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诗词中,语符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指称事物、构建意象是语言在诗词中的主要功能。而意象的选择、组合的形式在诗词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语符的选择组合和对意象的润饰作用,直接制约着意象表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诗歌创作中,冰心以其婉丽清新的文笔,"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地提倡爱的哲学,自成"冰心体"的小诗创作风格。冰心在其小诗中打造了一系列的意象,而其小诗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其诗中意象不无关联。文章择其中一个意象"花",从"花"之于冰心的意义,冰心笔下"花"的特质,"花"与冰心的互契三方面,对其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意。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1932年出版第一个版本的《冰心全集》,1998年出版第二个版本的《冰心全集》(8卷本)。主要作品有:小说《小橘灯》《空巢》等;诗歌《繁星》《春水》等;儿童文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散文《往事》等;翻译作品《园丁集》等。"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是非常真诚、非常纯粹的人,冰心的作品即是她的精神境界。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类,对和平,冰心总是怀着博大精深的爱,对黑暗、腐败和丑恶,她又无比憎恶。她的创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她爱了,也抒写了,她的生命因之丰富而高贵。  相似文献   

4.
赵文萱 《现代语文》2007,(12):54-55
冰心作品的主题非常简单。一个"爱"字就可以概括其创作的基调和特质。"爱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冰心的家庭环境和她所钟情的基督教精神。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冰心,便用爱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看待世界。这份爱同样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她的作品中有对母亲的爱、对童年的爱、对大海的爱。可以说冰心用一颗爱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柔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5.
冰心和许地山均为文学研究会会员,同写“问题小说”,但二人风格颇多差异。即以《超人》和《缀网劳蛛》为例,前者注重宣传“爱的哲学”,是对现实的逃避和慰藉;后者侧重灵魂的升华,注重实现灵魂的救赎。冰心受理学影响,信奉人性善,这是她“爱的哲学”的根基之一;许地山的宗教情怀,使他树立了“生本不乐”的观念,主张乐生、顺生。精神上的差异也导致文体风格上的不同。冰心喜欢说教,许地山却热衷客观呈示。许地山比冰心显得更深刻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姜夔的自度曲风格独特,反映出他清幽淡雅,孤寂高洁的人品气质和内心情感。意象是分析古诗词的关键,通过对古诗词的意象分析能更好的解读诗词的内涵深意。《鬲溪梅令》是十四首自度曲之一,其意内敛高雅,其象优美朦胧,其调幽婉动人。  相似文献   

7.
李琴 《现代语文》2010,(10):89-89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成就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赞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爱与美一直是构成冰心散文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冰心——《荷叶母亲》和《观舞记》就是爱与美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真情     
泪水滴落下来,划过冰凉的桌面,漾出的是敬献的花环。冰心走了,是一个世纪文学的告别式,但她的音容宛在;冰心走了,她的汩汩的《春水》长流于人们的心底,她的《繁星》永世闪耀于心灵的天空,她的一生用生命写就一个真情的"爱"字。要像冰心一样做人,像冰心一样为文。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提示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又是一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她的《小桔灯》令中学生们百读不厌。中学生们对冰心奶奶是有着浓厚感情的,《冰心传略》一文为我们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冰心奶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冰心传略》一文给我们简明扼要地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冰心奶奶的生平经历、文学创作以及她的写作风格、文学观点等,作者是把几方面的情况糅合在一起写的。阅读本文时,在同一时间里,我们既能看到冰心奶奶的生平事迹,还能看到她的文学创作情况,又能看到她的写作风格、文学观点等,这给我们的印象是全面的、综合的。  相似文献   

10.
冰心的早期散文自成风格,闪耀着个性光彩。这是评论者所公认的。但冰心散文艺术风格究竟有何特征,其风格的形成和她的世界观、艺术观有何联系,她在散文创作上的艺术追求有何得失,这些问题似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本文拟以《往事》、《寄小读者》、《山中杂记》(以下分别简称为《往》、《寄》、《山》)为基本材料,主要针对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特征,适当兼顾其他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