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递增负荷运动中最大心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最大心率与年龄、最大心率与心率贮备以及最大心率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论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测定并分析了10名女大学生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的最大心率(HRmax)、心率贮备(HRR)、最大耗氧量(V.O2max)、耗氧量贮备(V.O2R)和无氧阈(.VO2AT)等指标。结果:按照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计算的最大心率与实测最大心率有显著差异,实测心率贮备与估算心率贮备之间也有显著差异;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贮备与无氧阈、各运动负荷等级时的心率与耗氧量、%心率贮备与%耗氧量贮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按照公式"最大心率=220-年龄"计算的最大心率与心率贮备可能不够准确,最大心率可能与有氧耐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利用心率变化情况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监测,对于广大基层速度滑冰教练员是简单、实用和可行的训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公式法、生理反应法、呼吸变量法等心率无氧阈测算方法;并对心率无氧阈、心率负荷与训练强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心率无氧阈分析,提出了培养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心率负荷带训练模式,心率负荷训练间歇模式,以及不同年龄的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心率负荷参考值对应表。  相似文献   

3.
<正>心率(HR)是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在运动训练中,有经验的教练员经常用安静心率、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掌握运动强度,评价训练水平,指导运动选材等。因此,心率的测定在运动训练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综述法,从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和不同体能水平的个体的最大心率等方面探讨了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得知针对青年人的研究显示了3条规律:(1)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减小;(2)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增加;(3)运动水平高者,最大心率低。认为,最大心率的这一变化是对运动训练的良好适应,其机制可以用“最佳心率范围”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男子曲棍球运动员集训期间心率进行监测,探讨心率监测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特殊优势,分析曲棍球训练或测试过程中最大摄氧量测试、YO-YO测试、间歇跑测试心率的变化,探讨如何使用心率监控图来指导正确的运动训练。最后通过心率监控图观察最大摄氧量测试、YO-YO测试、间歇跑测试的心率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简介几种掌握运动负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中年教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但不知什么样的运动负荷最适宜。请给予解答,谢谢! 湖北徐来测定运动负荷的方法较多,下面简介几种供参考。一、卡沃南氏法:即锻炼时心率等于最高心率与安静时心率的差数再乘以欲求的强度%,加上安静时心率,即锻炼时心率=(最高心率-安静时心率)×X%+安静时心率。二、一个人接近极限运动负荷的脉搏次数减去安静时脉搏次数的差数,乘以70%,再加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现代学校体育课和耐力性体力测定时,广泛采用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但是,由于必须在短时间内测定许多人,而且测定仪器缺乏,所以往往不直接测定运动中心率,通过测定练习后即刻的心率来代替练习时心率。人们知道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比运动中的心率低,但两者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尚不很清楚。为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用普通测定法测定练习结束前一分钟的心率和练习后即刻的心率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学校体育课的心率测定更加正确。二、研究方法被试者是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大学生20名。年龄:18~22岁,平均身高172.0 公分,平  相似文献   

8.
<正> 一、问题的提出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是检查学生生理负荷的重要指标。目前,授课教师要想了解课的实际运动负荷,就得由他人协助测量,而且测量结果易受测量技术(手测)的影响。能不能采用简单易行、不需他人协助的方法来推测课的平均心率呢?我在心率测量的实践中发现,课堂平均心率与课后5分钟心率关系比较密切。本文就能否用课后5分钟心率推测课堂平均心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GXT),测试无锻炼规律健康成年人的最大心率(HRmax)与无氧阈心率(ATHR),建立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推算公式,为在大众科学健身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身体健康、无锻炼规律的健康成年人665名(年龄20~59岁,其中男性315名,女性350名)为测试对象,采用功率车GXT测试获得其最大有氧能力测试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与年龄之间关系的推算公式;并将GTX实测结果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国外同类的4个最大心率和靶心率推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最大心率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最大心率拟合公式为HRmax=196.86-0.74×年龄(P<0.001)。从组内相关系数来看,GTX最大心率测试值与Fox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相关系数最高,与Astrand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次之,与Tanaka和Gelish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4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0.70、0.70,均介于0.61~0.80,属于强相关。以无氧阈心率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无氧阈心率拟合公式为ATHR=155.78-0.60×年龄(P<0.001);GTX测试无氧阈心率测试值与杨静宜等的靶心率公式计算值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60,属于中等程度相关。结论根据GXT测试结果拟合的最大心率公式为HRmax=196.86-0.74×年龄,与普遍使用的4个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拟合公式最大心率推算结果均小于这4个推算公式所得到的结果。通过GXT测试结果拟合的无氧阈心率公式为ATHR=155.78-0.60×年龄,可以为锻炼者有氧运动提供有效和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比赛中篮球裁判员心率与年龄和体重等指标的关系;进一步比较不同级别篮球裁判员在比赛中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对不同级别裁判员的赛中心率变化分析表明:在省青少年篮球比赛中,裁判级别对心率分布、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等指标无明显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篮球裁判员在省青少年比赛中的心率指标与年龄、体重以及级别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采用现场测试法、实践应用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心率指标在少儿中长跑选材和训练中的测试和应用.研究认为:心率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在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可以普遍使用;心率可以体现心脏功能的好坏,选材应重视心率储备大的苗子;心率可以反应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大小和训练后的恢复状况.建议,心率测试方法应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之选材和训练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心率是反应篮球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课程度与负荷的主要生理指标。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找到篮球比赛时心率、心率曲线的模式,比较分析大运动量训练课心率达不到比赛时心率水平的原因、探索训练与比赛相同的负荷刺激形式,为篮球训练中安排达到比赛时心率的训练课提供参考依据。二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将相对安静心率与平均心率和运动指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制订出“平均心率与相对安静心率对应指数表”,并以此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此表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是: (一)重视课前安静心率指标。我们把课前安静心率和平均心率相对应,找出运动指数的分布规律,并把公认的合理负荷区间划分成最佳、好、中、差四级区间。以此作为给分标准(10分制)。课前安静心率是影响课中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相关系数大),它不仅反应了年龄与性别的数量差,同时也体现了同一年  相似文献   

14.
1生理特点分析1.1心率变化。耐力训练在负荷、心率、需氧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心率可以作为各种训练手段对肌体作用的可靠指标。一般来说,达到最大需氧量的心率为180次/分,此时的跑速叫做临界速度,低于这个速度称为临界下速度,高于它则称为临界上速度。心率在150次/分以下的跑是在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心率是一项在运动训练中运用最方便,最广泛的生理指数。安静状态下,心率取决于性别、年龄和训练水平,心率的测量受到季节气候和人体生物节奏的影响,在耐力训练的影响下,安静时的心率变慢,是训练水平良好的标志。经过系统的心脏功能训练。心率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50—80%。在力量和速度性项目中,一般没有心率徐缓  相似文献   

16.
孙建华 《体育科技》2002,23(2):35-37
通过心率控制法和传统训练法的实验对比教学 ,对学生的肺活量指数、安静脉搏、平均心率、心率指数、考试成绩进行测验对比 ,证明心率控制法是中长跑教学训练的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 ,既能健身又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理想效果 ,也是促进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率遥测仪测试了1991年参加郑州冬训的部分运动员赛前训练与比赛时的心率,运用调查实验统计法、对比法和文献资料对照法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赛前训练课的负荷强度与比赛时的负荷强度变化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训练课平均心率低于比赛时;训练课最高心率低于比赛时;训练课心率变化范围大,呈高低间相交错现象,比赛时心率变化范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运动负荷方案下的心率及RPE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男子在不同运动负荷方案下,Borg的公式HR=RPEx10(心率=主观感觉运动负荷等级×10)估算出的心率是否可靠,验证RPE值是否与心率表现出高度相关,为提高RPE(主观感觉运动负荷评估表)评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测定7名在校体育学院男生的最大耗氧量,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以及恒定负荷运动中各等级负荷末1 min心率、耗氧量、呼吸频率和RPE值等指标。结果: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受试对象评定RPE等级的估算心率其特点呈现低负荷及中、高负荷时偏低,最大负荷时偏高的特点,并且,中、高负荷及最大负荷运动时RPE估算心率值与实测心率值有显著差异(P>0.05)。在恒定负荷运动中,受试对象的RPE估算心率值呈现整体偏低的特点。RPE与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商、摄氧量等几项指标相关系数远远低于文献记录的相关系数0.80~0.90,且呼吸频率与RPE值的相关性高于心率。结论:公式HR=RPEx10得出的估算心率值,在男子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可能不够准确,而在恒定负荷运动中估算效果更佳。在采用不同评价方式评价RPE时,估算心率与实际心率之差值幅度随评价时间延长而递增。呼吸频率与心率相比,在反映RPE指标时可能...  相似文献   

19.
停止课外训练对小学女生最大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讨小学生最大心率水平和停止课外训练对小学生最大心率的影响为目的。采取的方法是在跑台上运用Bruce法对停训8周前后的8名小学女生最大心率进行比较,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国内外学者在停训前后最大心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女生停训前后的最大心率、运动能力均无显著差异;用传统的220-年龄推算最大心率可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在比赛前一天的热身赛中,抽取11个参赛队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运动员安静、运动后即刻、运动后4、5、6分钟的脉搏来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恢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安静心率63.7±6.8次/分钟,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164.8±24.97次/分钟,强度达到中高强度,运动后6分钟心率为75.5±20.8次/分钟,基本恢复安静,心率比安静时高,可能与当时运动现场的环境有关。少年对主要是指山东队,其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为68.2±3.6次/分钟,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120±29.4次/分钟,强度属于中低强度,运动后6分钟心率为70.5±4.7次/分钟,心率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