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2.
先民赋予了“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可以组成很多成语,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一”字的丰富含义和用法,同时“一”的意义有所不同,读音也不完全一样,而“一”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用法.因为“一”的词义丰富多变,用法灵活,我们只有全面掌握它,才能准确理解“一”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才能把握“一”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曹丽娟 《甘肃教育》2020,(5):191-191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分不清“得、地、的”的用法。在“得、地、的”中,“得”的用法最为复杂,必须认真研究才能准确把握。一、如何从语义语法上区分“得”的用法“得”(dé)是会意字。右边是“贝”(财货)加“手”。由此可知,“得”的本义是“得到”、“获得”,词性是动词。这个意义自古沿用至今,它的用法大体上可以固定为以下六种:1.作动词。  相似文献   

4.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句话,(出示:一群美丽的鸽子,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看得人了迷。)会读吗?(指名学生读。课件点红“的”“地”“得”)这三个字在这句话中都读——de。既然都读de,那为什么有的地方用“的”,有的地方用“地”,而有的地方又用“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用法。(板书:的、地、得)  相似文献   

5.
“读”和“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注重和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读”和“练”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最佳方法.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读”得到位,“练”得充分,并把“读”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读”和“练”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读”和“练”中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近代汉语中的“去来”结构.用法较为复杂。本文试图全面分析这些用法,并对它们的来源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陇东方言中助词“得来”、“得”跟普通话中助词“得”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用法,它们不但做助词,而且还凝固成词。本文就陇东方言中“得来”、“得”的语法现象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日语中,助动词“タ”通常都是和一些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表示过去的动作、情形或状态.但是“タ”不表示过去而表示语气的用法在日语中也并不少见.文章从十个方面对“タ”的这种用法进行了分析总结,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期能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9.
“的”“地”“得”在語法裏称作結构助詞,都念de。从读音上说,沒有区別,可是在汉語里它們的用法不相同。我們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并教会他們正确使用。什么叫結构助詞呢?結构助詞是附着在一个詞或一  相似文献   

10.
耒阳方言的“起”、“过”、“得”使用频率比较高,使用范围较广。本文考察它们作补语标记的用法,并对其句法分布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求人们对耒阳方言的补语标记词“起”、“过”、“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初学英语时先后学习了“Here you are.”和“Here it is.”,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用法感到疑惑。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它们用法上的异同。 1.只能用“Here you are.”,而不能用“Here it is.”。  相似文献   

12.
在单县方言里.普通话里的后缀“子”尾和助词“着”,均分化为“恁”和“得”。另外,“恁”还有代词用法,它们的分化是音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些报刊对“二”“两”“俩”多有误用,现谈谈它们的用法:“二”和“两”都是数词,它们的用法有相同的地方,如“22000人”既可写成“二万二千人”,也可写成“两万两千人”。但是,它们  相似文献   

14.
从耒阳“得”字的句法位置及语义的角度出发,在共时平面描述并分析了“得1、得2、得3和得4”的用法,并且涉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句式.它们具有与普通话一致性的同时,在词汇和语法意义方面有其自身特色.最后从语义相关度原则和语法化程度原则考察具有相关意义的“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気持ち”“気分”“機嫌”这三个词汇,是日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组近义词。由于它们意义相似.用法相近,所以为日语学习者正确使用它们造成很大的困难。本文作者在对该组词使用场景做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的异同,归纳出了一些对学习者如何正确使用它们的方法。这三个词一般可以译为汉语的“心情”、“情绪”、“心境”、“精神”等意思,有时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但它们的意义、用法也有一定的区别:“気持ち”既可以表示生理方面上的(呕吐)这层意思,也可以用来表示五官直接的感觉,还可以表示比较具体的“意志”和“希望”。“気分”侧重表示由于生理、精神和心理等原因引起的情绪变化。还可以表示整体气氛。“機嫌”表示心情的安定性和宽容性,不用于表示病状。  相似文献   

16.
一天,“的、地、得”三兄弟碰到一起,它们唉声叹气,各自抱怨:有些同学看不起它们,在该用的句子中不用它们;而有些同学呢,想把它们派上用场,可又不会用,于是就把它们东拉西扯。“三兄弟”实在忍无可忍,就决定开个讨论会。“我们都是助词,作助词时都读‘de’,但在用法上是不同的。”“的”老兄迫不及待地说,“我是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词性的,如:美丽的风光、宏伟的建筑、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博大的胸怀等,这里的‘风光’、‘建筑’、‘任务’、‘胸怀’等都是表示名物的词。”二兄弟“地”等得不耐烦了,赶快抢过话头说:…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08,(7):101-101
批改作文时发现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是误用“的、地、得”这三个字。而电视荧屏、书籍、报刊上同样的错误也屡见不鲜。作为助词使用时,“的、地、得”读音相同,都读“de”,轻声。下面简单探讨一下这三个字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榖”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榖”相同的“榖”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榖”相同外,还具有“毅”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榖”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19.
“升高了”、“升高到”和“下降了”、“下降到”都是物理学中语言表达时常与数词搭配使用表示物理量变化情况的词语.它们的用法很容易混淆而出现错误.要准确地使用它们,必须弄清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demand,require,request,order,ask都可表示“要求”的意思,它们常常出现在NMET考试题中。但仔细推敲它们的细微意义和用法,它们却有差别。下面笔者根据常见的考试题剖析它们各自的不同用法。1.demand是表示“(权威性地、断然地向对方提出)要求”。它比re-quire具有更积极和更加强硬的口气。具体用法如下:(1)用作及物动词时,其后接动词不定式,不接动名词,也不用“demand sb to do sth”结构。例如:He demanded to be taken to see the film with us.他要求我们带他一道去看电影。(2)表示“要求”“、查询”之意时,不能把表示被要求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