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生,离不开作业本!老师,总会在作业本上留下批阅的痕迹,有的还给学生一定的等级评价。对于老师的评价,有不少学生并不会过多地关心,因为,简单的给等级批阅评价并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用“心”去批阅,与学生形成交流,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初中英语老师处理书面表达的常见形式。1.学生完成并上交书面表达后,教师隔好几天才批阅完毕反馈给学生,学生已经忘了自己当初的思路。2.虽然教师及时批阅了学生的书面表达,但只给了分数或等级,然后将范文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课后背诵。3.学生完成书面表达后不上交,而由自己对照老师提供的范文批改,自己找  相似文献   

3.
罗莉娥 《湖南教育》2006,(10):36-36
热情激励,使人自信。作为语文老师,激励学生的方式和途径非常多。 在朗读训练中,我采用给每一个达到一定能力标准的学生评定等级(分初级、中级、高级、特级)的办法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调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我分期分批地给学生评定等级称号。凡是达到中级的,用喜报的形式告知家长,并张榜表扬,以资鼓励。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作文教学中让教师最为耗时费力的莫过于评估学生的作文。从给学生作文划等级、正语句、书眉批、写总评到课堂上的讲评,教师花了很大的精力,然而学生却常常并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老师的批语过目不过心,保持不了三分钟的热度,收效自然微乎其微。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  相似文献   

5.
一位优秀教师向我述说他的教学创新.在他的班级里.学生被化分为三个群体: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老师对待这三个群体学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优等生放、中等生导、后进生扶。中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而优等生因为学有余力,老师则充分放手给他们,让他们去接触更高深的东西。对于布置的作业,老师也将其分为A、B、C三类,每类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等级相应选择完成。  相似文献   

6.
批改作文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是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老师常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详改”,这样给老师增添工作量。当老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或是评价等级。因而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并不明显,教师为批改作文感到烦恼、困惑。怎样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7.
临近期末,班主任老师又该给本班学生进行操行评定.目前,一些学校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传统的操行评定方法进行了改革,如学生自评、家长参与、小组评议、表格式操行等级评定等等.但是,给学生写操行评语,在不少地方仍是一种主要形式.如何增强评语的教育性,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这里,我们摘发两份来稿,希望他们的认识与做法对老师们的理性思考与具体操作,能有一些后发.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在老师的心目中,学生可以分为好学生、差学生、听话的学生和难管教的学生……同样,在学生心目中呢,老师也有个按等级排列的顺序:有最喜欢的老师,比较喜欢的老师,没什么感觉的老师,不太喜欢的老师等,这都是正常的。对老师的不喜欢绝不是对老师的冒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但害怕或讨厌与老师相处及交流,那问题肯定出在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9.
王艳青 《考试周刊》2011,(62):96-97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原来最常用的是“√”“×”,右上角打上一个分数.最后写两个字“更正”。近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些老师将批改程序改进为“√”“?”,右上角打上一个等级.最后写三个字“请更正”。改进后的批改作业法,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中 ,最繁忙、最费时的莫过于评估学生的作文。且不说作文课堂上口干舌燥的评讲 ,单是划等级、正语句、书眉批写总评就令人叫苦不迭了。然而学生却往往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对老师的批语、划的等级或付之一笑 ,或眉头一皱就完事。三分钟过后 ,热度全失。如此评估作文 ,可谓是收效甚微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评估学生习作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唱独脚戏不成。笔者根据自己近三十年评估作文的体会 ,除了采用师生间周轮换批改的办法外 ,还在具体的评估作文方面采用了“一法五式”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并…  相似文献   

11.
辱师事件,从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学生在学校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受辱老师到校长的态度不难看出,不论老师还是校长只教书不育人。当然孩子成了这个样子不都是现任老师的错,而是长期的教育不到位造成的。也就是整个教育系统用教育商业化,代替人性化,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上等级,搞评比,补课提高教师收入,而把教书育人的本质给忘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重视课堂用语和课后与学生的谈心,然而对于生物作业的批语,却往往成为了教学过程中被遗忘的环节.当翻开我们学生的作业本,学生看到的大多是我们老师批改的简单的错与对的符号,再多一点就是给学生相应的分数或等级.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让自己具有独特的生物批语走进学生的生物作业本,让教师的评价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从老师的批语中体会到关爱与尊重.让我们的学生从批语中感受到赞赏、欣赏,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情  相似文献   

13.
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今有“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的观念.这些思想在从古到今的师生关系中无形地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造成了严重障碍。然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使学生个体的思维性格等等都深深地具有了时代色彩.都强烈地要求个性化发展,这些无疑对旧的具有等级色彩的教育观念和师生关系构成了冲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而班主任老师作为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集中者。他要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个体的思想、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最繁忙、最费时的莫过丁评估学生的作文。且不说作文课堂上口干舌燥的评讲,单是划等级、正语句、书眉批写总评就令人叫苦不迭了。然而学生却往往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老师的批语、划的等级或付之一笑,或眉头一皱就完事。三分钟过后,热度全失。如此评估作文,可谓是收效甚微!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评估学生习作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唱独脚戏不成。笔者根据自己近三十年评估作文的体会,除了采用师生间周轮换批改的办法外,还在具体的评估作文方面采用了“一法五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并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5.
评改学生的习作被许多教师视为一项劳而无功的苦差,因为把习作发还给学生,大多数学生毫无感觉地看一下等级,便把作文本放到抽屉中去了,老师的精心批改和对文章提出的中肯意见学生视而不见。学生写完一篇习作,并不是一次习作任务的终结,精彩的文章大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得来的,而传统批改法仅将作文评改作为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则被排斥在这些实践之外,  相似文献   

16.
课余时间和同事闲聊,聊到她家孩子时,同事不禁眉头一皱,叹气说道:"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成绩老提不上去。唉,是典型的差生一族啊!"听到这我不禁愕然,素质教育搞了这么些年,我们做老师的依然以成绩给孩子划分等级,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可见孩子的等级之分已到了何等地步。成绩仍然是学生"档次"划分的依据:成绩佼佼者自然被列入尖子生之列,理所当然地享受老师的关心、同学的追捧;而成绩倒数者往往被冷落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翻开作文本时,最关心的莫过于作文的等级和老师的评语.然而,眼下很多老师的评语无外乎"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之类套话,学生很少理会,有的老师干脆不写评语.  相似文献   

18.
“你学习是给谁学的?给爸爸、妈妈学的,还是给老师学的?”我们常常这样反问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每个老师都知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可是为什么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让学生产生错觉:我学习是给老师学的。老师说一点我做一点,老师不说我就不做。其实这本不该怨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因为长期以来老师们把该学生做的事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肯放、不愿放或许是不敢放。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下,我们在期末给学生评价时,都是老师来给学生作评价,学生只有等待教师裁决的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被动评价,因为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只是老师评学生,学生没有作为评价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这种评价只是一个老师评的过程,丝毫也体现不出评价的真正价值——评价的重要功能在于促进!而且,老师一般给学生的评价只有一个量化的评价(分值),  相似文献   

20.
我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时候,经常有些测试。集多年的体会,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拟出了一些不同的要求和测试的标准。 第一等级:能用英语正确地朗读,作到发音准确,语调清晰。继而能用英语背诵或叙述阅读材料中短篇的故事和杂文等。 第二等级:在教室里作到全部用英语向老师发问,与同学会话。听懂老师用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和指令,回答问题反应敏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