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连续返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万以内减法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一、复习铺整,明确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连续返位的减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生只有获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技能,才能进入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教师一开始就应具有这种前瞻意识.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获得这一熟练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这一节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例3、例4是讲退位减法,主要解决“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例1、例2是讲不退位的减法,主要讲“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由于学生在前一节学会了笔算加法,对于对位和从个位减起已没有什么困难。但学生在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时,一般说来,要比学习前三节时出现的错误多:有的在退位以后十位数相减时,忘记被减数应减去1;有的会误算成不退位减法,个位从减数里面减去被减数;有的在做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时,会发生乱用法则的现象。因此,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为了使学生不致忘记从十位退了1,特意设计在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上面点一点;为了  相似文献   

3.
王燕青 《班主任》2003,(1):33-33
一次开班会,我进门便说:“今天我们不开班会,老师想给大家讲个笑话,想听吗?”“听笑话?在班会课上?”孩子们的眼神兴奋而惊奇。就在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的状况下,我讲了如下一个笑话: 有四个小和尚到一个道行很高的老和尚那里拜师。老和尚说:  相似文献   

4.
偶听友人讲一笑话,听罢,啼笑皆非,感触良深。有位教师在开学伊始对新生点名时,突然被一学生名字难住,怎么办?说不知道,有损教师“脸面”。幸好这位教师灵机一动,很自然地把这个名字跳过去,点完之后,问:“还有谁未点到名?”一男生站起回答:“我”。教师再问:“你叫什么名字?”不想学生偏不买账,答曰:“点名册上有。”弄得教师一时哑然。看看,面对如今的学生,教师如果想投机取巧解决问题,往往不免弄巧成拙。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常提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老师被问住应该说是常事。但如果碰到如此种种刚好是老师不懂、不知、不会、有疑问的问…  相似文献   

5.
连续退位减法是万以内退位减法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透彻,计算正确、迅速,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我在讲435—356这个例题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20以内的减法题目。接着提问:几个1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有几个百?一百里有几个十?十里有几个一?然后,请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做被减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个位上的同学拿5根筷子、十位上的同学拿  相似文献   

6.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减法表”(其实就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  相似文献   

7.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笔算减法。在课堂教学即将进入最后环节——练习作业之前,教师按照贯例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沉默约半分钟之后,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 ?”这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不仅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学生投去了惊异的目光,而且使老师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 ?在经过短暂的镇定之后,教师的灵感也似乎迸发了,接下来的教学更是把学习情绪推向了新的高潮。   师:嗯,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看很有研究价值。现在,大家说说笔算退位减法可…  相似文献   

8.
阿蒙外传     
“夜深人静时,课堂上,数学老师正在讲多位数减法。老师:“多位数减法。先把上下位对齐,然后个位数减去个位数,十位数减去十位数,遇到低位数不够减时,就向高位数去借。”阿蒙举手询问:“老师,要是高位数不肯借给低位数,那怎么办?”老师问:“如果你只得一日的寿命,你最想到哪里去?”阿蒙回答说:“我会将最后一天留在这间学校,这个教室。”老师:“好感动啊!现在竟然有学生这般好学。”阿蒙说:“因为我在课堂里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啊!”英语课上,老师完全以英语讲解,学生不大听得懂,要求他加一点中文补充。老师站在训练学生听力的观点上说:“不要害…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收音机上听了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教师讲课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他满以为学生听得十分投入,但抬眼一看,却发现学生大都前栽后仰、昏昏欲睡,前排一名学生正在打瞌睡,而且睡态可掬,他双眼紧闭、口水长流,还频频点头。教师大怒, 一拍桌子揪起这位学生质问:“你在做什么?”学生一下惊醒,急忙回话: “我在听课。”师问:“听课?那你不停点头做什么?”生答:“老师,您讲得太对了,我表示赞成呀。”师问:“那你闭眼做什么?”生答:“您讲得太美了,我闭眼想象您讲的那个美境呀。”师又问:“那你长的口水做何解释?”生答: “那是您讲得太好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了。”师大悦,说:“哦,好,继续听。”于是,教师很欣慰地继续讲,学生很放心地继续打瞌睡。听了这个笑话,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则笑话,它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考:课堂教学中,讲,究竟有没有必要?讲,怎样做好其中的取舍?讲,怎样才能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0.
如何估计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关于万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试验与思考《新世纪数学教科书》编写组一、问题的提出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在处理“万以内减法”内容时,一般是由不退位减法、不连续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到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一个台阶接一个台...  相似文献   

11.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低年级计算教学的难点。主要难在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如“20以内退位减法”、“百以内的退位减法”、“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等,教学时,我们要巧用迁移规律,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铺垫迫进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应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这一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从如下二个方面入手。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授前安排口算练习。如。 16-9= 15-8= 20-8= 13-6= 11-4= 20-7= 12-8= 13-4= 14-9= 2.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指名学生板演。9108-7502、5780-970、2230-525。评点时有意识地追问: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该怎么办?让学生回答出“应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算法,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3.
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左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  相似文献   

14.
我在解放前只在高小毕业,靠着一点点技术糊口;解放后,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翻了身,才使这一点点技术有了真正的用处,能够为人民做一些事情。我在邵东农校教课是从上期开始的。当时,学校初创,没房子,没课桌,学生都说这不象个学校,尤其听到我们这些土教师要教课更不服气,有的说:“看他那副土头土脑的样子,怎么教得我们落?”有的说:“高小生教中学毕业生,真是笑话!”我想,笑话就笑话吧,论文化、讲空理论奈你们不何,讲技术、来硬的,就是大学生我也不怕,土洋结合课一定要搞!我记得第一次土洋结合课是移植积壳苗,洋教师在课堂讲了课,我领导同学们现场生产:首先我把技术讲了一遍,再做示范表演,然后要同学练习。可是很多同学说:“移秧子我已搞臭了,也有什么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连续退位减》是第四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二节“笔算减法”中的教学内容 ,分3课时学完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 ,教学P99的例5、例6 ,完成“做一做”的两道题和练习二十六的1-3题。此前 ,学生已学习了“不连续退位的减法”和“减法的验算” ,基本掌握了笔算减法的原则 ,知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在这节课中 ,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都不够减 ,需要从前一位退1 ,在本位上加10 ,再减 ,这类减法第二次退位时的思维过程就很复杂 ,…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复习课离不开教师的“评讲”在历史复习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感到一种困惑:不少学生学得努力,老师也讲得很精彩,可一到考试或练习,学生毛病不少,暴露出现的问题很多,甚至在作答中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觉得其原因有三:首先,学  相似文献   

17.
超级退位     
今天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例题是:507-348———学生尝试计算后,基本上能较为清楚地说出计算过程:“个位上的7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而十位上的是0,又必须向百位借1作为10个十,再从这10个十里借出1个十到个位。”接过孩子们的话茬,我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像这样被减数中间有0的版式,计算时……”多数学生均无异议,可有一个学生却突发奇想:“老师,既然十位借给个位的1也是从百位借来的,为什么个位不够减的时候不直接向百位借呢?”我一时也很惊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作十……”,不是在以前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时就讲得清清楚楚的嘛!这个不安分的孩子,怎么想到要“越级”相借呢?心里虽有一点“疙瘩”,但我还是决定听听其他孩子的看法。“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是可以直接从百位借1的。不过借来的1拿到个位上要作为100个一,和个位上原来的7加在一起是107,再减去8得99,但是不能在个位上写上两个数字啊,这99里面的90还是得进到十位上。这样,十位上的0也就成了9,算出来的结果和原来的退位方法结果是一样的!”又一学生说。此言一出,众多学生鼓掌欢呼。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此“越级”退位,没想到经过这样分析,也是理...  相似文献   

18.
王春霞 《考试周刊》2009,(29):98-99
在教学笔算千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苏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后,我布置了两道退位减法习题作为课堂作业。批改时,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让人颇为吃惊。我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共86人,两题全对的有56人,仅占65%。以其中一题“475—388”为例,收集到的错例如下(横式略):  相似文献   

19.
哈哈!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心果”!为什么我是“开心果”呢?因为大家都说,我全身上下都是笑点,不用开口,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让人笑得直打滚. 一天,开班会时,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讲个笑话.其实我真的不愿意讲,可是没办法,老师说不讲不行,我只好勉为其难地讲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张伟芬 《新疆教育》2012,(23):86-87
退位减法既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计算中的这一难点,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退位的算理,灵通算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