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本文归纳了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特征,并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例,在分析学报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特色领域挖掘、办刊队伍建设、创新论坛发展、特色选题策划、新媒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期刊建设路径,旨在为其他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美国百年老刊《科学》杂志探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的“百年老刊”《科学》(Science)在当今如林如帜的世界科技期刊之中独领风骚,被各国科学家们视为全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是与英国的《自然》(Nature)交相辉映的两本最具有权威性的科技期刊之一。这家科技期刊涉足世界科技领域的百年间,发表了千余...  相似文献   

3.
李轶楠  张凌之  赵婧  张琼 《编辑学报》2021,33(5):563-566
在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探索中,《工程科学与技术》立足传播科学的初心,结合期刊自身定位,积极探索科学家办刊、专家组稿、策划专栏的办刊模式,开设特色栏目,组织服务国家战略工程建设的选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发挥了科技期刊在国家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以及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工程科学与技术》在办刊实践中的具体举措进行详细阐述,探讨科技期刊,特别是工程科学类期刊,服务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的路径,为培育世界一流中文科技期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姚远 《编辑学报》2019,31(5):480-485
认为1949年以来的中国科技期刊,始终在植根本土、融汇世界的矛盾冲突中砥砺前行,推动科技期刊由“效仿移植”走向自力更生的民族自主创新之路;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我国原创成果发表的最高学术平台;形成《中国激光》、《地质学报》(英文版)、《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的示范引领。在新时代,应回归科技期刊评价和科技期刊办刊的本真,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通过深化改革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5.
金鑫  闫群 《科技与出版》2021,(10):88-94
《美国科学院院刊》是世界著名的综合类科技期刊,本文深入分析其影响力表现和办刊特色,研究总结其在编委会建设、评审机制、出版政策技术革新、宣传合作、职能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的举措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崔永平 《编辑学报》1991,3(4):208-210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50年创刊以来,在及时报道我国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给两刊创刊40周年的贺信中说:“……《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作为中国科学界最高层次的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一些最重要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支持优秀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都做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21,33(2):229-230, 236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朋友上午好! 2018年11月1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党和国家如此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我们指明了办刊方向,标志着科技期刊春天的到来.近8个月来,科技期刊界、科技界围绕《意见》展开了热烈讨论,设想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的可行路径和美好远景,国外的一些著名数据库、商业出版公司也在不断发声,企图抢先"引领"我国的科技期刊建设,舆论场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科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群 《编辑学报》2000,12(2):112-114
从读刊议刊的角度,对《中国科学》在21世纪进一步走向世界提出了几点意见,包括:狠抓人才与稿源,实施精品战略,实行开放办刊,提倡求新求变,重视引导文献和发挥编委会优势。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05,(6):9-10
由重庆社会科学院士办的《改革》杂志创刊17年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首创“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办刊理念,编辑出版流程全面对接国际惯例,以传播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已任,围绕“架构一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表一流的学术论文,造就一流的作者阵容,远播一流的社会影响”目标,稳固和提升《改革》品牌,推动着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发展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冷怀明 《传媒》2016,(9):13-16
在“科学春天”创刊的中国科技期刊,包括诸多大学的学报,经历了3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如今正是壮年而近不惑的时候。在国家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面临严峻考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下简称《学报》)作为一本有37年(1979年创刊)办刊历史,获得了“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等诸多荣誉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面临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双重考验。《学报》像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编辑出版规模小、经营差、生存能力低;在以SCI为主导的科研评价政策环境下,优秀稿件严重外流、优质稿源匮乏、期刊功能异化、学术不端防不胜防,以及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与压缩编制禁止经商,使得编辑队伍的稳定和顺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更是举步维艰。但不发展就要落后,要发展就要树品牌。通过总结30多年的办刊经验,《学报》将办刊宗旨凝练为“交流国内外医学科研、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培养中青年医学科技人才的摇篮,展示我校科研成果的窗口”;《学报》确立了“以质量取胜”的精品办刊理念。现将《学报》近年来实施精品发展策略的实践与同道交流,希望对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学的西西福斯巨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重点对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进行了反思,认为图书馆学属于应用学科.脱离了实践这个支点,纯粹从理念出发所作的研究是难以成功的,也是徒劳的;在学科建设中,应理性客观地认识把握自我,将更多精力有效地投入到图书馆应该有所为的责任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2.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基础设施,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全国科普统计调查的定量数据统计分析为主,对国内科技馆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和未来需要关注的一些方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财政经费资助下,国内科技馆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特大型场馆相继开放,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场馆分布不均、资源配套落后、科普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场馆建设与地区发展同步,以及场馆布局的公平性、可达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0-2009年我国档案学研究与教育的已有研究成果,回顾我国档案学研究与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归纳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与教育研究中的不足,以期对我国档案学研究与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科情报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理论高潮,本文分析了它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以及它逐渐衰落的原因,总结了这一理论高潮产生的原因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中韩两国图书情报教育的办学规模、改革进程及专业课程设置几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图情教育当前的改革应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可行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位,以期加快奏效.  相似文献   

16.
1956年初,为了系统地引导科学研究为国家建设服务,中央政府开始着手制订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资源的适度集中和有效配置,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内相对落后的现状.通过规划的发布和持续实施,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情报学与图书馆学的同化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确定并收集18种情报学、图书馆学期刊为样本,统计其中1800篇论文引文的8个变量,对其结果给予了两学科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些结论,诸如在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引文建立已有显著的进步。宏观上,两个学科引文有强烈的交叉、兼容的现象,趋于同化的步伐加快。但是在微观上两学科界限尚较为分明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传承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传承是图书馆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传承文化,创造文明,并非都是它山之石,更是中国的文化及图书馆固有的悠久传统.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文化传承存在漠视的现象,应予矫枉纠偏.借鉴他人的观念和做法,用以自省,订正差误,是大有裨益的.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为实现科学活动的目标而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体系.中国档案学研究需要科学精神.然而,中国档案学思想先天"发育不良",中国档案学研究后天"营养过剩",需要从研究方法、研究态度、研究兴趣、研究领域等层面予以改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情博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量的激增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书面和语言交流,互联网的发展、博客的出现为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从网上搜索到了100个图林博客为调查研究对象,旨在对我国图书情报界博客网站进行一次研究,使大家对图书情报博客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使用博客,也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