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的深层语义旬,指一些表达深刻复杂,曲折微妙的思想感情的语句。它们或含而不露,或含苞待放,或柳暗花明,或曲径通幽,以多彩多姿的样式见诸文学画廊中。它们意蕴丰富,文辞婉约,大多是传神妙笔。如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挖荠菜》一文,就是一篇“具有近似于音乐和抒情诗那样的艺术魅力”的散文佳作(黄秋云《关于张洁作品断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的深层语义句,往往是指一些表达深刻复杂、曲折微妙的思想感情的语句。它们或含而不露,或含苞待放,或柳暗花明,或曲径通幽,以多彩多姿的样式见诸文学画廊中。它们意蕴丰富,文辞婉约,大多是传神妙笔。如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挖荠菜》一文,就是一篇“具有近似于音乐和抒情诗那样的艺术魅力”的散文佳作(黄秋云《关于张洁作品断想》,见《文艺报》1980年1期)。这除了作者张洁运用了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对比、动情的记叙外,更重要的是她在文中巧妙地揉进了不少具有深层含义的议论句、抒情语。这些议论句、抒情语往往是揭示作品主旨的点睛之笔,是窥探作品意蕴的窗口。因此,准确揣摩这些深层语义句,对把握作品的思想脉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作品艺术鉴赏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这三部作  相似文献   

4.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故事都有“三”字,比较著名的就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教材所选《失街亭》一节同样不例外,竟可从中归纳多达十个“三”字,或隐喻故事结局,或渲染战场气氛,或丰满人物形象,或增加故事曲折。  相似文献   

6.
《将相和》改编自《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传》,保留了原作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课文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物之间、事情之间的联系复杂,形成交叉关系的因果链,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能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特点。一、整体感知探因...  相似文献   

7.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描写杨志形象的关键文字。它承接上文写出了杨志由封建鹰犬转变为起义英雄所经历的曲折过程,从而基本上完成了对杨志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并揭示了全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8.
唐代传奇小说中叙写婚恋故事的最为普遍,它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能做到委婉曲折,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李娃传》就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项链》的形式美表现为曲折之美和起伏之美。《项链》的曲折之美首先体现在情节设计上。《项链》全文不过四千字,却写得变化莫测,让你不时感到有意外的别有洞天的发现,其原因之一是情节安排曲折。情节曲折是小说引人入胜的必由之路。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对“曲折”孜孜以求。金代大诗人元遗山和清代诗论家袁子才,都主张诗文宜曲不宜直。评批《西厢记》的金圣叹和评批《红楼梦》的脂砚斋,都说到“文章之妙无  相似文献   

10.
童话故事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许多同学是伴着童话故事长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猫钓鱼》等无数童话让同学们爱不释手,它们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小读者们。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编一个童话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作文创新有觅处,近在咫尺不妨巧模仿。现在新教材中创新文章不少,师生如只把它们用来阅读理解就可惜了。以现行高中第二册语文书为例,第二单元中《我若为王》《庄周买水》都十分新奇,是两篇很好的以读促写的范文。有同学可能要说,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上一世纪民国时期和80年代,也算“创新”作文吗?其实,创新是不以时间划分的。这两篇杂文非同一般,构思“另类”,写法独特,就是创新之作。《我若为王》寓意是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难得的是笔致曲折跌宕,假设虚拟的笔法表现得淋漓酣畅;《庄周买水》则以富有奇趣的故事新编成文,妙趣横生,令人倾倒。  相似文献   

12.
杨晶晶 《教师》2013,(24):126-126
《己亥杂诗》中的艳情诗占到全诗篇幅的八分之一,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定盦和灵箫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了定盦丰富的内心世界,其中微妙曲折的境界,是一般爱情诗中所罕见的。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并为后人展现了定盦在不惑之年的又一次怦然心动与情感迸发。  相似文献   

13.
一、在语文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1.编剧演剧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根据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可以根据现成的剧本排演,如《白毛女》《陈毅市长》等;也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改编成剧本,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还可引导学生将视觉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层面,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搬上舞台。  相似文献   

14.
贵曲“曲”是文艺创作的特征之一,一切有成就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中都力避平直、板滞,而着力在曲折翻腾上下工夫。古代诗人、文论家有着许多这方面的论述:“文章贵曲折斡旋”、“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贵曲者,文也。”(袁枚《随园诗话》),“文章要有曲折,不可作直头布袋”。(王遗山),“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黄山谷),“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司空图在《诗品》的《委曲》一则中  相似文献   

15.
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称之为“春秋笔法”。因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一字为褒贬”,含有“微言之义”,所以有了“春秋笔法”之说。鲁迅回忆幼年时代的保姆长妈妈,确实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可谓春秋笔法。感受鲁迅的情感,揣摩鲁迅的写作,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题目不写“阿长”或“长妈妈”,而是“阿长与《山海经》”,是要突出《山海经》一事,自己幼年读到的《山海经》是阿长给“我”买来的。说起来也无非小事一桩,无非是帮“我”买到了几本小书。这类事,常人早忘了,鲁迅却一辈子不忘,鲁迅不忘人家的好处,是一种善性,一…  相似文献   

16.
在小语第八册第5组教材中,安排了《跳水》一课,紧张激烈,曲折动人,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蛇与庄稼》一文则带有论述性质的复杂联系,以例论证,富有哲理.教这两课时,先教《跳水》,建立感性认识,后教《蛇与庄稼》,上升为理性认识.《跳水》一课,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绘制出联系图,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如下图: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宗璞的小说《红豆》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作品中“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大力刻画的一个人物。他的出场曲折细密,波诡云谲。作者对诸葛亮的出场安排独具匠心,费尽心机,非常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9.
欧阳山的《三家巷》是中国革命历经艰苦与曲折的真实、生动及史诗式的记录,它所雕塑的一个个来自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形象更是有血有肉、呼之欲出。作者费尽笔墨描摹主人公周炳的外貌、性格、情感与革命的经历,以颠覆经典的手法塑造他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诸方面,对《诗经·颂》诗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颁》诗虽有糟粕,但也有精华。它们不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思想领域内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从史料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发展源流等方面看,它们也有自身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