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一:2006年12月,某城市一位中学政治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示范课教学.该教师首先从字形--"人言为'信'"出发讲起,然后举例论证诚信之"品德"的重要性:一个准备考研的医科大学学生签定了一份骨髓自愿捐赠书,但就在他将要考研之际,医院通知他立即赶往某城市为病人进行骨髓捐赠,因为他是惟一符合该患者骨髓移植条件而可能挽救其生命的人.那么,此时他面临着"去"与"不去"的两难抉择.如果选择去,那他便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但因此却要放弃考研而耽误自己的前程,难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家境;如果作出相反的选择,他虽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但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他应该如何选择?"全班仅有一人选择放弃"诺言".)当然,故事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并因此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对象和表彰的模范,某甲等医院也因此破格免试录用他为该院医生.最后教师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进甲等医院吗?现在他因为讲诚信,不用考试也获得了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2.
问题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一:2006年12月,某城市一位中学政治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示范课教学.该教师首先从字形--"人言为'信'"出发讲起,然后举例论证诚信之"品德"的重要性:一个准备考研的医科大学学生签定了一份骨髓自愿捐赠书,但就在他将要考研之际,医院通知他立即赶往某城市为病人进行骨髓捐赠,因为他是惟一符合该患者骨髓移植条件而可能挽救其生命的人.那么,此时他面临着"去"与"不去"的两难抉择.如果选择去,那他便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但因此却要放弃考研而耽误自己的前程,难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家境;如果作出相反的选择,他虽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但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他应该如何选择?"全班仅有一人选择放弃"诺言".)当然,故事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并因此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对象和表彰的模范,某甲等医院也因此破格免试录用他为该院医生.最后教师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进甲等医院吗?现在他因为讲诚信,不用考试也获得了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3.
考研的女孩     
昨天在车里听广播说新一年的考研大军开始备战了,大学生们排队十小时为了求得一个考研自习室的座位的新闻。我没参加过考研大军,也很少接触到考研的群体,但我想起两个人来,两个曾经跟我同租住在北大门口300元床铺的考研女孩。  相似文献   

4.
曹成玉 《大学时代》2003,(10):38-39
"研热"现象的形成原因 长期以来,考研问题和就业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倍受高校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也可以说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最后必将面临的一个选择.从总体看来,虽然每年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就业,但是考研的队伍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因此,考研似乎成了一股潮流,一种趋势.那么,考研确实有用吗?我们为什么要考研呢?  相似文献   

5.
本科"大四"阶段的教学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毕业生由于面临就业形势严峻而无暇顾及专业课程学习,考研学生紧张复习而忽略课堂学习,任课教师受到就业、考研环境的影响而在教学态度上的不积极.本科院校、任课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高度关注大四阶段存在的教学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国庆庆典几个月的志愿活动中,到处都有大学生们充满活力的身影;在国庆游行队伍中,也四处闪现着大学生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而那60辆有着丰富创意的彩车,不仅凝结着教育界的理想,同时彰显了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责任.十一庆典之后,我刊记者走进校园,走到那些参与国庆阅兵的学子当中,倾听那一个个跃动的"符号"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考研英语"经济学"领域内的词语使用非常集中,经济话题几乎全部在阅读部分展开.在历年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涉及最多的话题就是"经济".2010及2011两年的考题中,经济类话题文章分别出现两篇之多.economy一词及其派生词economic、economics、econonmist在历年考题中共出现了150次,其中economy出现多达40余次.这就意昧着,economy及其派生词在每年的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平均出现五次之多,似乎形成了一个考研英语"经济学".学好这门"经济学",成为考生取得好成绩的一块敲门砖.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考研英语中的经济话题几乎全部在阅读部分展开,在相对较难的语言使用部分,尤其是完型填空中很少出现.即使是在阅读部分,也相对集中在传统阅读理解题型中,即Part A单项选择题部分.要想轻松面对这门经济学,淡定源于"高频词"与"经典句".  相似文献   

8.
唐子惠 《教育》2011,(17):25
如今,社会上渐渐涌现一种"不就业族",这些"不就业族"的毕业生在征得家长同意和自我分析考虑后,选择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甚至是无业等多种方式暂时先"漂"着,反映出当今社会就业多样化的另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9.
据<重庆晨报>报道:在四川省南充市一所小学校园里,一面本来很普通的墙,因为全校1500多名学生的"笑脸"而变得生机勃勃.在这面"笑脸墙"上.孩子们有的抿嘴微笑,有的张口大笑,一张张笑脸天真、灿烂,令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童真气息.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的队伍也在壮大.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是94万余人.正是如此巨大的市场才催生了遍布祖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考研辅导班.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考研辅导班不下上千家,其中大的小的、真的假的、红的黑的、货真价实的、鱼目混珠的,什么样的都有,这就给考生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关于要不要上考研辅导班,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2003年2月5日凌晨,在京考研的一名外地男子在招待所里因不堪考研的压力而刎颈自杀,后经抢救脱险。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轰动整个北京城,继而传遍全国,它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考研学子的心。诚然,每一位在读或毕业的研究生在考研战场上都有过一场生死拼搏。在满含憧憬的期望中,有幸挤过这座独木桥的学子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歇口气,又得进入下一个残酷的战场。—题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金融风暴给全球就业形势带来很大的冲击,尤其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面对金融风暴,高校本科生在就业和考研的十字路口犹豫徘徊.本文通过分析介绍目前就业率偏低的原因及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指出本科毕业生应积极面对就业形势,转变就业思想来择业.同时通过分析考研动机和个人能力对考研成功的影响,指出考研未必能躲避就业的压力,毕业生要慎重选择考研.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内某中学一段2013年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视频中,该校学生身着校服齐列操场,右手高举,在领喊学生的带领下,高喊口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为了爹娘,为了自己,拼了""目标清华当仁不让,理想北大美梦成真"……口号震耳欲聋,气势排山倒海,台上领喊的撕破喉咙,台下一张张青春的脸因激动而变形.好像学生即将奔赴的不是考场,而是你死我活的战场.看着这散发着"硝烟味"的誓师大会场景,真是让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4.
“被考研”,你有多少底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在图书馆看到一张张年轻靓丽的面孔,藏在一叠叠厚厚的考研材料后面,脸上的表情有刹那间的迷茫,有不为人知的困惑,有跃跃欲试的野心,有索绕眉间的淡淡焦虑。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很多女生选择了考研,抑或是被考研,究竟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她们走上考研之路,她们内心对考研究竟是爱是恨,对于考研的结果她们是喜是忧,我们不禁要问:对于被考研,你到底有多少底气?  相似文献   

15.
面对考研大军,我们不禁要问:如此辛苦为哪般?是为了攀登神圣的学术殿堂,还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个好饭碗,抑或只是为了在象牙塔里多呆几年?考研人的未来,是否将一片光明?"被考研"的背后,是否隐藏着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栾芳 《现代语文》2004,(11):18-18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文人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常常借助于描写一个理想的世界来反衬.而在文章的构思模式上也常常是采用从"现实"到"理想境界"最后又"回到现实"的构思模式,用理想境界的美好来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来反衬对现实世界的厌恶."现实--理想--现实"的构思模式在反映现实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了特有的效果.现就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我最喜欢的人是妈妈,我想好好"认识"一下自己的妈妈,更多地了解她……妈妈长着一张瓜子脸,比较爱打扮。你瞧,她在耳朵上打了六个洞,说是为了戴耳环。我问妈妈:"你打耳洞的时候不疼吗?"妈妈笑着说:"为了漂  相似文献   

18.
梦遥 《大学时代》2004,(6):40-41
五月是美好的,处处鸟语花香,春光宜人.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是不是忘记了自己正走在考研路上呢?是不是在这个灿烂的季节迷失了方向呢?或者正留恋着满园春色"乐不思蜀"?在此,笔者给你提个醒,五月是个学习的大好季节,有着远大目标的你要切记这句话:如花五月,考研路上请让"三心"相随.  相似文献   

19.
今年考研报名的降温,向社会传递出另一种信号——"学历情结"正在受教育者心中消退,这无疑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20.
"四海皆兄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他人关系的一种认识与实践.传统的人格理想指导人们内主仁、外行义、积极入世,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秉"义"而行,"义"结四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