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在其深层含义上是一种发展哲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教育创新,要把握其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从哲学层面上深化对高校思想教育创新的思考,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思想教育的基本理念,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权利主体和发展主体,把塑造人与为了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用唯物辩证法总揽高校思想教育创新,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中关涉全局的若干重大关系,构建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在其深层意蕴上是一种发展哲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把握其内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义,从哲学层面上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权利主体和发展主体,把塑造人与为了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用唯物辩证法总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涉全局的若干重大关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我国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本文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存在的阻碍和背离,阐述了该理论对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4.
作在通过对我省十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情况的调查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改革引发一些思考,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在素质教育中起重要作用,以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政治经济剧变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面临着许多新课题。特别是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卷入,更给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敲响了警钟。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专业特点,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疑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理论教师面前的一项重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高等学校理论课之一。给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有着明显的理论相关性。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丰富发展作用的观点,对进一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理论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婷 《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65-16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它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讲课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主张以哲学的方式对待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不断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最终实现我国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报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报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学报的编辑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高校学报与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关系、高校学报与作者关系、高校学报与读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等问题。而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直接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十九大精神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教材、教学、教师"三位一体"出发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科、层次、年龄三方面构建起梯队衔接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优势特色学科;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0.
冯皓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200-202
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教育在合格政治素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程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马原》课程的特点,科学发展观进《马原》课程应该遵循全面性、主体性、渗透性和化整为零的原则,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融入《马原》课程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通过课程主渠道的作用,有效地培养高校人才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