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碗阳春面》以“一碗阳春面”为线索,将人物、情节、环境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写实;“一碗阳春面”与“春”密切相关,在大年夜吃“阳春面”,寄托了吃面的母子三人对新春、对未来的憧憬,孕含着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美好的含义,这是写虚。像这种具有写这和写虚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描述的是母子三人不屈于生活的厄运、团结奋斗的故事。连续三年的大年夜,母子三人都要去北海亭面馆合吃一碗“头碰头”的阳春面。虽然每次都是在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准备关门打烊的时候,但  相似文献   

3.
《一碗阳春面》是当代日本知名作家栗良平的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短篇小说。小说中“头碰头”吃“一碗阳春面”的母子三人是面对逆境敢于拼搏、团结向上的典型形象。读者从这三个人物身上不仅吸取了力量,而且受到了启发和激励。小说在这方面的成功,应归功于标题的精彩,场面的精巧,结尾的精炼。  相似文献   

4.
《一碗阳春面》含义隽永,有令人捧读再三之功。本文仅就情节和人物略作评说。情节:重复中扩展变化《一碗阳春面》情节并不复杂,但安排得很有个性,很有意味。作者用重复的母子三人大年夜在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的四个场面组成小说的基本情节。其中主要人物相同,时间地点相同,具体事件也相同,甚至有些应答语言也几乎一样。当然具体细节重复的程度又有所不同。头两次母子三人吃一  相似文献   

5.
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在我的脑海中印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缘于我的三次阅读经历。   一、一曲激人奋发向上的命运交响曲。   十点半时,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身后跟进一位身穿和服的妇人,深深低着头。就在老板娘带着歉意拒绝时,其中一青年开口了。   “我们就是 14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阳春面的……我今年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现在京都大学医院里当实习医生……还没有开面馆的弟弟,现在京都的银行里工作……”   全店先是满场流泪,然后——突然…  相似文献   

6.
一《一碗阳春面》有平行发展的两条线索一般认为,母子三人是《一碗阳春面》中的主要人物,在文中三人所表现出的团结、向上、不屈、奋争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共吃的“一碗阳春面”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母子三人固然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却不是惟一的线索。老板夫妇应该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文章的情节结构可以这样理解:  相似文献   

7.
《一碗阳春面》学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师:母子三人坚强不屈、团结奋斗,终于走出了逆境,走向了光明,除了她们这种可贵的精神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因素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生:有,店老板夫妇的同情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师:哪位同学具体谈一下?高娟:母子三人第一次吃阳春面时,已大年夜10点多了。三人才吃一碗,店老板夫妇不仅没有嫌弃,还热情地把她们请进屋,坐在靠近暖气的桌子旁,并多加了半碗面。读到这个地方,我非常感动。孙瑞: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给饥寒交迫的母子三人以温暖,读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张涛…  相似文献   

8.
徐逢春 《学语文》2007,(2):44-44
在我国诸多面食中,有一种被称作“阳春面”。请看以下近些年报刊上的文例:①两天后,卢与两个盲流掏遍身上所有的口袋,只能凑到8角钱。两天里只吃过一根冷油条的这三人饿得已是前胸贴后背,花3角钱买了碗阳春面3人分吃  相似文献   

9.
忙忙碌碌一整年,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年是什么味道呢?是终于见到阔别已久的人,是一家人吃着热乎的年夜饭,还是齐聚一堂观看春晚呢?想来想去,年最重要的一种味道就是家人快乐相聚时刻的温情. "温情的抚慰,离故乡如此之远,那能享受."瞿秋白笔下的温情是异乡漂泊的游子心之向往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中,母子三人于大年夜在面馆共吃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见高中语文第三册)问世后,本国文学杂志纷纷转载,单行本被争购一空,电视台还多次播放作者的“口演”。在中国,它也深受广大读着的喜爱,并产生强烈的反响。为什么一短篇小说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仔细品味,你会确认它是一篇“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佳作。 一、两点创作突破 《一碗阳春面》脍炙人口,感染力强,缘由在于不落俗套,有两点突破。其一、突破传统模式。古今中外小说大抵或以奇特的情节、惊险的场景吸引读者,或以人物的纠葛、浓酽的渲染迷醉读者,而该小说不袭故蹈常。其构思是独辟蹊径。它描写了一个普通家庭命运的变化。人如眼前人,事是身边事。既没有缠情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诸多面食中,有一种被称作“阳春面”的食品。请看文例:1.两天后,卢与两个盲流掏遍身上所有的口袋,只能凑到8角钱。两天里只吃过一根冷油条的这三人饿得已是前胸贴后背,花3角钱买了碗阳春面3人分吃后,穷途末路的卢正祥决定“搏一把”。(1999年8语词月21日《文汇报·骗子专盯老年癌症患者》)2.令人惊奇的是,在上海几近绝迹的1元钱一碗的阳春面,在这里也有。(1999年11月4日《中国教育报·改革的味道真好》)3.高燮初让吴苑食堂一开始就立下一个规定:陪客吃饭者要付粮票四两,交钱四角。县委书记来了也不过是阳春面招待。(2000年第7期《人物…  相似文献   

12.
《大年夜》是作家鬼子的新作。《人民文学》2004年第9期发表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和《小说月报》等选刊杂志。纷纷转载,《2004年中国中篇小说经典》等年选本。也纷纷收入;小说写得森严峭刻,看似说“鬼”。实则问“心”,追问人们心中之鬼。拷问人的灵魂。很多专家学者很看重鬼子的这部新作。并称之为作家的一次超越。而鬼子本人在给朋友的信中。也这样说:“《大年夜》这小说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重要性。不管人物,故事,心灵,都是一次超越。尤其是有关灵魂的苦难。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文学命题。想登高峰。这是谁都绕不过去的。”2004年9月22日。广西师大黄伟林教授组织了师大中文系的部分研究生。就《大年夜》与鬼子作了一次对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家鬼子一些最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小说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它往往决定和影响着主人公的思想言行。《孔乙己》和《一碗阳春面》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就十分典型,它们都以主人公活动的场所为窗口,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深化了小说意蕴。不同的是,两文展现的世态风情完全相反。“嘲笑”与‘流泪”:冷酷自私的精神摧残与同情悲悯的精神关照。咸亨酒店掌柜对迂腐穷酸的孔乙己,极尽嘲笑挖苦之能事,常常“引人发笑”,还破例允许伙计“附和着笑”,即便后来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时,也“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竭力摧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面食中有一种“阳春面”。请看下面的例子:①令人惊奇的是,在上海几近绝迹的1元钱一碗的阳春面,在这里也有。(《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4日)②过去上海是唯一流通半两粮票的地方时,上海人半两半两地吃着阳春面,反倒谁都看不起。(《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16日)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一碗阳春面》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对这篇小说主题的认知,与选编者拟写的自读提示中和“教参”中有关此篇小说主题的概括有一定的差距。 课文自读提示说:“小说描述的是母子三人面对艰难生活而不屈服的故事。”“他们没有向生活低头,而是积极地奋斗,以赤诚热烈的心胸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主题该是“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屈服厄运的安排。”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自从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欢迎.日本的许多文学杂志纷纷转载,小说的单印本被抢购一空,电视台还多次播放作者“口演”这篇小说的情景,学生也非常爱读这篇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读者喜欢、热爱这篇小说,除了小说的通俗易懂、故事性强以外,还因为它的内涵的深刻丰富,是一曲人情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17.
《一碗阳春面》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小说采用民间故事常用的三段式叙事结构讲述了三母子面对厄运不屈服的故事。分析《一碗阳春面》的民间故事模式所创造的简洁朴素的结构,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所彰显的面对厄运的勇气和友善团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狂人日记》作为一十小说车.虽呈现为一种心理小说形态.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故事。相反.《狂人日记》中涉及的故事恰恰不止一个.它实际上讲进了众多真实的和虚幻的吃人故事。《狂人日记》就是由这些故事汇编而成的“吃人”话语,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一“吃人”话语成了狂人患迫害狂的主要病态心理特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儿童的兴趣点多半在游戏和吃上。在《社戏》中,鲁迅先生准确地抓住了儿童的这一特性,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叙述了“我”在平桥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经历。小说以“社戏”为中心,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组织全文。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其中的“吃”字也贯穿小说的始终:从起笔时的“这虾照例是归我吃”...  相似文献   

20.
孙敏同学问:《一碗阳春面》是一篇看不厌又不容易看透的好小说,我总觉得它能给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远不止母子三人团结奋斗、迎接挑战、战胜厄运这么些。究竟应该怎样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它的主题思想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优秀小说作品的主旨有时比较复杂,理解它未必能一步到位,须根据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作具体分析,有时还要结合作家创作目的及背景材料来思考。正如孙敏同学所说,《一碗阳春面》能给我们的美好东西远不止课文“自读提示”上所概括的。就说母子三人吧,他们至少还蕴含以下三方面美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