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上雇员努力工作和忠诚就能换来长期工作的保障和职业发展的规定,而现在这种方式不再有效(Sims.1994),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终身的合同关系。组织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与员工达成并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本文在借鉴企业和西方心理契约经验运用的基础上,从心理契约理论应用角度提出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契约的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概念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ris),他在《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e—he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施恩看来,心理契约是“组织每一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刻;都存在的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期望”。在班级管理中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契约,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契约学习: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导学习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学习(contracting learning)既是一种以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为载体的教育组织形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从事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简称自导学习,在国内又叫“自主学习”。实施自导学习有诸多方法,其中契约学习是最适合培养自我导向能力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心理契约问卷”和“工作满意度问卷”等工具性量表,对182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心理契约现状及其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契约总体水平属于中等偏上,“企业责任”明显高于“员工责任”。(2)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契约总体水平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工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员工责任”因学历层次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3)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属于中等偏上。(4)不同年龄阶段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及“晋升发展满足”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层次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薪酬及环境满足存在显著性差异;已婚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晋升发展满足”水平显著高于未婚者;不同工资收入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晋升发展满足”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5)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包括的任务自主满足,薪酬与环境满足,晋升发展满足和上级指导满足四个维度与心理契约均存在显著相关。(6)上级指导满足和晋升发展满足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契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浏  白树虎 《时代教育》2007,(8Z):146-147
在企业里,员工能否进行有效的工作,对企业能否产生较强的责任感,较强的归属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程度。在企业中,构件关系型的心理契约是目前企业管理中的一种趋势。本文从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入手.探讨在企业里如何落实关系型心理契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心理契约”的实质是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契约式”管理模式的丰富、补充和完善。构建高校“心理契约”管理模式首先要充分认识“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目的。本同时阐述了“心理契约”构建的方式、内容和原则以及“心理契约”在构建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对216名职业探索期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感与离职倾向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对物质激励违背更敏感;已婚者在“受尊重信任”“业绩被认可”“领导支持”方面的违背感较未婚者强烈;高学历者心理契约违背感较高,离职倾向却较弱;营销岗位员工对环境支持违背最敏感;与时间有关的特征变量(年龄、工龄)对职业探索期员工的离职倾向有明显影响,心理契约违背感与离职倾向较强烈者多为工作一至两年者。  相似文献   

9.
论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分析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家族企业难以有效地吸纳和利用职业经理人的主要原因在于家族企业破坏了与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契约,造成这种破坏的三个主要因素就是家族企业对私有的“家”化规则的执着.难以充分信任职业经理人;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明确;企业的薪酬制度。章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如何重新构建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0.
“朋辈心理辅导”又称“同伴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在学校是指年龄相当的同学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其他同学或朋友给予心理开导、鼓励、安慰和支持的过程.并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只是带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心理助人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班级又称“班级心理委员”)是指与同学这一群体处于同一等级、同一“辈分”的热心于关心同学心理健康,并经过培训在同学中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是维系与管理雇佣关系中组织与员工间协调合作的有效工具。将心理契约引入课堂教学便产生了课堂心理契约,它是教师与学生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相互期望和主观理解。良好课堂心理契约的构建,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本文阐释了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点、必要性与功用,并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行为的出现,对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建设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及其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劳动契约应包括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两个构面,并且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化和劳动力日益多元化,心理契约对员工的态度、行为和绩效具有愈来愈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组织环境下,必须与员工进行“心”的链接,关注劳动关系中心理契约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保持组织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动态均衡,以促使企业与员工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进行职业自我概念、心理契约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均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契约中的“学校责任”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均呈显著负相关;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自我概念、心理契约中的“学校责任”是“工作要求”、“工作资源缺乏”影响职业倦怠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人才派遣员工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心理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的主要特点是以工作绩效换取可持续的就业能力,具有心理契约的“双雇主”指向性与内容的差异性、心理契约标准的多重性和心理契约的不稳定性等特征。针对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特点,应采用相适应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将“心理契约”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提升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心理上的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心理契约的建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在契合,它们注重双向奔赴,不强调单向度灌输,整体动态地把握实践过程,补益工作中无法通达的心理和道德领域。建构与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约”必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与心理需求,构筑全面育人的校园文化;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增长专业学识,培育道德素养;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根本利益的过程,特别是在面对契约失灵时,确保信息沟通,进行有效干预和引导,让学生选择正确成才道路。应当明确“心理契约”与“书面契约”“心理期望”“课程教育”“课程满意度”的边界,保证“心理契约”理论顺利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低效能应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众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德育心理契约的缺失至关重要。德之“育”是一个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是发生在“育”者与“被育”者之间的双向行为,这种双向互动构成了一种契约行为。因此,完成德育心理契约的构建,践履心理契约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校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17.
心理契约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理解与契约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视角,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心理契约通过对员工忠诚度的激励而改善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与运作绩效。心理契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心理契约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对组织和员工造成消极的后果,导致雇佣关系的恶化。心理契约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我国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是指学习者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设计的学习活动书面计划。  相似文献   

19.
陈连林 《江苏教育》2008,(17):43-44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施恩教授的“心理契约”理论也可以转述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状态:学校的成长与教师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学校与教师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即学校能清楚每位教师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教师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学校能实现他们的成长期望。  相似文献   

20.
别做梦了     
黑皮 《小学生》2009,(1):F0002-F0002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二小,现任校长张玉香,心理辅导站站长陈丽霞(雨露)。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快乐成长”,2003年成立学校心理辅导站,创建“心乐园”心理辅导室,创编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心乐园》,开设“雨露信箱”与电子信箱(yulu1685@tom.com)、“一路帮我”(0577—86861685)热线电话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