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去年夏天召开的上海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至今,围绕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教学执行力、教研员的教学指导力”,不少区县都推出了改革举措,以期从整体上提升本区域的课堂教学质量。浦东新区因其幅员辽阔、教研工作量大的特点,推出了“兼职教研员”制度,试图通过这一制度提升区域教研的整体水准,同时构建起一个崭新的教研员选拔、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队伍建设始终是教研工作不可松懈的一个基本方面,近年来各地教研机构在队伍建设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其成果主要表现为:制定教研员专业资质和任职标准,建立和完善教研员准入、流动、退出机制,形成素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研团队,并根据本地区事业规模和国家课程方案配齐配足教研人员;建立教研员研修制度,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研员的研究能力与服务水平;根据教研工作特点和队伍状况制定教研人员职称评定与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研人员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科的教研工作如何能保证深入、持久、高效运行,与教研员的素质、教研工作基地的建设、科学管理和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作用紧密相关。而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则是学科教研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教研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对某县区38名教研员做过粗略了解,78%的同志在如何使教研工作求新求实的问题上含糊其辞,大部分也仅仅是能够按照传统作法去听听课评评课而已。笔者认为,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研员必须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职责到位、教研方法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教研员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课程改革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和教师,而不是教研部门单方面的人员;教研的过程是教研员与教师、教研员与新课程共育共进的过程,而不是教研人员的“单兵独战”和“闭门造车”;教研工作是一种通过教研员与教师互动、合作、对话与探究共同构建的教…  相似文献   

5.
乡镇教研员处于教学、教研的最前沿阵地,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挥员”、“技术员”。乡镇教研员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一个乡镇教学常规是否落实、教学研究是否充满活力。加强教研网络建设,是乡镇教研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乡镇教研网络是指建立乡镇、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组织,实行乡镇教研员、学区校长、学校教导主任分级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教研活动的教研管理体制。首先,乡镇学校规模较小,尤其是村办小学,或八九人“包校”,或一二人“蹲点”,教师教学任务重,交通信息闭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教研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反映、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教学风气和学术研究风气;一个地区教研人员的专业水平更是反映、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教师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这是2008年2月26日绍兴市教研员培训会议上,绍兴市教育局陈国阳局长对新形势下教研工作地位的基本判断.近几年来,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以"读书--研究--引领"的范式推进教研员队伍建设,重学习,重研究.重实践,重服务,努力为教研员的成长构建机制、提供平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在思考和想象,用一个什么比喻来描述课程改革对于教研工作的价值引领与意义生成——因为,小威廉·多尔有这么一个认定:隐喻比逻辑更有效最近,我又读了特朗斯特罗默的话,这位20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诗人,说自己内心有一神秘的罗盘,因此,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能找回家。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借用这一隐喻:是课程改革为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为教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发展的新平台——课程改革之于教研工作及教研员们,犹如是找回家、又走向未来的罗盘,它存活于教研员的内心。 一如人可以创造空间,空间也可以创造人,课程改革创造了"新教研",锻造了教研员,教研员们又在创造着新课程、新课堂。和所有的人一样,教研员对课程改革也有一个不断认识、理解和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教研工作的新起点在实施新课改后,对教研员来说,与教师共同站在了新的起点.一样的认识、一样的参加培训、一样的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可以说,在使用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方面,教研员与教师是处在同样的起点,全然没有了以往的优势.而且对教研员来说,还有一个与教师不同的是教研工作的新起点,即在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如何开展区域性的教研工作,如何将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在新的起点上加工、整合.这些都是需要教研员认真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县级教研员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极其重要。从一个县范围来讲,县教研员是全县教研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头羊。从一个市乃至一个省来看,如果每一个县教研员都切实履行好组织者和领头羊的职责,那么,这个市、这个省的教研工作就会有声有色、硕果累累。邹正烈老师自1991年担任镇安县小学科学教研员以来,一方面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深入教学第一线,撰写调查报告,制定学科教学规范,组织教师培训,开展各种形式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陕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学分会先后授予他先进自然教研员、优秀科学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教研员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业身份属中小学教师,但所从事的工作又与中小学一线教师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他们的专业素质在总体上无疑要优于广大的一线教师。但是,在中小学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今天,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却并未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教研员自身的足够重视,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研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各县域教研工作存在专职教研员匹配不全、教研员能力弱化、教研结构体系失衡、教师队伍成长缓慢等问题。通过聘请客席教研员,健全县域教研网络体系,可以有效破除教研工作“瓶颈”,破解教研工作遇到的困惑,使县域教研工作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客席教研员既能填补所有学科教研工作的缺失,又能激活所有专职教研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中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学面临重构的压力与需求。教研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研究、指导与服务的职能,助力龙江教育、满足社会需求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教研热点问题。结合调研工作,从教研机构整体运行现状、教研员队伍建设现状、校本教研工作现状三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当前的教研工作进行初步的分析。针对现状与基础教育的未来需求提出若干教研重构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办学的一个长期实践探索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抓好教研工作,而健全的教研机构是搞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农村小学教研机构建设的情况如何呢?我们以此为专题开展了调研活动。以某县(区)为例:县(区)教研室设小学专职教研员4人,兼职教研员3人,协职教研员  相似文献   

14.
朱莉 《广西教育》2006,(1A):49-50
教研员站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转变教研员工作职能、重建教研文化、创新教研方式等问题,现实地摆在了每个教研员的面前。在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样做,如何走好专业发展的道路,成长为新型的教研员,这是每一个教研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研员是我国区域教学质量保障人员,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教学改进、教师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教研员的地位与作用日显,有关教研员的研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教研员角色、教研工作、教研员能力与发展方面经历了理念探讨与历史分析、制度关切与实证调研、国际比较与本土论证相交叉的研究过程,其中教研员角色研究起步最早,教研转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多线并进的研究提出了三个重要且环环相扣的研究问题:教研制度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教研员作为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关系,教研员核心能力的基础所依。未来教研员的研究应以体制机制研究推动教研员职能的转变,以教学研究为基础分析教研范式的转型,以国际比较视野构建教研员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3月21日至23日,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教研员研修会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以幼教教研员为参加对象、专门研究幼教教研工作的全国会议。本次会议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新时期教研工作的特点及价值取向;项目推进过程中教研员的角色和任务,教研员工作的实践与反思;园本教研中的问题诊断,教研员在园本教研引领中的组织策略和技能以及网络使用技术等。会议安排了专家专题报告、地区教研工作介绍、北京市幼儿园现场观摩研讨等内容,与会代表受益匪浅。我们特选登李季湄、华爱华、黄琼等项目专家在这次研修会上的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席广涛 《广西教育》2006,(1A):48-4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要求教研员不能再以“权威”的角色自居,必须由居高临下的理论宣讲者转变成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研员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任务驱动”的简单方式开展教研工作,而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研氛围,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因此,采取观摩式教研、主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自主式教研、互助式教研、随机式教研、网络式教研等教研方式,是适应新课程,实现教研员工作方式变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区级小学史地教研员,从几年来的史地教研实践中获得如下三点认识: 第一,教学研究是教研员的中心工作在区教育局属下的小学教研室工作头绪较为纷繁:有局级行政事务性工作,有室级行政事务性工作和整室的学习、集会、全室性研究工作,有所从事学科研究的教学管理工作、推广教研成果工作等。在头绪繁多的工作中教研员应该自觉地把教学研究工作放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下,校本教研、区域教研、教研员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的关系,有机整合三者的功能优势,对于提高新课程下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听课、评课是提高教研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宁县教研室张福德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各级教研部门和教研员的精心教研和正确指导。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就必须全面提高教研员的素质,而听课、评课确实是提高教研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会听课和会评课是教研员做好教研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