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应用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对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未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出了经典分析。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应用特征描述法。尽管通过这些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认识中国经济变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分析方法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没有从终极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改:一是单一公有制结构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二是行政化公有制向分权型公有制转变。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变革体现在落后生产技术和科层生产组织向多层生产技术和多样生产组织转变,行政命令调节向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矛盾是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同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和现阶段社会生产方式同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发生的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必然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制度批判入手,把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反生态的性质,主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形态。一方面,贪婪地榨取剩余劳动;另一方面,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比以前的农奴制等方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本文研究了《(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从商品生产、经济关系、生产方式变革、生产经营形式和竞争机制等方面,对资本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
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被恩格斯认为是"现代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随着时代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劳资关系在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但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自身范围内的扬弃,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解读现代劳资关系,对于审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发展走向、指导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而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从此,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科技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得到强化,反过来又促进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使科技--经济相互作用、协调发展,逐渐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妇女解放是重要的进步潮流之一。妇女们所谋求的自身解放,冲荡和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广大女性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思和对变革事业的直接参予,增强了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些,都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但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如何?觉醒的女性是否涉足了社会经济活动?妇女们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似乎还没有给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样,造成了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由此而造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的作用下,20世纪中叶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分层发生深刻而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后期及近代社会早期,是英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的工业文明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乡绅阶层,在王权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在乡村中,他们所采取的生产方式也不同于大土地生产者,他们积极创新更具效率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社会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首先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继而又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并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改变了国际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旧格局,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并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是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一产生便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对基本矛盾在运动即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呈缓和状态,但总的趋势是走向尖锐。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够为适应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任务.但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加强,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全胜利,不单是靠政治领域的变革,而且是通过生产领域的变革——工业革命才最终完成.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这两种变革互有先后,但总是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本文试以英国为例,对此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1.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倡导的社会生活方式,使人在消费中处于受动地位,受控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导致消费异化。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对全球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费给全球生态带来灾难。在它的意识形态主导下,人们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取向,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本主义消费方式根源于它的生产方式,消除它的危害必须变革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须消除消费主义的危害,倡导可持续消费。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相当深刻,但他把具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单纯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或消费方式造成的,未免偏颇。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质的规定性在于以生产社会化达到相当高度为历史起点、以创造剩余价值为生存形式,以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为"基因"、内含着竞争性,在生产的技术条件方面以机器或自动化生产为标志,在生产的社会关系方面异质于封建生产方式或小生产。从社会横向发展层面看,需要厘清这个生产方式所涉及的两个界限,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现象或其他生产方式,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等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各地的具体运行模式,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欧美模式"曾经造成诸多负效应;从社会纵向发展层面看,就要认识到这个生产方式作为"现代生产方式"仍有其历史的生命力,我国应通过倡导新发展理念主动驾驭其积极成果与风险性,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肯定科技带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切实看到科技异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马克思在劳动异化的基础上探讨科学技术本质问题,认清科学技术的资本化趋势。科技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异化为资本剥削的帮凶。要摆脱科技异化,消灭私有制,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解放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从而构建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自由解放、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4.
虽然科技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但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却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痰。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是资产阶级加重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工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先进的科技又成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新的工具;资本主义科技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更是加重了人类的灾难。这些都是异化于科学的本质的。只有“两个必然”的实现,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使科技为人类谋福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两个范畴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有资源配置方式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归根结底是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分工各部门的配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有两种衡量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合理性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把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动力的论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最后,通过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极化及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环境及国情基本不变和快速发展的国内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与研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尽管马克思在诸多经济学著述中从未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但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研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上是与近代市场经济完全吻合的,在这个意义上,对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异化与人的异化之源,归于科技理性泛滥和科技的非理性运用并进行严厉批判,将科学技术的工具功能与价值功能、本性与实践运用加以区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其对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表明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具有否定与肯定的辩证视域。  相似文献   

19.
现代资本主义即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与古典资本主义相比,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并分析其变革的原因,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自改革以来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生产方式不是人为选择的而是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肇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奠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人类社会在建立现代工业的基础上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经历了一个从接受、信奉到批判再到超越的思想演进过程。资本主义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资本逻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深刻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有助于我们以“胸怀天下”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在“历史之变”中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的科学扬弃和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