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写意国画 ,顾名思义 ,即以意写之 ,这种对“意”的自觉强调 ,是以审美经验中的“得意忘形”为依据的 ,集中反映在对“得意忘形”的新解上。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如是说 :“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中写道 :“烟云泉石 ,花鸟林苔 ,金铺锦张 ,寓意则灵” ,“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孟子曰 :“万物皆备于我。”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写意国画 ,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 ,对“意”有着独特的理解 ,“意”在审美意境中占有主导地位。翻开八大、白石、青藤等大师的画集 ,画中…  相似文献   

2.
Zeugma是英语修辞中非常富有特色的一种辞格,它利用词语语义上的顺延形成一种奇妙的搭配方式,能产生强烈的语言感染力。在翻译中,对轭式搭配法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直译,即采用与其相类似的汉语辞格拈连;二是意译,有两种情况:一是得“意”忘“形”,只取其意;二是得“意”换“形”,即采用其它辞格译出。  相似文献   

3.
陆机的修辞理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逮意论。要求“意称物,文逮意”,“物”“意”“言”(文)的一致性,二、贵妍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是符合文学语言规律和诗歌语言特征的。三、风格论。论述了语言风格同思想内容和文体的关系。四、创新论。主张语言具有独创性,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五、难能论。认识到“物”“意”“言”(文)转化过程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一、命题:读了《风景谈》、《爱莲说》,请按下面的要求作文:任选一物,取其特性,展开联想,组成篇章.(认真研讨这个要求)二、指导:写这个题目,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被描述的“物”,一是要表达的“意”.二者不可分:“意”寓于“物”,描写“物”是为了揭示“意”.例如:《爱莲说》写莲取其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来拟君子之德.因此.生动地描述“物”的特性,是为了“意”的充分揭示.三、习作评导: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是艺术的再创作,是美化之艺术,其最高标准是力求实现音美、形美及意美的结合。《春晓》两译文用词简洁、自然流畅,贴切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其意境表达毫不逊色于原文。译文二以散体诗译诗,“弃形求意”侧重于“意”;译文一以韵律诗译诗,侧重“音、形、意”的结合,并达到了“三美”的齐备。两译作中原诗意美、音美及形美再现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诗歌翻译美化之艺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今文学作家 ,无不孜孜追求文学作品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 ,作诗的首要要求 ,“意与境二字而已” ,“有境界自成高格”。这里 ,王氏所谓的意境 ,是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意境 ,包括两个因素 :“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境”指的是作者描绘的具体生活图景 ,“意”是“境”的触发 ,“境”是“意”的载体 ,二者水乳交融 ,互为依托。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者往往选取特定的“境” ,以语言文字为媒体 ,使之升华为美好的艺术境界。可以说 ,营构意境 ,深化…  相似文献   

7.
从“言”与“意”的关系角度看,探讨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应遵循的学习规律,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引领学生从“言”入手,准确解读蕴含其中的“意”,实现“言”“意”的有效转换,从而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和思维能力训练点,习得言意转换的方法,并提供了五种具体策略:巧用相关文本,得“言”得“意”;运用图画资料,依“言”生“意”;比较缩写文本,从“言”会“意”;抓住生成资源,咂“言”得“意”;展示实物形体,以“言”逮“意”;穿插背景资料,品“言”丰“意”.  相似文献   

8.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意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意”作为词作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意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意”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展开了词意之论,使古典词意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意”是唐五代诗学的核心范畴.“意”的含蕴丰富,既指涉诗歌构思创作中的情思意绪和区别于以景写情的直接抒情的创作方式,又指涉诗歌用意曲折隐微的风貌特征以及诗歌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创作冲动与灵感.对“意”的批评,唐人反对“意熟语旧”,贵独创;表意要求言简义丰、声律谐和、“内外意”各自表意完足而又契合无间.唐人以为,“意”是诗歌创作中的主导性要素,并由此提出并丰富完善了“以意为主”、“意先语后”与“意在象前”的论题.在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唐人提出“意在言外”与“语穷意远”,强调诗意表达应含蓄而避免浅露直白,要求在简洁的文字之中蕴藏尽可能丰富的意蕴.唐人论诗以“意”为焦点的现象标志着诗论史上重“意”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成“意象”。诗人写诗是由“意”到“象”,我们鉴赏时则由“象”到“意”。  相似文献   

11.
谢朓任随郡王文学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任随郡王文学之事,史书有载。然其具体时日,史乘阙失。以所钩沉之史料为依据,结合谢朓所作之诗文,首次考证出谢朓任随郡王文学在永明十年春天至永明十一年十一月,填补了谢朓生平研究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基地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就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心理因素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女大学生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文章从女大学生成才的心理角度出发,探讨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各种心理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才战略是治国兴邦的大计.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选好接班人;二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郭璞是两晋文坛上的一位奇才,历来对他的研究多关注于其语言学成就、生平思想和游仙诗等方面,辞赋研究则相对甚少。通过对郭璞《江赋》进行创作背景介绍、文本解读、艺术性解析,力图对该赋作全面深入的关照,以期在郭璞的辞赋研究方面做一点补充,并希望有助于今后对郭璞辞赋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从分析其哲学内涵和理解其感情基础出发,指出将天与人和合起来的仁爱纽带,发掘这一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不断兴起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对该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探讨了该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途径,以期使该专业进一步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曾华 《考试研究》2012,(5):87-93,11
民国时期的大学实行自主命题、自主招生,有利于各大学选拔符合本校特色的优秀人才。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因为其国文试题采用了对对子,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实际上这反映了考试内容对考试选才的深刻影响。当今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一定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加强创新,从而有助于人才选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口义齿修复制作个性化腭皱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18例无牙颌患者行全口义齿修复时采用个别阴模复制法制作个性化腭皱,了解修复后语音功能恢复、异物感及满意度。结果戴用制作个性化腭皱的全口义齿患者1周内语音功能恢复率66.7%,轻度异物感至消失77.8%,总体满意率88.9%。结论全口义齿修复制作个性化腭皱利于语音功能的恢复,增强舌感和减轻异物感,有效缩短适应时间。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国内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校企合作如何培养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问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提出了一些尝试思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语言、文化和技术并重,从而确保对日软件开发人才培训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