,并得到超越真实形象的有机生命感;有的通过表现对青藏高原大自然的崇敬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有的从藏袍、藏刀以及异域的外表"猎奇"中,寻找生活的慰藉,探求对青藏高原的印象;有的运用一种绘画"套路"来完成其商业运作的目的,煽动了一种浮躁风.无论艺术家运用哪一种手段和思路,他们都在探索自己的创作语言,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6.
透视在绘画中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创作中,艺术家们为了有效地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感受,都必须科学地利用透视的规律,使它服从自己的艺术需要。 在西方绘画中,艺术家们所使用的透视方法是“焦点透视”,即在观察者的视点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观察到事物发生的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规律。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家们虽然也不时使用焦点透视的规律去反映生活,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但使用得更多更广、更为中国艺术家和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还是由古代艺术家们所创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  相似文献   

7.
纵观美术史的各个阶段,艺术家的自画像层出不穷。这种绘画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们对自己和生命的热爱、关注,也反应了画家对自身的理解。通过研究自画像的作用,比较了中西方自画像的异同,并分析了特殊类型的自画像,以求更深刻地了解这一绘画形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自然界,以及艺术家经过精神劳动生产的美术作品中视觉形态要素。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的形式因素。古往今,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不论是写实,还是抽,“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具有无比的艺术魅力,也艺术作品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绘画中凝重的、飘柔美的线条,表达了他们的艺术情感、艺术修养和格追求。人的眼睛中的视觉结构对特定的线条比例变化数有特殊的敏感。黄金律的确定,说明了视…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艺术家通过他所创造的视觉形式来表现自己情感或意念的产物.这样在艺术创作时就要认知和仔细观察属于创作范围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认知绘画艺术成为新时期中学美术教育的热点.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也离不开生活,美术教育应与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文化生活联系起来.中学阶段绘画形式的基础和要点在于通过初级美术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对社会生活及身边的各种事物有一个美的辨别、认知的能力.纵观当今社会生活,由于受现代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差异、私人领域与关怀,是墨西哥女性艺术家芙丽达·卡洛绘画作品所表现的重要题材.本文以此展开分析,艺术家的视觉作品是何如承载其情感及哲学主张的.  相似文献   

11.
插画属于绘画艺术,诉之于视觉.插画作品除了表现其独特的面和线的瞬息造型外,往往还要表现创作者的某种审美取向.创作者要想使读者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作品,并且使读者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不仅要求创作者自身有丰富的视觉经验,同时还必须能够正确把握读者所具有的视觉心理图式,创作者的作品才会进发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自画像是一种具有特殊魔力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仅是艺术家观察自我,呈现自我的一个镜像。除了记录自身,自画像更体现出艺术家对自己、对社会的一个认知态度,一种灵魂精神的照射。通过分析创作自画像的动机,分析了自画像中的内心世界。艺术家们把自己人性的魅力和光芒存放在自画像作品中,延续为不朽。  相似文献   

13.
造型艺术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的视觉。观看,建立在视觉的生理基础之上,同时体现了知识、文化的影响。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传达个人对世界的思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依据的图画体系与个性探索相互渗透,形成艺术史的丰富面貌。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中更有一些特别的视觉现象反映出艺术家观看的主观方面在绘画中的体现并对艺术史的发展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线描     
不论是人类早期绘画还是现代绘画,都离不开用线表现。线,被艺术家们看成是最简洁、最质朴、最单纯和最富表现力的形式之一。儿童绘画最初的涂鸦,往往从线条  相似文献   

15.
具象表现绘画是以具象为主体的艺术,用抽象表现主义的夸张和变形的形式,表达艺术家在视觉认知中对事物真实性的看法。作为一种绘画方法,它要求面对事物本身,现象学式的“看”,在视觉和意识的不断感知和流变的过程中,把握对象,直指事物存在的真实状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心象世界。它有助于观念的更新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安格尔是法国古典表现主义艺术大师,在他的艺术成长过程中,少年时良好的家庭熏陶及教育为艺术家的诞生奠定基础,青年时期绘画学习使他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罗马的留学生涯使他成为一名新古典主义画家.他的绘画是一代代艺术家学习借鉴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崔文博 《文教资料》2008,(25):78-80
中国画的形式语言有多种,如线条、笔墨、色彩等等,空间布白也是很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尤其对以意境为重的中国传统绘画来说,空间布白能影响到整个画面.布白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务,组成了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这样的形象势必造成线内、线外的留白.留白并非空洞无物,中国画的留白不仅仅是画材之一,而且还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  相似文献   

18.
梁译文 《快乐阅读》2011,(2):125-126
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就绘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观照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艺术家们总是在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进行着转型,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而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生活的城市是由各式各样、参差错落的建筑物组成的,这些建筑物让每一座城市都散发出各自独特的魅力。有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喜欢以城市建筑为创作题材,通过各自不同风格的绘画,向观众展示自己眼中城市的别样面貌。他们的画作有些色彩鲜艳夺目,线条夸张扭曲,有些仅仅用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来表现建筑物的结构,更加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甚至会用重力绘画的方式让颜料肆意流淌,画出的作品或抽象或具象,充满视觉冲击力与绘画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线描的教学是寓教于具体作画过程的教学,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中国画中的线的确是画中规整归纳形体,表现不同物类和表现艺术家直观感受的最具体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但写意画中的笔墨韵味和工笔画中的线的刚柔曲直、节奏律动所表现的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承载文化视觉的绘画,作为中国画中工整细致入微的形态再现,工笔画所给予人的视觉美感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