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师风范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久久没有奏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琴从肩上又拿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走下了台。众人惊慌失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大师微笑着说:“你们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资…  相似文献   

2.
大师风范     
晓风 《师道》2003,(11):1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久久没有奏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琴从肩上又拿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走下了台。众人惊慌失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大师微笑着说:“你们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资…  相似文献   

3.
佚名 《少年读者》2009,(7):13-18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人化、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4.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学生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5.
<正>舍甫琴科是一位享有世界级声誉的小提琴家,他在给人指导演奏时从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首曲子,他会亲自再将这首曲子演奏一遍,让学生从聆听中学习并领悟自己的拉琴技巧。有一天,舍甫琴科收了一个新学生。琴音一起,在场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个学生演奏得相当精彩。学生演奏完毕,舍甫琴科照例拿着琴上前,但是,这一次他却把琴放在肩上久久不动。最后,舍甫琴科把琴从肩上拿了下来,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满面笑  相似文献   

6.
大师     
有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别人演奏的时候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支曲子再拉一遍,让学生在倾听中得到教诲。  相似文献   

7.
一住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学生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大师     
晨风 《红领巾》2010,(6):4-4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学生时,很少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师风流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大师风范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有个故事,虽真假莫辨却意味极长。传说演奏家帕格尼尼有个仇人,那仇人十分嫉妒帕格尼尼高明的小提琴演奏技艺,便意欲出出帕格尼尼的洋相。一次,在一次盛况空前的演奏会上,帕格尼尼刚演奏完一曲,人们的掌声便海水涨潮似的响了起来,于是帕格尼尼放下琴,举起双手向人们致谢,可也就在这时,他的琴被人偷偷地换了,但他并不心慌意乱,而是极从容地说了一句:“朋友们,我将用我的琴声证明,音乐并不在乐器上,而是在演奏者的心里!”说着拿起那把破琴,一如既往地演奏起来,美妙的音乐也就从那把破琴里梦幻般地飘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着极深的造诣,尤其善于弹琴。有一年,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相似文献   

13.
《芦苇》为法国大键琴演奏家、管风琴演奏家弗朗索瓦·库普兰《羽菅键琴组曲集》中第十三组曲中的第二曲,作品高贵优雅、细腻柔和、忧郁神秘,为当前国内外键盘音乐会的必演曲目之一.文章通过对其现代演奏意义的思考,探讨年轻且极富表现力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对该作品的演奏.  相似文献   

14.
超越平庸     
徐岱 《教师博览》2014,(9):49-51
人文艺术的没落 我想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题目叫“错过是如此容易”。被誉为当今顶级的小提琴演奏家乔舒亚·贝尔,用意大利制琴大师安东尼·斯特拉迪瓦里于1713年手工制造的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华盛顿的一个地铁入路口处演奏。他在波士顿歌剧院里演奏的时候向来坐元虚席,但是那一天他独自站在地铁口演奏了43分钟,一共是6首曲子,根据统计,在这期间大概有1000多名行人匆匆走过,只有7个人停下来稍作停留。  相似文献   

15.
一节音乐课上,大音乐家奥尔·布尔告诫学生:不要演奏任何失调的乐器,因为一旦这样做了以后,你就不会潜心区分音调的各种细微的差异,就会很快地模仿和附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样,你耳朵就很容易失灵。说着,奥尔拿过一把看似很普通的小提琴,提醒学生注意听他的演奏,然后判断一下是不是有一根弦松了。拉完一曲,奥尔又拿起另一把做工非常精美的小提琴,告诉大家这是维也纳著名的制琴大师刚刚制作的好琴,他用它把刚才那支曲子又演奏了一遍。然后,他问学生:“仔细比较一下,是不是第一把小提琴有根弦松了,是不是音调有一丝的不和谐?”一位学生站起来:…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大师     
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指导别人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曲子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感悟。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为杰出的演奏家之一。由于他的演奏惊人、充满魔力,因而,被世人誉为十九世纪的“提琴之王”。帕格尼尼的演奏的确无与伦比,有一件事就充分说明这位“提琴之王”的神奇。帕格尼尼曾写过一首技巧艰深的小提琴曲《无穷动》。这首乐曲最优秀的小提琴家把它演奏下来,  相似文献   

18.
糖豆 《初中生》2012,(31):41-43,45
正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17日,让我们回顾一下,从这个天才的大脑中诞生的这些发明吧--玻璃琴、双焦距眼镜、富兰克林炉……或许里面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玻璃琴玻璃杯制成的"杯琴"由来已久,富兰克林在伦敦听了这种乐器的演奏,被它悦耳的声音吸引。他觉得杯琴体积庞大、演奏不便,萌生了改进的想法。他把高脚杯改为底部有接孔的玻璃碗,按照大小顺序串联摆放在琴架上。虽然这只是  相似文献   

19.
工之侨献琴     
从前有个叫工之侨的人,偶尔得到了上好的桐木。他十分高兴,仔细将桐木刻削雕琢做成了琴,装上弦演奏,琴发出了金属般的声音,回音像玉磬一样优美。工之侨自认为这把琴是天下的极品,就把它献到了掌管祭祀礼乐的部门,官员派最优秀的工匠来看琴。工匠摇摇头说:"这把琴的声音虽好,可惜不够古老啊。"就退给了他。工之侨无奈地回了家,到家后他让漆匠在琴上伪造  相似文献   

20.
心声与琴声     
近日,看到友人发来的微信,一位国际小提琴演奏获奖者分别用两把不同琴龄的琴进行演奏,看听者能不能区分出两把琴,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老琴制作于1683年,新琴制作于2017年,均出于大师之手.由同一小提琴家分别拉同一首乐曲,如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老琴像陈年的声音,粗犷,有老年人的成熟风范.新琴的声音穿透力强、层次多,有张力.而且,两把琴的音量能差两倍!凡有音乐素养的人一定能听出两把琴音色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