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构建预设与生成相适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本文在理解预设与生成概念、感悟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与生成,把握好两者的尺度,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多样化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自然转化中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生成学习的动态性,使得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处理动态生成中的问题并将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意外"无处不在,教师如何对预设与生成进行科学的调控,使之转化为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一、重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这就要求我们为生成性教学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正一、认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必须直面这对矛盾,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说,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怎样实现这种"统一"和"转化",就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生成学习的动态性,使得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处理动态生成中的问题并将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方案,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合理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一、甄别生成的价值课堂生成分为预设内的生成和预设外的生成。预设内的生成是教师预料之中的,而预设外的生成是出乎教师预料的。预设内的生成,教师胸有成竹,已有准备;预设外的生成,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的教师苦于自己的教学不够精彩,有的教师面对意外教学情景不知所措。其实,教育活动既不能完全预设,也不可能完全生成。预设和生成作为相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并存于教学系统中。辩证唯物主义矛盾相互转化规律的观点告诉我们——预设和生成是完全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课堂教学单方面强调预设的作用,因而在实践中客观上造成了对生成的越位。现代课堂教学充分肯定精心预设的必要性,同时积极倡导过程生成的补位。因此,新课程不仅不否定预设的必要性,恰恰是在强调科学、有效、高水平的预设。科学预设,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有指向、有预见、有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以灵动的教育智慧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程,促进预设转化为生成,及时发挥生成、放大生成、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9.
苏惠珍 《小学校长》2006,(2):17-17,28
课中有效生成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但是,有了精心的预设,还应把预设转化为有效生成的理念、策略和艺术。我们认为,以下五方面是促进课堂有效生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人到了教学实践中。虽然很多教师总觉得它们是一对矛盾体,犹如一副跷跷板: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的多了,主观预设的就没用了。在实践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条件。“预设”和“生成”对幼儿发展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在教育过程下可以转化的特点。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我们对如何把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通过实践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在此与大家分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预设之外生成性的复杂教育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并创造性地采取合乎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行动的能力,其核心表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研究通过对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预设的生成性处理方式的细化分析,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机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预设之外生成性的复杂教育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并创造性地采取合乎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行动的能力,其核心表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研究通过对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预设的生成性处理方式的细化分析,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机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随时捕捉信息,选择有效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有关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既是对"以生为本"要义的一种回归,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自觉。然而,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必须转化并落实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问题背后,隐含着的是一个更为实际而朴素的问题——学习目标如何展现?  相似文献   

16.
陈东 《教育》2007,(18)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预设中必须有生成,生成又离不开预设。在生成与建构的理念下,教师只有改变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弹性"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动态"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8.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政治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貌合神离"会使课堂达不到预设的效果,对此,我们有必要探究预设与生成统一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一个超越预设、洋溢着弥香的新生命正向我们走来,这便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中对以往强调的目标预设性、过程计划性、结果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其实施的过程巧妙适机、适宜,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没有任何硬性灌输,存活在有心与无心、有法与无法、缥缈与真实编织的和谐空间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掉进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温柔陷阱里。动态生成与预设相对立,但并不排斥预设。预设是对美好课堂的静态构思,而生成则是将这种静态构思迅速转化为动态“车间”,“随时、随性、随遇、随缘”地诱引出无数的…  相似文献   

20.
胡巧霞 《考试周刊》2011,(43):66-67
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明白预设与生成各自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做到预设中蕴含生成,生成反过来完善预设,用充分的预设构建动态生成的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