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西傩文化艺术是我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2006年国务院将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评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江西民间文化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精神活动。本文分析了在全球文化"同一化"文化的冲击下,江西傩面具文化发展传承的现状与困难,论述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民间艺术教学方面的不足,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探讨了在高校尝试赣傩面具传承教育的形式以及意义。提出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教育平台和学术研究优势,在保护江西赣傩面具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它应有的特殊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万载傩舞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文化形式以及宗教、民俗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万载傩舞其地域进行研究,并对傩舞以及万载傩舞的发展进行浅析,针对万载傩舞与民俗传统体育的关系,对万载傩舞所展现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属性以及其内容剧情中各种体育文化相关体育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现代环境当中万载傩舞的传承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丰傩舞以其古朴、粗犷、豪放和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江西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面具名列其中。文章从南丰傩舞的舞蹈形态、音乐形态、道具、服饰对南丰傩舞的艺术形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南丰傩舞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当代傩舞创作提供理论依据,并实现傩舞从舞蹈原生态——课堂教学——舞台表演的艺术转换。  相似文献   

4.
傩舞是我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地方的文化宝藏。它蕴含了古代人类生活信仰,蕴藏着本土文化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养,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承传统文化和肩负地方高校的历史责任论述湛江傩舞教育功能的价值,深入阐述湛江傩舞的教化作用、健身作用、娱乐作用,并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剧目排练三个方面探索湛江傩舞引入高校课堂的实践,真正体现传统文化内化传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万载傩舞也被称之为"跳傩"是一种以祭祀、祈福为载体的古老仪式。经过千年的传承与积累,在不同时代的民间文化中,傩舞表演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这种戴着面具的舞蹈表演具有显著愉悦身心、健身以及一定的育人作用。万载傩舞在2006年5月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傩并没有因为现代社会的繁荣发展而发展,反而变成了无人问津的艺术表演。因此,保护并传承万载傩舞这一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必要深入研究其体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傩是多元文化的承载体,研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对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人类文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泰宁大源傩舞素有福建"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大源傩舞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保留农耕文化特质、具有原生性文化意味以及蕴含多元宗教文化色彩。其文化内涵凸显大源傩舞作为地方性民间舞蹈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应更好地进行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切入和分析安徽南陵马灯傩舞艺术形态传承的载体和形式。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身体是安徽南陵马灯傩舞传承的载体,其中固定的仪式达到了群体的文化认同,身体叙事延续了文化记忆。通过从个人记忆构建到文化记忆传承构建的分析,实现安徽南陵马灯傩舞创新性传承。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在其传承的过程之中,不免会因为时间的原因以及社会的发展等更多的原因,导致其文化的传播遭受阻碍。婺源的傩舞作为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着极高的传承价值,但是因为其文化缺乏知名度以及担心对其保护不利,就使得一系列的问题存在不能够将其推广起来,并且其傩音乐也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瑰宝而存在。本文针对婺源傩舞的文化生态以及其音乐历史的传承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9.
林为强 《职业技术》2015,(4):126-128
文章以湛江市雷州傩舞“走长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揭示现在湛江雷州傩舞“走长怅”的发展现状,提出雷州傩舞“走长怅”需要当地政府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等对策,使雷州傩舞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更加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代宫廷傩逐渐消逝后,流传到长江流域的傩舞表演形式历经变化,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些变迁影响着"荆楚傩舞"的传承与发展。流传在湖北省荆州地区的仙桃市以及洪湖市的传统傩俗"急脚子"是民间传统"荆楚傩舞"的又一典型代表。其存在城隍庙会祭祀礼仪结构,以民间丐傩形式向傩和道以及商业的结合方向发展,将祭祀向迎神等世俗娱乐转化。傩礼会形式体现荆楚民俗体育和文化特色,其中"急脚子"面具独具荆楚民俗文化特色,以"傩盔"独特的形态出现。目前其发展面临自身发展的障碍,急需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旅游宣传等手段将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1.
巫傩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内涵“巫傩”信仰而又不乏“审美”表达的民间艺术形式,又是集多元宗教、多种民俗以及多种艺术相融合的复杂文化形态。巫傩舞蹈作为“巫傩文化”的外显媒介和载体,体现和包含了众多内隐文化价值和意义。,通过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研究巫傩舞蹈形态孕育形成的成因、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具有超越舞蹈本体方法论意义。同时,对于还原巫傩舞蹈本体艺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中国舞蹈史,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师舞蹈专业课程设置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为了加快高师舞蹈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步伐 ,必须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 ,适当地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对现行课程设置实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中国古典舞创作与时俱进,具有创作思路的创新、创作形式的创新、创作元素的创新以及审美意蕴的创新等四大特点。舞蹈《飞天》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价值,充分体现了古典舞创作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壶天火龙灯     
壶天老街是建自北宋庆历年间的一条古老石板街,它位于湘乡西北部,地处梅山文化区域圈。在这里,壶天火龙灯这种民俗活动世代相传,活跃了一个半世纪。笔者认为壶天火龙灯含有大量的梅山宗教文化元素,具有梅山傩舞的一般性特征,是一种梅山傩舞,属于梅山宗教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5.
壶天火龙灯     
壶天老街是建自北宋庆历年间的一条古老石板街,它位于湘乡西北部,地处梅山文化区域圈。在这里,壶天火龙灯这种民俗活动世代相传,活跃了一个半世纪。笔者认为壶天火龙灯含有大量的梅山宗教文化元素,具有梅山傩舞的一般性特征,是一种梅山傩舞,属于梅山宗教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6.
舞蹈学习必须基于科学的训练基础上,如果违反人的生理学的特点,或是盲目训练,非但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舞蹈测量方法是对舞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的测量,是舞蹈学习和训练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可以为舞蹈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依据,矫正不科学的舞蹈训练所带来的影响。基于科学的舞蹈测量方法对舞蹈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体育舞蹈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选修课 ,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开发智力、锻炼身体 ,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在正常教学活动之外也应注意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舞蹈练习 ,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从舞蹈《大唐华章》与《仿唐乐舞》的比较剖析中,洞察到后者落伍的缘由,论证指出仿唐乐舞只有像舞剧《长恨歌》那样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着意面向公众,增强其娱乐性,才能重铸辉煌,永葆艺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9.
舞蹈与音乐是相生相灭、相辅相成的.钢琴伴奏是当今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达到音乐与舞蹈完美的融合,这对舞蹈钢琴伴奏者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