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窗》2008,(2):F0002-F0002
今年初,贵州遭遇50年罕见的凝冻天气。面对灾情,全省新闻工作者迅即奔赴抗灾一线,将雪凝灾害情况和全省人民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及时全面地进行报道,生动展现了贵州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里选登的几幅图片,  相似文献   

2.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作为重灾区之一的贵州.也遭遇50年未遇的特大凝冻灾害。电力设施受到很大破坏,交通严重受阻.农作物大面积受损,给生产生活秩序和春运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在抗灾救灾的关键时刻.我省新闻工作者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纷纷拿上纸和笔,拿起话筒和摄像机.冲到了抗灾救灾的第一线.拍下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写下很多催人奋进的报道和文章,厦时传选党和政府的声音.准确反映灾情民意,热恃讴歌干部群众与灾抗争的精神风貌。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于灾情报道,我在1987年第3期《新闻战线》上发表过:《灾情报道的另一面》。主要是阐述如何处理好灾情、原因、责任,善后各个环节上的各方面的关系。一年多来,报刊上的灾情报道已经有了比那时大得多的透明度。像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那样成功的报道,及以后对于重大火车、飞机事故和旱涝灾情的报道,都丰富了灾情报道的经验。这些报道都在报道正面的抗灾救灾事迹的同时,揭露和批评了那些在灾害面前失职的干部和单位,以及趁火打劫、发灾难财的坏人坏事。就以宁波市去年7月洪涝成灾之后又遭强台风袭击的报道来说,由于及时报道了灾情,并突出  相似文献   

4.
晏世忠  黄蓓  黄涛 《新闻窗》2008,(2):13-15
1月12日以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锐性,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灾情及抗灾信息,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抗灾救灾,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赞扬,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在危难时刻,充分彰显了广播的优势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灾情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媒体在进行此类报道时往往跳不出传统模式:即"灾情报道=空洞的灾情统计数据+党和政府的关心+灾区人民与灾害作斗争的决心"。本文结合人民网近期灾情报道的实践,从如实公开、宣传技巧、人文视角、纵深分析四个角度出发,论述了传统灾情报道模式的不足及其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6.
白芳芹 《新闻窗》2009,(1):8-10
过去的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贵州电视40年;这一年是贵州电视台的挑战年、考验年,也是贵州电视台的奋进年、发展年。2008年,面对雨雪凝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洪救灾、瓮安“6·28”事件、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面对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要求高、责任大的宣传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起,贵州遭受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之后又发生瓮安"6·28"打砸抢烧突发事件.两次重大突发事件,考验媒体应变能力,议程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社会与传播时代,对重大灾情的掩盖和封杀,无疑是愚蠢的。中国媒体对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迅速、全面和立体报道,所呈现的是人性的善良和本真,真实感人,意义非凡。它不仅彻底改变了旧有的灾情报道的模式和负面形  相似文献   

9.
2009年秋冬及今春以来,一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严重旱灾在云岭大地肆虐开来.作为云南省委机关报的<云南日报>,对这场目前已发展成为云南历史罕见特大干旱的自然灾害,从一开始就给予高度关注,进行及时报道,第一时间向省内外读者报道灾情以及全省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迎战旱灾的情况,并随着灾情发展,不断拓展报道的广度、深度,形式、角度,以全面、客观的报道,发挥好省报在全省人民抗击旱灾过程中的舆论引导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七月间,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地区暴雨成灾,上海市一些乡村遭受龙卷风袭击,当地新闻单位都作了报道,但是,全国性的报纸一般都没有报道。今后几个月,我国南北各地还会发生自然灾害。怎样报道灾情?中央有关领导部门提出,灾情报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李颖 《新闻窗》2008,(4):90-9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四川灾区,对灾情进行了全方面的报道。各新闻媒体在短短一段时间里就发布了大量信息和现场报道,从他们及时传递的图片、消息、新闻和现场报道中,我们及时了解到灾区的信息,得知了灾情的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灾情的强烈愿望,也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指挥、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人,  相似文献   

12.
林晓鸣 《新闻实践》2004,(10):13-14
重大灾情总是突如其来,它给公众以伤害,给社会以重大损失。肩负舆论引导重任的媒体,必须及时告知公众灾情、党委政府的抗灾救灾工作部署,以尽可能减少灾情造成的损失。媒体在承担这一重任的同时,常常自身也处在紧急抗灾救灾之中。因此,媒体应立有预案,建有一种快速反应机制,才能从容应对,忙而不乱,确保搞好抗灾救灾报道。在今年14号台风的抗灾救灾报道中,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新闻媒体对突发重大恶性事故都注意及时、适当地作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解难释疑、化讹辟谣的作用。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媒体竞争加剧,对地方报纸搞好突发性事故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突发事故报道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来,各地恶性事故不断发生,对这些突发事故灾情,许多地方新闻媒体报道得很快,很活跃。但是,从一些媒体对事故灾情报道的整体层面来看,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4.
因肆虐洪水的巨大破坏力造成的灾难后,形成了一个以灾情为核心,纷繁复杂的"新闻场".洪灾"新闻场"呈现的是俯拾皆是的碎片式新闻图景;洪灾报道应该围绕最严峻的灾情,选择性地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记者摇篮》2007,(4):24-25
3月4日元宵佳节的时候,我市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风暴潮袭击,给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相当大的灾害损失。在这次灾情中,大连电台积极组织抗灾报道,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媒体应有的关键作用。灾情发生后,大连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场几十年未遇的突发灾害,全国各媒体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抗凝冻灾害的报道之中。灾害无情,党和政府深切关怀,人民子弟兵中坚力量,各地交通公安干警的扫雪疏导,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信念,无不成为一线报道的重要内容。在这场重大灾  相似文献   

17.
周海燕 《新闻窗》2008,(2):16-17
2008年开年,全省遭遇了50年不遇的凝冻灾害。关键时刻,贵阳日报社以党报所肩负的政治职责和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为己任,紧急行动起来,党组周密部署,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冲锋在前,全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宣传报道导向正、声势强、特色明、力度大,创下了在一个特定时期、特定事件中"发稿数量最大、报道版面最多、体裁运用最全、报道力度最强、  相似文献   

18.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会发生一些由非人为因素或自然不可抗力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如水灾、火灾、雪灾及地震等等,我们姑且称之为“自然性灾情”。由于其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很多表现为负面影响,因此,关于此类灾情报道,国家职能部门有过专门规定。那么,如何在这些可以公开报道的“没有刀光剑影,却一样惊心动魄”的战场上捕捉新闻,把灾害的真相告诉读者,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调动大家关注灾情,和灾区人们心连心的热情,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而又十分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场几十年未遇的突发灾害,全国各媒体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抗凝冻灾害的报道之中。灾害无情,党和政府深切关怀,人民子弟兵中坚力量,各地交通公安干警的扫雪疏导,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信念,无不成为一线报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8,(3):56
汶川地震期间,在通信、交通几近中断的情况下,传统媒体无法深入灾区报道灾情,互联网便成为人们了解灾情的主要媒介之一,并把身处灾区的网民变成记者。央视新闻频道5月14日就播放了一则网民用手机拍摄的视频,展现了距汶川最近的北川受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