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和生理障害严重,化学农药施用过量,已成为温室黄瓜生产的制约因素.从改善栽培环境、加强栽培管理和综合防治三方面对上述危害提出了防治对策,强调提高植株抗性、早期预防和综合治理,以减轻农药污染,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2.
无土育苗──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李洪涛黄瓜苗期猝倒病是严重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苗期病害,其症状是在幼苗出土后到真时展开前在茎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然后变黄、缢缩、凹陷,不等于叶凋萎,幼苗即倒伏(淬倒),其特点是发病急,不易防治,一般三、五天内可使大部分幼苗...  相似文献   

3.
霜霉病是黄瓜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本文着重介绍以农业裁培管理为主的综合物防治途径,以期达到减少药物残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实现黄瓜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群众习惯称之为“跑马干”,是冬春季节各类温室和大棚黄瓜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生产中常因防治不当造成黄瓜减产(受害地块轻者黄瓜减产20%~30%,严重者损失达50%-6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5.
大棚黄瓜栽培,如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疯长”现象,只长秧不结瓜,从而严重地影响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防治方法如下:控制温度。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5-30℃。超过30℃,黄瓜植株就会出现旺长现象,造成“疯长”。因此,大棚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以保持在18℃左右为宜,以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受温室内外气候影响较大和多年连作的影响,致使温室蔬菜尤其是温室黄瓜发生的生理性病害较多。导致温室黄瓜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因子有:低温障碍、肥害、缺素症、激素中毒和药害等。  相似文献   

7.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瓜的土传性真菌病害,且防治困难.为了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制剂,从新乡市牧野菜区蔬菜种植区黄瓜根际土壤筛选、分离经温室内消毒土壤处理选育出一株杆菌B1,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鉴定实验,鉴定属于芽孢杆菌.经室内平板对峙实验发现其对黄瓜枯萎病致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抑制强度与其发酵滤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苗期盆栽实验表明该生防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效达70.10%,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釆用高美施、生物活化剂Ⅱ号、生物钾、催产素四种不同营养素对黄瓜进行喷施试验,以黄瓜的株高、叶片数、茎粗等指标做比较,喷施高美施后,黄瓜株高增加31%,叶片数增加33.3%,茎粗增加9.04%,产量明显增加.结果表明:高美施在四种不同营养素中对黄瓜喷施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为经济自立单位.是1985年3月中央发布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后从市蔬菜所分离出来并作为天津市改革试点单位.天津市黄瓜研究所的老一辈专家早在50年代开始率先在我国从事黄瓜育种工作,60年代根据我国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提出黄瓜抗病育种.先后育成抗霜霉病、白粉病两种主要叶部病害的津研1-4号黄瓜品种,随后兼抗枯萎病的津研5-7号问世.新品种由于其良好的抗病性及丰产性很快得到推广,实现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黄瓜品种的更新换代.此后随着我国保护地大棚的兴起,开始了以早熟、抗病、丰产为主要育种目标的品种选育.主持并参加国家"六五"、"七五"攻关课题,同时主持全国黄瓜抗病育种协作组,与南方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几十位专家协同攻关,成为我国黄瓜科研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0.
二郎看到,撒在田里的各种蔬菜种子,雨后从黑油油的土里露出可爱的芽. 刚钻出的,有着像小蝴蝶翅膀那样的两片嫩芽的是黄瓜.此外,南瓜、玉米也都发芽了. 黄瓜渐渐长出了像细线一样的藤.妈妈在栽黄瓜的地方搭了架子,黄瓜的藤攀着这个架子往上爬.不知不觉地,长出了茂密的、绿油油的、厚厚的带着像小刺那样白茸毛的叶子. 以后,开出了黄色的小花.花谢了,长出了青青的、细长的果实. 每年夏天,二郎都要这样看着黄瓜长大,在那果实初结的时候,看到这些是多么快活啊. 透过叶子的影子,二郎看着一天天长大起来的青青的果实,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保护地黄瓜专用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对耐低温弱光下黄瓜的生育特点、遗传规律,保护地病害发生特点与遗传改良,以及连作障碍条件下黄瓜的生育特点与抗性育种,并结合我国保护地专用黄瓜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瓜施用沼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基施沼渣+化肥可改善黄瓜植物学性状,提高黄瓜的产量,增加瓜农收入,与习惯施肥相比,实现增产7.7%、增值115元/667m2,且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试验同时表明,黄瓜生长期内喷施沼液能够增强黄瓜抗病虫害能力,不仅可节约农本,而且提高黄瓜的商品率、增强黄瓜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拟康氏木霉胞外粗多糖经纯化得两个单一组分TPeps-1和TPeps-2.用0.25mg/mLTPeps-2处理黄瓜幼苗,处理叶在第一天就产生活性氧爆发,of含量是对照的117.5%;第二天处理中SOD活性达到峰值,为对照的135.5%;用黄瓜灰霉病菌接种黄瓜幼苗也产生了较强的诱导效应,处理叶第一天O2^-含量是对照的139.7%,第二天SOD活性为对照的141.9%;而且两组试验中未处理的系统叶中也存在较弱的诱导反应.结果说明TPeps-2能模拟病原入侵激发黄瓜叶片活性氧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水黄瓜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水黄瓜中脂肪酸进行了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出11种脂肪酸,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水黄瓜中挥发性物质,测得水黄瓜挥发油的含量为1.0%,用GC/MS法从水黄瓜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24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深液流无土栽培(DFT)营养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以黄瓜深液流无土栽培营养液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测得的营养液温度,溶解氧和电导率,观察其试验数据判断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调控和管理,使其在特定时期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协调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让黄瓜更好地正常快速生长。这一实践性的技术,将有利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为今后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35~65℃恒温水浴对津春5号、新白玉、津研4号3个品种的黄瓜种子进行热击处理15-40min,结果表明45℃,20min处理津研4号种子的萌芽率明显升高,达到95%,平均株高和健壮度均较好;而45℃,30min处理津春5号与新白玉种子的效果较好.浸泡(8h)加热击(20min,45℃)依次处理以上3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其萌芽率分别达到68.3%,74.7%和97.7%.表明适当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黄瓜种子的萌芽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试验表明,在初始蚜量较低的条件下,采用3次以上放蜂的方法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有效地缓解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相当于施用化学杀蚜剂的防治效果.但繁殖烟蚜茧蜂所依赖的烟蚜,给烟叶生产中黄瓜花叶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烟草丛顶病(TBTV)等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带来潜在风险.为此,在强调加大力度规范烟蚜茧蜂的繁殖与散放操作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更为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黄瓜品种"津研4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脂肪酸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低温胁迫下脂肪酶活性、脂肪酸含量也呈现出与常温相同的趋势,但脂肪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远远滞后于常温,脂肪酶的最大活性高于常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