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陶月霞 《南昌教育》2006,(12):29-29
民以食为天。碗,盛着五谷杂粮,装着悲喜愁怨。一只普普通通的碗。或质朴沉稳温厚笃实或晶莹亮白轻薄简约,与温饱结伴同行,与生命相依共存。一只平平常常的碗,装满人间纷纷扰扰;一只实实在在的碗,伴随左右情深意长。  相似文献   

2.
应吃第五碗     
一只熊妈妈干完活,来到小兔开的饭馆吃米饭。熊妈妈说:“给我来一碗米饭。”吃完了不够,又要了一碗,还是不够,就要了第三碗和第四碗。可是还没吃饱,只好又要了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碗     
黄欣童 《新读写》2013,(2):36-37
这只碗装过太多东西:刚盛出来的散发香气的米饭、煲了吓午的鸡汤、解暑降温的凉茶、暖心暖胃的鸡粥……这只碗有着再普通不过的来历,超市里整排琳琅的瓷碗里,母亲挑中了最素净的一只,淡淡的蓝色花纹轻盈地缭绕在白亮的碗身上,带着一股朴素温馨的居家气息,就像一位稳重贤惠的主妇,一如她——我的母亲,一个为人母,为人女的平凡女人。  相似文献   

4.
撇水碗     
我孩提时那些温馨的回忆,大都和水联系在一起。那时侯,我们几个小伙伴,特别喜欢去河沿“撇水碗”。撇水碗,又叫削水片,一种简单而又有趣的游戏。说它简单,就是只是将一角青瓦碎片撇入河中;说它有趣——眼看着小小瓦片欢快地掠过平静的水面,仿佛跳着优美的水上芭蕾,又似划着长长的虚线,看着那一只只愈来愈小的水碗,稍纵即逝,玩者往往入迷。我最乐于跟镇达兄一起玩儿,因为每次游戏前,他总会事先收集好足够的废瓦,玩时一一分给我们。有一次,我们七八个伙伴来到河滩头,兴致勃勃地撇起水碗。玩着玩着就自然而然地进入非正式比赛,大家轮流着,边削…  相似文献   

5.
碗中人生     
清早,我和往常一样,坐在顺昕吃部的一张靠窗的桌前。顺昕吃部是我每天吃早饭的惟一去处。我经常选择同一座位,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每个吃早饭的人,也可以看到屋顶上吊着的电视。按惯例,我要了一碗面条,边吃边望着周围。邻桌的一对父子格外引人注意,父亲是本店的老板,高高瘦瘦。儿子也不过是五六岁,长着一对招人喜爱的大眼睛。这时只见服务员给他们父子俩端上来两小碗面——一碗上面卧着一个蛋,一碗只是面。“儿子,吃哪一碗?”父亲问道。儿子不假思索地指着那确定有蛋的“这碗”。父亲没有说话,只是将碗推到儿子面前。儿子满足地咬着蛋,却分明看父亲拨开自己那碗面,里面居然卧着两个蛋。儿  相似文献   

6.
〔练习肠〕 用上心情变化的词语,根据课文四、五小节内容,说说小女孩心情变化的过程。 〔指导过程〕 1.听老师范读4、5小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填空: 我在()的强烈地鼓动下,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怎么使人打碎碗的。、 我()极几,真担心手中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打碎 我小小的心(),是因为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 我再也不肯听信外婆关卜打碗碗花的话了,如果她再要提起,我可以()地回答 2.默读4、5小节,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好奇、紧张、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的具体内容。再联系卜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用上这些词…  相似文献   

7.
一碗面条     
进入中学后,我的生活骤然紧张了许多,肩上那无形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每天忙完晚自习,总是那么疲劳。不过,我没有怨言,因为在家里,每晚都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在等着我。每次回家,钥匙插进锁孔,妈妈的身影总会准时地出现在门口,她利索地帮我打开门,拿出拖鞋,脸上永远充满淡淡的微笑。我把目光移向餐桌上,准会见到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那一瓣瓣的蒜头,一片片的葱叶,上面的菜肴更是天天变换着式样。每次,我总要用手轻轻端起,细细地看上片刻,再猛地闻上几下。听着妈妈的催促,品尝  相似文献   

8.
顶碗舞     
远处,伫立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头上赫然放着一摞白白的碗,当她深吸一口气时,空气凝固了……  相似文献   

9.
《打碗碗花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听外婆说摘了打碗碗花就会打破饭碗,心中将信将疑,经过实践,发现摘了打碗碗花并不会打破碗,表现了“我”不迷信传说,敢于实践和探索的可贵精神。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活泼稚拙情趣的好教材。它语言朴实、生动,结构精巧、严谨,字里行间暗寓着生活哲理,饱含着浓郁的思想感情。教学这篇课文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一碗汤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老太太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了取面包。便站起身。取了面包。重又返回餐桌,然而她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个黑皮肤男子,正喝着她的那碗汤。  相似文献   

11.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一只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一碗,还剩了一些。这孩子于是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去装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  相似文献   

12.
打碗碗花     
“别碰它,会摔碗的!”在通往田野的路上,我的手还没碰着一朵淡白的花骨朵时,母亲就急切地阻止我,好像生怕我犯下错误似的。记忆里,春天的村庄野花遍布,但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就对这种花如此偏爱。被母亲倍加呵护的这种花,叫打碗碗花。  相似文献   

13.
我下班回家后,邻居张大妈端着一碗豌豆汤送到我家。11岁的女儿一看是碗豌豆汤,把头一扭走开了,嘴里还嘟哝着:“这是什幺破汤!”看着这碗豌豆汤。听着女儿不满的嘟哝声,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个使人难忘的年代。  相似文献   

14.
《打碗碗花》写的是“我”小的时候,外婆说打碗碗花打碗,不让“我”摘,我实验后知道这是迷信。文章描写了外婆的迷信,揭露了封建迷信的危害性,告诉我们不能迷信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道理。文章巧妙地运用了暗示艺术,体现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标题暗示课文的标题是“打碗碗花”。这种“花”其实是一种美丽的花——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而恰是这种美丽的花却被冠以丑陋的名字——打碗碗花。这是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它暗示着的是那些受封建迷信残害的对象。人物的暗示文中主要人物有两个。第一个人物“外婆”,看到我要去摘碗碗花。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了它,它就叫  相似文献   

15.
那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 星期一上午的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我如往常一样,快步回到办公室,打开柜门准备取碗去食堂买饭。当我掀开碗盖的那一瞬间,突然一团毛乎乎的东西映入眼帘,定睛一看,天哪!一只僵死的麻雀,居然躺在我的碗里!“这肯定是哪个调皮学生的恶作剧!想故意吓唬我!”我边想边气愤而又无奈地将碗扔掉了.  相似文献   

16.
摔碗     
我写过一篇《记一次洗碗》的作文写给肖老师看。肖老师看了后对我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具体,你真的洗过碗吗?”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肖老师说:“你没有洗过碗,怎么能写好洗碗这项家务活儿呢?比如说洗碗有不同的方法,洗碗有时会不小心打破碗,那么打破碗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形呢?总之你要自己洗一次碗,然后把这篇作文再写一次交给我看。”  相似文献   

17.
    
刚写下这个题目,就听见同桌打趣地说:"今天你写碗,明天我写锅,后天她写盆,干脆把锅碗瓢盆写完拉倒。"碗,是在家家户户都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18.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一只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一碗,还剩了一些。这孩子于是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去装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心灵之碗     
《广东第二课堂》2010,(7):80-80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他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几乎挑遍了店里的碗,竞没有一只让他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店里的碗中珍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老板很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诉老板,  相似文献   

20.
一碗面条     
进入中学后,我的生活骤然紧张了许多,无形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每天上完晚自习,总是觉得很疲劳。不过,我没有怨言,因为我知道,每晚家里都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在等着我。每次回家,钥匙还未插进锁孔,妈妈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门口,她利索地接过我的书包,拿出拖鞋,脸上永远充满淡淡的微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