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特点,自编形成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现状调查问卷,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借助SPSS26.0对中西部443位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等因素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策略:加强高等教育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持续推动教师培训的差异化和常态化,优化培训方式和内容;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坚持评价引领,促进教师反思提高。  相似文献   

2.
数字素养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教师数字素养主要涉及数字化观念、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专业发展、数字伦理与责任等五方面内容。基于中小学校实际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路径:一是促进区校优质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建设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二是开发具身式教师数字化研修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三是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模型和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数字化学习考核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水平最高,教龄30年以上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最低;小规模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学校;小学教师职称与数字素养水平呈负相关。针对此现状,探索了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主要策略:加强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合理构建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团队,打造数字化教学共同体;建立适合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的分层培训制度;调整乡村学校编制,吸引年轻教师“下去,留住”;引入与数字化相关专业的教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北部X省和Y省464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特别在"专业参与""教与学""评价"和"提升学习者数字素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提升教师对数字素养的价值认知,满足教师数字素养的个性化学习诉求,搭建智能教学空间,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成为影响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研训是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关键路径,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推动研训变革,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是研究与实践领域都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先是明确了基于专业化思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研训追求,即能力本位、关注差异与规模实施;接着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所采取的研训举措为思考起点,分析其优势及不足;然后,梳理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前沿实践,探讨创新研训的可能做法;最后,结合前续实践不足与研训创新可能,从研训实施与质量管理两个层面提出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数字化实践路径。研训实施路径是对能力提升工程2.0基础模式的优化,包括以校为本、聚焦场景、应用驱动、精准测评、赋能学生等;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实践路径是前续实践较为欠缺的,包括打造头部资源、实施扁平教研、嵌入普适支架、关联数据治理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自主问卷》,对我国17个省份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师自主四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主意愿强烈,自主体验和自主抉择次之,自主行动较低;整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自主意愿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自主行动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不同学段、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职称的教师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村镇教师,教龄为11~15年和26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促进教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数字化意识不够强,需进一步强化;二是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较为薄弱,需进一步丰富;三是数字化应用能力稍显不足,需进一步提升;四是数字社会责任较强,但仍需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文中从“夯实教学环境—建立监管制度—健全培训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等四方面提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砥  桂徐君  周驰  陈敏 《电化教育研究》2023,(8):108-114+128
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无疑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关键要素。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对建设数字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发布,如何准确测评和有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数字素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国际典型指标框架,深入剖析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演进,详细解析《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主要内容,提出分层分类、数智驱动、持续监测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路径,为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水平、科学谋划未来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无疑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关键要素。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对建设数字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发布,如何准确测评和有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数字素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国际典型指标框架,深入剖析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演进,详细解析《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主要内容,提出分层分类、数智驱动、持续监测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路径,为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水平、科学谋划未来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有效提升,以帮助农村教师应对日益严峻的数字化挑战。本研究认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能够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有利于教师适应新技术、新模式,从而创新教育教学体验;有助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农村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带动农村学生数字素养提升,有效弥补城乡学生间的“数字鸿沟”等。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提升意愿较弱、农村教师研修仍存在诸多现实桎梏、难以准确评价并表征教师数字素养等。对此,应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桥梁”缩减城乡教师提升动力差,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升积极性;以农村教师真实需求为“蓝本”开展循证式研修,提升研修定位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以数字徽章为“支点”,撬动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及表征难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迫在眉睫。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组成要素,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评了6 931名中小学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水平。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整体水平良好,但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两项指标水平较低,教龄、任教学段和是否参加相关培训显著影响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水平。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认为,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水平需要从强化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和内生动力,增加跨学科综合规训,构建多样化教师跨学科共同体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初中生数字素养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重要一环。依托202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字素养测评项目,课题组编制了《初中生数字素养测试题》,并选取东中西部6个省市130多所学校的25032名初中生为样本,用以分析我国初中生的数字素养现状及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数字素养测试题》区分度良好,难度适中。总体上,我国初中生数字素养得分均值为72.83,近55%的学生处于中等分数段;在数字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三个维度上表现较好,得分率均在80%左右,在计算思维维度上则表现较差,得分率不足50%。另外,初中生数字素养及其维度得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初中生显著高于中部,中部显著高于西部;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八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七年级学生。未来应更加重视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政策引导和评价支撑,加大数字设备和资源的普惠应用,加强针对薄弱地区和学校教师的培训,不断缩小学生数字素养鸿沟。同时应提升信息科技课程质量,将数字素养培育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相融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多管齐下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为切入点,剖析了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先行、系统培育、环境升级、体系保障四个方面明晰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秦超 《辽宁教育》2022,(16):42-44
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直接指向师生的共同成长。培养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路径包括:开展研修培训,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基础;加强自身实践,形成教师心理健康积极品质;构建生态环境,提升教师整体心理健康素质;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教师心理健康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高效推进能力提升工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测评的“双主”菜单式培训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测评实现路径设计,提出测评系统框架,以期为顺利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2月,教育部在世界教育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这是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之后,教育部发布的第三个针对数字时代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的标准性文件,其影响必将深远。该标准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给出了教师数字素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数字媒介素养是信息化教学素养的重要构成,实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是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变革的必然要求.鉴于此,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文章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教师为概念载体,对数字媒介素养的内涵及结构做了重新界定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并深入剖析了开展中小学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APP模式,以期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水平,推进数字媒介与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培养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情况以及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实水平,我认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2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教学自主性的特点。研究发现:(1)教学自主性的教龄和学校类型主效应非常显著,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中学与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目的性、自发性和责任性三个维度上,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教师教学自主性各维度上均有显著教龄差异,教龄6—10年小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处于低谷期;(2)教学自主性的性别和学历主效应非常显著,两者之间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教学自主性各维度均表现为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本科教师显著高于专科教师;(3)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职称主效应非常显著,而中学教师职称没有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我国教育部于2022年12月颁布《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美国作为教育数字化水平排名前列的国家,研究其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及实践路径,对于我国后续落实《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