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及《论语》论师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与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生相随,传统“师道”已成为时下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师道”在师表上强调“君子、大人”的儒雅与正气,在师法上强调教师恩威并重之尊严与权威,在师职上强调“传道、授业、解惑”、清贫乐道和悔人不倦之职责与操行。如今,由于人类民主制度的提升,公众对传统“师道”的批判及教师自身的妄自菲薄,传统“师道”日益衰微,但无论从教师的角色地位还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特质看,我们都应秉持传统“道之当尊、师之当严、器之当锐”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3.
强国先要强教育,教育优先发展能为实现强国目标储备优质的人才力量。而教师是兴教之源,关系到未来教育质量的高低。随着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新要求,作为培育未来教师主要阵地的师范院校,更要以此为目标,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好老师。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四有”好老师培育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展开讨论,提出“四有”好老师的培育路径,希望为师范院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不断探索基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以培养“贤达教师”为“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校本化实践目标,从课程、平台、机制等具体行动路径,打造一支志存高远、德才兼备、立己达人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6.
“师道”是精神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它在指向教师价值观的同时,也观照职业规范.师道的传统特质主要体现在“师”的存在价值、“师道”的现实依据、“道存”的核心表征与师道理想化取向上.在现代意境下,传统师道因远离其适宜的生存环境而逐渐失效:教师的身份和作用愈加限于教育领域;教师道德的形象及其作用开始理性回落;师道内涵凸显职业性,强调工具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现代师道的重构应致力于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规范,构建一种理想与行动的二维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时代发展视阈下,论述好教师的“四有”评价标准,并对好教师的“四有”评价标准进行了具体释义分析,对新时期广大教师如何成长为好教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两篇传统的经典论文入手,对传统文化中的师道与学之精神作了现代的阐释。于《劝学》中思考当下教师与学生对学之精神,认为“学”不仅是学习的态度、方法、情感;更重要是人生品质与精神准则和生命的诉求。同时在《师说》中阐释了师之德性立场与现代意义,主张以德性、悟性、心灵三维来全面启发与唤醒,进而完成对教师价值与理想学生精神的现代建构。总之,“劝学”与“师说”对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主体上进行了“学”与“教”上做了一些现代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从教师职业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教师在中国社会的特殊角色,从中体会到中国教师在中华文化漫长变迁中构筑起的神圣“师道”,中华师道中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深感中国教师所体现出的职业精神信仰的神圣。寻找中国师道精神的原型,进而探讨中华文化的独特生境中本土化的教师职业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学习型社会的来临,学习型教师成为必然要求,而传统师道的回归和弘扬为教师成长和教育精神的完善提供了文化契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西县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在基础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全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硬件基础.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成为必然,而师资队伍又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基.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教师的“四有”标准.我们立足教育实际,围绕“学玉兰精神、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学楷模,正师德,提师能,塑造了“四有”教师的新形象,推动了全县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四有”好教师有着引领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内涵,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应如何践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影响之大,罕有比及。《论语》中记述的孔予及其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脉络和体系。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遵照“三个面向”和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学校培养的一代新人应该是具有“四有”和“两个精神”。为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学必须改革。教改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问题。要想调动教师对教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从孔子到陶行知,我国历代都出现了体现为人师表、敬业乐业、传道授业解惑、双肩担道义等师道精神的教育家,他们这些师道精神被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道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不断发展。传统师道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简单从师智、师法、师职三个方面来说,就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道德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解读传统师道,并剖析师道背后所隐含的传统师生关系,在传统师道关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师道”是我国传统教师文化的核心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师道研究主要回应了师道的概念和内涵、传统师道的思想与实践、近现代传统师道式微、现代师道重构四个焦点问题,在范围和内容上不断拓展,在研究内涵和视角上渐趋丰富。但是,当前师道研究也存在不少缺憾,如在研究内容上对师道概念认识模糊、分歧较大,对近现代师道研究比较缺乏,现代新师道的基本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师道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较狭窄。师道的后续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现代新师道的内涵研究,从单一学科视角走向综合国家视角与共同体视角等多学科研究,从静态分析走向动态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8.
略论“教师的职业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师职业精神,同我国历史上的“师道”与现今通称的“师德”有可比性。它集中反映现代教师的天职,是基于现代教育客观需要形成的概念。在社会转型期.教师的职业精神尤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师职业精神,同我国历史上的“师道”与现今通称的“师德”有可比性。它集中反映现代教师的天职,是基于现代教育客观需要形成的概念。在社会转型期.教师的职业精神尤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师道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大学教师的“为师之道”存在着“行为世范”的弱化、教育的“工具化”的问题,从统一角色期待与认同、加强师道修养、合理运用内在权威、增强胜任力、发挥主导作用几个方面,探讨新时期构建大学教师“为师之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