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说话课是小学新设的一门课,安排怎样的内容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如何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而乐于说话?怎样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从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其智力?说和写又怎样结合?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到上海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上了一堂听说训练课。这里,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设想和实践情况。这堂课的教学要求是:(一)正确听辨声音,学习使用象声词说话;(二)能听声音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组织语句较有条理地口述。用简短的导语引出话题后,录音机依次放出锣声、鼓声、自来水的流水声、敲门声。每放出一种声音,就让学生辨析是什么声音,并用上确切的象声词说一句话。例如,教师问:“这是什么声音?”学生答:“这是锣声。”教师进一步问:“锣声是怎样的?”学生说:“是(口当)(口当)(口当)的声音。”这是教学的第一步,为后面的听说训练作铺垫。随即,我先后从录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 ,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作为生物教师 ,是以简单地培养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目的 ,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为目的呢 ?当然 ,两者都不可忽视。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后者的学习来推动前者。世界著名通才学者奥本海未说 :“对现在和未来 ,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 ,生物教师的任务应放在“怎样教”上 ,而不是“教什么”上。那么用何种方法教呢 ?我们采取了以下“五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弥散性思维、兴趣和能力。其模式为 :第一步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启发学生讨论、思考 ,培养学生的弥散性思…  相似文献   

3.
所谓“四步教学法”,就是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即四步,来进行教学。下面以教学《少年儿童要遵纪守法》一课为例,讲一讲怎样进行四步教学法教学的。第一步,讲清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少年儿童要遵纪守法》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下列基础知识:什么是遵纪守法?少年儿童为什么要遵纪守法?遵纪和守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使学生明确道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以讲正面事例为主,举违法犯罪案例不宜多,内容更要得当,不要讲作案的具体手段和详细情节,不要讲残忍恐怖,荒诞淫秽的内容,防止产生消极影响。第二步,讲明应怎样做和不应怎样做。教学《少年儿童要遵纪守法》一课时,在教育学生应该怎样遵纪守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映出多幅幻灯片和放有关录音,使学生明确知道:要做到遵纪守法,必须从自己  相似文献   

4.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高二年级的一个学生实验,笔者对这一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打乱课本中学生实验的先后顺序,即在讲完“伏安法”测电阻一节内容和完成学生实验“练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之后,安排“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一实验.并且将实验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师对实验的讲解变成学生的自我实验设计.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现有一节干电池,今要测出它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设计出测量方案.鼓励创新,提倡采用不同方法,以期殊途同归.对设计方案,重在说明所需器材、实验电路和实验原理,以便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5.
试谈学生的课堂“隐性”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学生叙述过这样一件事:我英语很差,但我很想学好它。一天上课,英语老师按顺序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就要轮到我了,我很激动。虽然这次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但还是有些紧张。可是,老师没有叫我,而是叫了我后面的的学生。我顿时无地自容,感到再也没有信心把英语学好了。直到现在,我见了英语就心烦,因为那次我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问题出在哪里? 或曰:学生过度自尊,过于脆弱,是“咎由自取”;或曰:教师失之公正、歧视学习后进学生,难辞其咎;或曰:不健全的教育必然培养出不健全的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或曰:此事小且平常,校园里、课堂上随处可见,不必“莫名惊诧”;或曰:小事不小,它反映了目前学校教育教学一种有法不依的状态——教师“侵犯”(有意或无意)学生的正当权益已经“习以为常”…… 读者同志,你身边有无类似的事件发生?你如何看待这类事件?由这类事件你想到了什么?欢迎讨论,欢迎赐稿。来稿限1000字以内,并在信封或稿件上注明“百家争鸣”字样。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6节“实际测量”中的“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教材简析“实际测量”这部分内容是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里面的一节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及一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实际测量中包括: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步测和目测三方面内容。该文的教学设计只涉及“在地面上测量距离”这一方面。这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卷尺、测绳和标杆等测量工具;理解两点(两地)间距离的含义;能利用卷尺或测绳测量较近的两点间的距离;能利…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但要懂得怎样指导学生去学,而且更要知道自己怎样去教,怎样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钻研数学教材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想一想。一、通览全册,了解全貌,想一想这册教材主要讲了哪些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本册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怎样?准备怎佯进行教学?例如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本册的重点。其中应用题教学是本册的难点,因为它是从一步计算应用题向多步  相似文献   

8.
<正> 依据“愤悱式”教学的主导思想,我在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上进行的第二步实验是:“能力结构、联系图解”的设计与运用。“学习政治理论到底有啥用?”这是困扰着学生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该不该正面回答?怎样回答才能一矢中的?它对完成教学任务有何影响?……愤悱式教学的核心,是培育学生纯正的学习动机。只有教师的为用而教,没有学生的为用而学,教和学的目的性不统一,  相似文献   

9.
颜丙杭 《孩子天地》2017,(5):246-247
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的教材中应用文的出现均不多,很多学校也不重视,教什么?怎样教?教师感到迷惘。为了使应用文能发挥“用”的功能,首先要结合实际由易到难地分段安排要教学的内容,使教学有一个总体规划。然后编写显浅易懂的校本教材,使教学有的放矢。在教学中,要注意应用文“用”的特点,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次高中物理毕业会考实验操作考查时 ,笔者发现 ,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操作的学生在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 .遂问任课教师 :为什么要用游标卡尺 ?回答说 :测摆长准确 .在一些练习题册中 ,经常看到“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练习题 ,要求用刻度尺测摆线长度 l,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 d,再由 L=l d/ 2求出摆长 .理由是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 .翻开“必修本”第一册学生实验五“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节 ,测摆长的要求是 :“用刻度尺测量摆长 L.量摆长的时候 ,摆长的下端应从球心算起 .”这里 ,明白无误地说明用“刻度尺”测量 ,没有说要用游标卡尺 .况且 ,在“必修本”中 ,到高二第二学期才学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怎能在高一就让学生使用呢 ?那么 ,这种测法是从何而来的呢 ?当然 ,也不是空穴来风 .1 984年启用的“甲种本”里 ,测量摆长的方法是 :“用米尺量出悬线长 l,准确到毫米 .为了测量方便 ,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 r,也准确到毫米 .单摆的摆长是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所以 l r就是摆长 .”其根据大概就在这里 .这里要指出 :( 1 )在“甲种本”...  相似文献   

11.
现行小学地理课本,总体上相当好,但也有一些欠缺:有的地方不够科学,有的地方不够明确。特提出质疑,供编者及教师参考。一、不够科学的地方 1.第一课《辨方向和测距离》,“数一数从你家到学校要走多少步,这就可以计算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了。”(上册第3页) 何谓距离?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显然,距离用在这里是不妥当的,应改为路程。 2.第七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要用带子围着地球绕一圈,这条带子就得有四万公里长。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环绕地球上空飞一圈,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怎样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其中“从文内到文外”,正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是“从文内到文外”呢?请看一例: 《一个苹果》写的是: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个掩蔽洞里,洞里有八个志愿军战士。运输员在路上捡来一个苹果,连长命令一人吃一口,结果还剩下大半个。有一个教师讲到这里,就问学生:“假如你是连长,你准备怎样处理这剩下的大半个苹果?”由此可见,所谓“从文内到文外”,就是引导学生向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再走进一步,用学生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3.
一篇课文的板书设计,不仅要考虑对全文进行提炼和概括,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霍懋征老师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时,就很注意把板书内容与启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从解题入手,让学生通过看课题——“冀中的地道战”,提出一连串问题:为什么用地道?地道是什么样?怎样用地道?最后结  相似文献   

14.
动手能力的形成往往是从观察、体验活动中诞生发展起来的。比如:“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当学生用视觉和触觉判断出两杯水的不同温度后,教师让他们说出盛有热水的杯子里的水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而另一只杯子里的水是凉的,又凉到什么程度时,学生是一时答不上来的。这时,只要教师稍加启发再让他们说说用什么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水的温度时,很快“温度计”三个字便从他们的口中进发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一、如何从生活经验中引入数学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教师直入主题,然后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角吗?”学生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角:牛角、羊角、鹿角、三角形的“角”……接着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角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好不热闹。然后,教师郑重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中的角,它怪怪的,与我们生活中的角不同。谁能说说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一番。接着,教师用投影仪出示,质疑:“你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呢?”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角。…  相似文献   

16.
教学“马上”一词时,一位教师要求学生们说出表示动作快的一组词。教师启发:“上课铃响了,你们怎样走进教室?”大家很快想出了一组词:“连忙”“赶紧”“很快”“立刻”“赶忙”……这样,通过类比使学生懂得了“马上”有“立即”和“快”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教师写“下水文”并用其作为范文去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鼓励学生写好文章,这是多年来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坚持使用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出现了教师范文一拿出,学生就机械模仿,写出的文章同老师的范文大同小异的现象。因此,部分教师产生了写范文容易使学生选材千篇一律,束缚学生思维,难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想法。索性不写不用范文了。使用“下水文”,难道说真的有弊病吗?用还是不用?怎样用?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对的是在写作的长途中刚刚学会走路,阅历浅,知识贫乏的小学生。如果在作文指导课上不指给学生“一条路”,把他们“扶”到路口,又怎能谈得上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所以,不但要写好“下水文”,  相似文献   

18.
<正>从教以来,笔者听过很多课,也经常参与评课。听完课后,总有老师在议论执教者“教”得怎样的同时,对学生“配合”的情况发感慨,或曰“这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或曰“这个班的学生不太配合”。在某些老师看来,一堂课能否获得成功,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看学生怎样“配合”。笔者也不止一次听到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在下课时的结束语是:“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三垂线定理”是《直线和平面》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我在讲授这一节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屋沿前竖了高8米的旗杆,试用测绳测出杆顶到屋沿墙脚的距离。”稍倾,学生活跃、议论。一学生回答:“爬上旗杆,把测绳一端系在杆顶,另一端拉紧,沿墙脚移动,测绳最短时就表示所求的距离。”“对!求直线外一点到这直线的距离,只要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它与已知点的连线最短。”教者首先肯定了他回答中的正确部分,并给以抽象概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政治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讲”大有关系。如果教师的面孔冷冰冰——无情:教师内容干巴巴——无味:教学方式孤单单——无趣:理论脱离实际——无信,那么导致学生昏昏沉沉——没劲,也就不以为怪了。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怎样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