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准备:1.课件、碟片、记分牌。2.学生将所学过的成语进行分类、梳理。活动方法:1.学生自愿组成8—10人的活动小组,每组推荐4名参赛选手(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答对一题得10分,按得分高低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教师做主持人,负责评分并为获奖组颁奖。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1.播放碟片《狐假虎威》,师生共同欣赏。2.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3.导入: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记忆的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成语。今天这节语文活动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物体重量单位。2.通过称重、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活动准备体重秤(每组1台);示范统计表(自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找知道的说说)最近,学校的卫生室老师要求每班对本班同学的体重做以统计,并且上交一份体重统计表。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体重呢?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这次活动课我们一起用秤称一称同学们到底有多重。(板书课题)【评析】通过创设情境,用…  相似文献   

3.
春天来了     
年级:小学第四册教学内容:歌曲《郊游》欣赏《嘀哩嘀哩》(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在学会歌曲后能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郊游》。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嘀哩嘀哩》,迎接学生进教室。2.与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3.谈话引题: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1.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2.点击课件,播放歌曲…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导入解方程:(1)4x+3=21(2)6-0.4x=5.6提出问题:如果把第一个方程里的3扩大x倍,把第二个方程里的6扩大x倍,所得的方程又应该怎样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三)二、新知学习1.教学例5。第一步:(1)CAI课件演示: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孙欣的爸爸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2)分小组讨论:根据图中所表示的已知条件,你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由学生口述讨论的结果,CAI课件出示其中的4个问题。①上午运土多少吨?②下午运土多少…  相似文献   

5.
汪美玲 《湖南教育》2002,(10):43-43,4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测量一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并填写统计表:提问:从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情况?这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多少厘米?他们的平均体重大约多少千克?有位学生答平均身高大约132厘米。2.课件演示:新闻发布会(1)据世界卫生组织刚公布的排名表,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七十四岁半,居世界第一。(2)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交会”期间,广州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每人拾金不昧30次。(3)据苏州日报报道,2001年上半年苏州市区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739元。(4)据深圳日报报道,深圳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企…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 ,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丰富物产、壮丽山河 ;了解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及美好的未来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 ,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活动形式 :1 表演(朗诵、唱歌、快板、舞蹈、解说等)2 知识竞赛活动准备 :1 指导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收集有关“祖国之最”的资料 ,组织知识竞赛。2 磁带、录像剪辑、快板、地图等。2 指导学生写串词 ,发动学生拟定班会规则 ,物色主持人。活动过程 :1 《国歌》音乐导入(声音渐小)甲 :每当我听到这雄壮…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大家常常喜欢幻想: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一片云……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今天,我们就以《假如我是……》为题,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出来。(师板书:《假如我是……》)这是一次想像作文,同学们充分发挥,看谁想得新奇而合理。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1.出示本次习作要求,让学生读读议议:(1)本次习作的要求有哪些?(2)要求中有哪些不明白的?(3)你觉得哪些要求较难做到?2.讨论归纳,明确要点。三、范文引路,授之以渔1.观看《神…  相似文献   

8.
课型:综合欣赏课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目的: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音乐内涵,懂得音乐要素与乐曲情感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导入课题1.听《四小天鹅舞曲》进教室。问:刚才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四小天鹅舞曲》)想一想这四只小天鹅的心情怎样?(开心、高兴)2.听《场景》音乐比较乐曲情感的不同。问: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一首乐…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认识祖国,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发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二、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资料。2、排练节目。3、准备一幅中国地图,条幅(上联:了解祖国,为祖国增光添彩;下联:热爱祖国,做祖国优秀儿女。)悬挂黑板两侧。三、活动过程:主持人甲:(放《今天是你的生日》录音带)亲爱的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我们可爱的祖国妈妈就要满50岁了。作为儿女,我们向妈妈的生日献上什么礼物呢?我们说,最好的礼物就是:(合)深深的爱!(合唱《祖国祖国我爱你…  相似文献   

10.
一、看图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出示三幅插图),喜欢吗?为什么?(自由发言)这些小动物专吃害虫,保护庄稼,为我们人类做出很大贡献,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今天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的话题就是谈谈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板书课题)二、“动物知识知多少”活动1.引导。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小动物的知识,你们都了解到还有哪些小动物对我们人类有益呢?现在,我们就来搞一个“动物知识知多少”的活动。2.小组准备。请四人小组商量一下,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知识告诉…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参加了一次教学竞赛观摩活动,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四个阶段。在“新授”这个阶段又分成了“教12,教13,教14、15、110,归纳概括”四个环节。在“教12”这个环节又安排了12个程序:(1)课件出示一个饼,问:分给你最喜欢的两个人,怎样分才是最合理的呢?(生:平均分);(2)平均分是什么意思?(生1:分得一样多。生2:分成4块,每人两块);(3)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饼”分分看(学生用剪刀剪开);(4)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把两…  相似文献   

12.
自读导言1.通过学习《窦娥冤》,进一步了解元杂剧中“生”“旦”“丑”“末”等戏剧角色和“云”“科”等戏剧道白吟唱手法的作用。2.通读全文,理解情节,体会主人公在送别时难舍难分的微妙心理。3.理解课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曲词中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自读程序1.导入。(1)吟诵几句课文中精彩唱段或话白(教者自选),或放相关录音、录像(能采用自制多媒体课件更好)。(2)抽问学生:①这些词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调?②语出什么作品,作者是谁?(解说:吟诵课文精彩语句,意在激发…  相似文献   

13.
四季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二类字“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通过动、植物及景物的特点了解四季的常识。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生齐)《四季》。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巩固生字]3.四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出示有关四季景物的课件,让学…  相似文献   

14.
刘云萍 《四川教育》2001,(10):20-20
一、猜谜激趣,范画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今天我们画的小动物是什么呢?你们猜!(谜语:不爱吃素爱吃腥,开口总是妙妙妙。白天无事打瞌睡,夜晚捕鼠逞英豪。) 2.展示范画,引出课题。 师:你看!它来了……[小朋友佩戴头饰表演舞蹈《小猫钓鱼》后展示范画]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板书课题:淘气的猫) 二、指导观察,动态演示。 [出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咪] 1.观察结构:小猫的头是什么形状?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头大些呢?还是身体大些?(四条腿和毛茸茸的尾巴是曲线形) 2.范画演示:教师用演示范画法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1.课题:PEPEnglishBook2Unit2PartBMyFamily2.教材内容:这一单元在第一单元学习完“介绍朋友”的基础之上,主要学习“介绍家庭成员”。本课共分两部分,一个课时完成。(1)Let’stalk.(2)Let’spractise.第(1)部分以两个孩子观看家庭录像为背景,引出一段对话,在前面所学句型的基础之上做了一些补充,还教给学生一些感叹词:cool,great,woo。第(2)部分是为了巩固第(1)部分内容而设计的游戏活动,同时还将学习一般疑问句“Isshe/heyoursister/brother?”3.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要求1.了解祖国的风景名胜,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激发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3.通过活动,提高听、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活动准备1.一盘张家界风光电视剪辑片。2.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同学收集有关风景名胜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有关的传说、故事、诗歌等。3.打印好竞赛的题目,比赛时逐一在投影机上出示。4.笔、答题时用的写字板。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激趣生情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浏览我国的风景名胜。2.看电视剪辑片:《请您欣赏》。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  相似文献   

18.
只有抓住音乐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才能顺利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之养成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其基本途径是: 1.结合引入课题,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课题时,恰当地在导语中融进音乐艺术大师的感人事迹,宣传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斗争的崇高精神,在科学上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之产生强烈地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求知欲望。 2.结合古代音乐史.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结合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恰当时机,适当地向学生宣传我…  相似文献   

19.
《四季的脚步》是人教版第三册的一首诗歌,它以拟人手法介绍一年四季的特点。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儿童的情感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拓展创造”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达到主动地学,快乐地学的目的。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贴图:桃花、荷花、菊花、梅花)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吗?(板书:春、夏、秋、冬)2.揭示课题:春、夏、秋、冬就构成一年的四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  相似文献   

20.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