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游动的灯火———灯笼鱼在漆黑的海洋深处,时常会出现游动的点点“灯火”,给海底世界带来了生命的气息。在发出灯火的许多鱼类中,灯笼鱼就是其中的一种。灯笼鱼头大尾细,身体长而侧扁,体表披有银灰色的薄鳞。在头部的前边,眼的附近,身体侧线下方和尾柄上,有排列成行或成群的圆形发光器。不同种类的灯笼鱼,发光器的数目及排列位置也不同。发光器发出红、蓝、紫等各种颜色,远远望去,犹如辉煌的彩灯。有的灯笼鱼的尾部有一个发光追逐器,很像汽车的尾灯,有的头部还有一个特大的发光球,很像我国古代的灯笼。灯笼鱼的发光器,是由一群皮肤腺细胞特…  相似文献   

2.
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鱼都有一条线状的花纹.是由许多分布在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成的。这就是鱼的侧线。侧线是鱼适应水中生活的重要感觉器官。能感觉水的振动。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帮助鱼发现敌情.避开障碍物.寻找食物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对鸭绿江茴鱼例线上鳞、侧线下鳞和侧线鳞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茴鱼体表鳞片外形呈近圆形,分为项区、基区和侧区三个部分;顶区边缘光滑呈波浪状,区内分布有瘤状或锥状突起;基区的鳞纹较少,年轮线处鳞纹密集排列;侧区较为平直光滑,无鳞沟。  相似文献   

4.
在讲鲫鱼外部形态时讲到,鱼测线能够感知水流方向和测定方位,对鱼游泳和捕食有重要作用,这对鱼适应复杂的水生生活是十分重要的。鱼侧线的这忡功能在教材中没有实验验证,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我们在科技活动中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取两条活鲫鱼,分别放在两个较大的水槽中饲养。实验时,将其中的一条鲫鱼拿出,用干布将鱼体两侧擦干,然后在侧线及其附近的鳞片匕涂一层较厚的凡上林,将鲫鱼放回到原来的水槽中,用手或其它工具在水槽内按一个方向用力搅动,使水…  相似文献   

5.
鱼的眼耳鼻     
鱼的眼睛别看鱼长着两只晶亮的眼睛,其实,鱼是典型的近视眼,单靠这双近视眼,鱼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畅游大江大河的。原来,鱼身上还生有另外的“眼睛”——侧线。鱼类就是  相似文献   

6.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实验.笔者经过多次摸索,找到了利用安全套橡皮膜限制鱼鳍的运动,观察其作用的实验方法,并摸索出探究鱼侧线作用的方法.材料易得,方法简单,没有安全隐患,对鱼没有任何危害,适合多次重复实验.同时,可设多组对照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有些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恰好相反,却误用了几千年。如:“牛”、“半”与“鱼”:“牛”字从形体上看只有半边一撇,本该读作“半”字;而“半”字头生双角,活像一头牛,本该读作“牛”字。有人却说“鱼”才是真正的“牛”字,理由是:头上有角,在田间劳作,有四只脚(“鱼”的繁体字为“魚”)。不是牛是什么?而“半”才是真正的“鱼”字,因为鱼有一条侧线,如果把它横着写“(?)”  相似文献   

8.
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说明了鱼一生都在水中度过,所以说在水中游泳是鱼的本能。但是有的鱼除能在水中游外,还能在空中“飞”,如飞鱼;有的还能在海滩上跳,如弹涂鱼。能飞能跳这些鱼只具有二项本领。豹鲂却有爬、  相似文献   

9.
<正>一、鱼之引一天中午用餐时,保育老师把酸菜鱼分到小朋友们的桌上,扑鼻的香味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有的认真看着碗里的鱼,有的用鼻子闻,有的边品尝边讨论。"今天吃鱼了""这是青鱼""这是带鱼"……豪豪说:"肯定是大海里的鱼。"萱萱说:"不会吧,有可能是小河里的鱼哟。"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由此也看出了孩子们知道鱼的种类好多呀。一顿午餐激起了孩子们对鱼的认识和探究的兴趣,为了顺应  相似文献   

10.
鱼之歌     
有的鱼是一种颜色,有的是两种颜色。有的有着黄间蓝的条纹。有的是褐黄,有的是紫色,也有的是红色。五颜六色的鱼环绕在我的头上!这里有很微小的鱼,小鱼,大鱼和很大很大的鱼,两Daphey也在这里,他却一条鱼也没有。  相似文献   

11.
初识鱼类     
孙晶 《初中生辅导》2013,(Z1):75-76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中,包括淡水的湖泊、河流还有咸水的大海和大洋,可以说只要有适宜的水生环境,就会有鱼的存在。当我们说到鱼,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身体呈流线型的鲤鱼,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身体扁平侧偏的蝴蝶鱼,以及生活在洞穴中躯体长成棍棒状的鳗鱼,还有珊瑚礁  相似文献   

12.
《江南》古辞是一首乐府相和曲,其辞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历来对于此诗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通过写景状物歌泳嬉游乐趣的诗。如:郭茂信《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相似文献   

13.
守住本心     
猫喜欢吃鱼,猫不会在水中游泳;鱼喜欢吃蚯蚓,而鱼不能上岸行走。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是一个事实。在各种诱惑面前,有的人能守住本心,不为所动;有的人则明知有危险,却仍禁不住欲望的冲动,最终铸成大错。相比之下,猫和鱼比较聪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有哪只猫会为了吃鱼而跳入水中,哪条鱼会为了吃蚯蚓而横死岸边。这种对比是出于智力的差异吗?恰恰相反!自以为比猫与鱼智慧灵巧的人,往往在这方面考虑得太少,最终因为利益的驱使而蒙  相似文献   

14.
“游”玩     
放暑假了,小朋友们的心里乐开了花!有的准备和爸爸妈妈去游山玩水;有的准备到游泳馆里做“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相似文献   

15.
李章移鱼 姑苏才子李章反应敏捷,诙谐滑稽。一次,他应邻居之邀赴席饮酒。客人入座后,开始上菜,其中有一盘鲑鱼,非常肥美,是一桌中的上品。但这盘鱼却摆在主人面前,李章想要吃到很困难。于是他对主人说:“你我都是姑赫(蘇)人,这个‘棘’字有不同的写法,有的人把“鱼”字写在左边,有的人却写在右边,到现在我也不知到底应该如何写?”主人说:“古人作字不拘一体,这个“鱼”,可在左,也可在右,移易从便。”  相似文献   

16.
脑力竞技站     
比目鱼 鱼国里没有秩序,鱼们早已不满意了。没有一条鱼关怀别的鱼。有的鱼左右游泳,想怎样就怎样;有些鱼想聚在一起,别的鱼从中间闯过去,或者挡住它们的路;力气大的鱼用尾巴打击力气小的鱼,要它游开,或者把它打伤。鱼们说:“如果我们有个鱼王,在我们这里执行法律,那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杨和平 《师道》2006,(8):6-6
加点忧患 有一个故事说,好几个国家的人在一起表达对一种鱼的观感。有的说要研究生产工艺,有的谈鱼的营养价值,有的探讨鱼的市场前景……一位中国人说:“这种鱼我们在商朝就有了。”  相似文献   

18.
七月的一天上午,学生陶光芒气喘吁吁地跑来对我说:“唐老师,我家鱼塘的鱼泛塘了,我爹请您去看看。”我随他跑到鱼塘边,塘四周已经围了不少人。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可能是坏心眼的人投了毒,马上有人应和着:“这很可能”,我放眼一看,满塘的鱼都张嘴巴,发出“叭喳、叭喳”的声响;有的鱼乱窜;有的鱼不断跃出水面;有的横躺在水面上疯狂打着圈,发出一连串击水声。看了这种情形,我意识到:一塘鱼濒临死亡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案例] 新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很多种类的鱼(<鱼>是辽海版三年级<科学>课教材),让学生辨认.学生热情高涨:"鲫鱼、鲤鱼、草鱼、白鲢鱼、金鱼."师:"你们还知道些什么鱼?"生抢着回答:"带鱼、黄花鱼、金枪鱼、武昌鱼、海豚、鲸鱼……"师:"人们为什么把这么多从表面看来有差异的动物都叫鱼,而不叫它们鸽子、小兔呢?"生:"它们是一类,我想它们一定有很多相同之处."师:"它们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呢?"生:"我们没探讨过."师:"想和老师一起探讨吗?""想!"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师:"现在,各小组讨论2分钟,提出你们小组准备从哪些方面去探讨鱼的相同之处的设想."学生们通过讨论,有的组提出从鱼的外形上进行探究;有的组提出从鱼的生活习性上进行探究;有的组提出从运动形式上进行探究;有的组提出从繁殖小鱼的方式上进行探究……师:"你们的设想都很不错,请各小组组长组织,按你们的设想到老师这里来领探究材料(盆、鱼、水、放大镜),合作进行探究,时间20分钟.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很多创造发明,就是像同学们今天这样探究获得的哟!希望我们师生合作探究,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20.
[案例]   新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很多种类的鱼(&;lt;鱼&;gt;是辽海版三年级&;lt;科学&;gt;课教材),让学生辨认.学生热情高涨:“鲫鱼、鲤鱼、草鱼、白鲢鱼、金鱼.“师:“你们还知道些什么鱼?“生抢着回答:“带鱼、黄花鱼、金枪鱼、武昌鱼、海豚、鲸鱼……“师:“人们为什么把这么多从表面看来有差异的动物都叫鱼,而不叫它们鸽子、小兔呢?“生:“它们是一类,我想它们一定有很多相同之处.“师:“它们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呢?“生:“我们没探讨过.“师:“想和老师一起探讨吗?““想!“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师:“现在,各小组讨论2分钟,提出你们小组准备从哪些方面去探讨鱼的相同之处的设想.“学生们通过讨论,有的组提出从鱼的外形上进行探究;有的组提出从鱼的生活习性上进行探究;有的组提出从运动形式上进行探究;有的组提出从繁殖小鱼的方式上进行探究……师:“你们的设想都很不错,请各小组组长组织,按你们的设想到老师这里来领探究材料(盆、鱼、水、放大镜),合作进行探究,时间20分钟.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很多创造发明,就是像同学们今天这样探究获得的哟!希望我们师生合作探究,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