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从事哲学研究的周国平博士在央视&;lt;读书时间&;gt;中说,搞哲学大致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创建新的哲学学说、体系、流派,像康德、黑格尔们那样,他自认“不是这块料“;二是当作学问、学说来搞,研究哲学中的某个小领域、某个范畴,他是吃这碗饭的,“这方面的工作总是要做一些“;三是把哲学当作对人生一些根本问题的感悟和思考,并以合适的方式把这所悟所思表达出来.“在这方面,我觉得散文对于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搬进老波塔波夫的房子一个月以后,他死了。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还同她的女儿瓦丽亚和孩子的老保姆孤单地住在那儿。这座三间屋子的宅舍,坐落在市镇边缘上的一个小山丘上,俯瞰着北面的河。在房子和如今已萧瑟的花园的那一边,闪现出一片白色的小桦树林。乌鸦从早到晚在那儿呱呱地叫着,成群结队地翱翔在光秃的树梢上头,仿佛在市镇上空笼罩着一片阴霾。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过了好久,对这荒僻小市镇的一切才习惯起来:屋顶倾斜的小房子、吱吱嘎嘎的耳门和宁静的黄昏,还有静得使你听得见煤油灯火焰的嗤嗤声。“我多么傻呀!”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思索着。“我为什么离开莫斯科,为什么撇开了那剧院和我的朋友们呢!我本来可以把瓦丽亚送到她的住在普希金诺的保姆那里去——那里没有什么空袭  相似文献   

3.
我现在还能清楚背诵出多年前读到的一句箴言--“爱情和火焰一样,没有不断的运动就不能继续存在,一旦它停止希望和害怕,它的生命也就停止了.“那时,我还无缘系统拜读拉罗什福科的专著,只是自此对其人其作品充满了了解的渴望,直到终于在书店中邂逅这本安静质朴的&;lt;道德箴言录&;gt;,如获至宝地觅到“拉罗什福科著“几个字,喜出望外的我不仅买下了&;lt;箴言&;gt;,还索性买下了同属“三联精选第二辑“的整套10本丛书.……  相似文献   

4.
鸡足山罗汉壁西部有个古迹“杨黼洞“,或称“杨真人修真处“,是明初大理白族学者杨黼隐居的地方.杨黼自号“存诚道人“,李元阳曾为他写了一篇&;lt;存诚道人传&;gt;,范承勋&;lt;鸡足山志&;gt;把他列为“仙“流.其实,杨黼自号道人是他的伪装.他不是道士而是释儒,到鸡足山深研禅宗佛学理论,躲在岩洞里悄悄做一件影响深远的工作,对鸡足山的兴盛发展,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183;斯诺先生,大多数人都只熟悉他那本把三十年代后期中国革命的真相介绍给外部世界、并且起过很重要作用的最早作品&;lt;西行漫记&;gt;,而对于在六十年之后、在他逝世约三十年后,由其同乡并在其母校--美国密苏里大学任教的罗伯特&;#183;M&;#183;法恩斯渥斯教授把他早期报道云南等地的一些文章编辑而成的&;lt;南行漫记&;gt;一书,想必便知之不多.斯诺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曾经以记者的身份到台湾、香港、澳门、广东、越南、云南、缅甸和印度进行采访,写下了大量报道,其中大部分以介绍云南为主,书名直译成中文应为&;lt;埃德加&;#183;斯诺的云之南旅行&;gt;.&;lt;南行漫记&;gt;一书译成中文后在作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以&;lt;国际友人丛书&;gt;之一出版.……  相似文献   

6.
创造的激情     
读书总想同时“读人“,读读写这本书的作家,想象他的人生、形象及生活……   当然,有时也就完全想错.   最初读&;lt;时间简史&;gt;这部在全世界已销售上千万册的书,便想着霍金会像他的前辈爱因斯坦那么壮实,生着满头浓发,倔强得可说有点固执,说不定还也喜欢周游世界--迈步走来走去……   ……  相似文献   

7.
白族诗人晓雪出版的诗集已有&;lt;采花节&;gt;、&;lt;苍山洱海&;gt;、&;lt;爱&;gt;、&;lt;绿叶之歌&;gt;、&;lt;晓雪爱情诗选&;gt;、&;lt;晓雪诗选&;gt;等九种,其中&;lt;晓雪诗选&;gt;和长诗&;lt;大黑天神&;gt;都曾在全国获奖.他还创作有&;lt;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gt;、&;lt;新诗的春天&;gt;、&;lt;诗的美学&;gt;、&;lt;诗美断想&;gt;、&;lt;诗美的采撷&;gt;等诗论专集和多部散文集,其论文&;lt;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诗歌&;gt;也曾在全国获奖.这说明作为诗人和作为评论家的晓雪是二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存在.我认为,无论是以历史的眼光还是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其诗都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应是其诗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它说明,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个性和风格的东西,往往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发迹史:从小书商到拍卖行   1744年3月11日,萨缪尔&;#183;贝克--索斯比公司的创始人以他自己的名义举办了第一次销售活动,为一位名叫约翰斯坦利的爵士拍卖私人藏书.据说,他的私人图书馆内藏有上百种“稀有且值钱的各类风雅文学“作品,这次拍卖价值一共只有几百英镑.而两个世纪以后,1983年12月6日,索斯比拍卖行仅一本&;lt;狮子王亨利的福音书&;gt;就卖到了800万英镑.   ……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lt;现代性的后果&;gt;一书的中文译本也摆上了我们的文化餐桌.而细细品读的结果是,我的心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并最终一览无余地看到了人类必须面对的一把双刃剑--现代性.就是这把“双刃剑“,既把人类文明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同时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低估的消极后果,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类处境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10.
在充满物欲的年代,普遍意义上的写作者给人的印象是日渐变得浮躁起来.为此,我们愈来愈看不到具有生命本真意识与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文字,更难看到充满大地意识的思想文本.在到处都在流行作秀文字和策划炒作快餐读物的今天,作为阅读者,我少不了像在超级市场中越来越找不到绿色食品似地惶恐.幸运的是,在我快要对阅读生活前景担忧的时候,先是苇岸的&;lt;大地上的事情&;gt;和&;lt;太阳升起以后&;gt;给了我一抹神奇的亮色,然后就是刘亮程的&;lt;一个人的村庄&;gt;给了我十分痛快的有力一击.……  相似文献   

11.
还在青年时代穿着军装学医行医时,就知道奥斯勒,知道他是白求恩的同乡加拿大的医师、医学教育家.他倡导改革医学院师生间、教师间、医生病人间的关系,使人们之间变得温暖和友善.为此他撰著的&;lt;医学原理和实践&;gt;成为最受欢迎的一本教材.由于他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现称“血小板“)及别的成就,医学上以他的姓氏作名的术语有奥斯勒结节、奥斯勒--瓦凯二氏病、朗迪--奥斯勒--韦伯三氏病、奥斯勒氏病(即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相似文献   

12.
白族洞经音乐流传于大理、剑川、洱源、鹤庆一带,它是在吟诵&;lt;文昌大洞仙经&;gt;过程中,吟诵经文与演奏音乐交错进行,民间俗称“谈经“.   洞经是道教的名词,指的是道教的经典.真正意义上的道经出现在东汉末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lt;太平经&;gt;、&;lt;周易参同契&;gt;等.后世教徒为了便于学习和保存,将历来的道经汇编成一部大的丛书,统称&;lt;道藏经&;gt;,简称&;lt;道藏&;gt;.   ……  相似文献   

13.
雪里     
正雪里,有一个青年安静地伫立;雾里,看不清他的模样。雪里雾里的他,正如当年的我,是欣赏美景,还是思索人生?总在一种心境里沉落,或是于陷阱里挣脱,又或者无可奈何把时光消磨。春是死去的冬天,假如没有死,漫漫寒冬将无边无际。人应该为这种死而歌唱,保守自己,等待春的复活。  相似文献   

14.
玫雅 《世界文化》2001,(4):29-30
当徐克从好莱坞回来的时候,发现他眼里的香港电影业已经陷入了可怕的境地,电影业无论是市场还是艺术都不能令他感到高兴--基础结构已经崩溃,一切都得从头再来.但徐克的对策不是大规模生产电影,而是从&;lt;顺流逆流&;gt;开始,每一部都做成一件“大事“.&;lt;顺流逆流&;gt;是一部毒品加枪战的英雄传奇片,讲述本是酒吧侍者的杀手泰勒(由青春偶象谢霆峰饰)和同伴(超级酷的台湾摇滚歌星伍佰饰)联手打败了来自南美一个组织的漂亮女孩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巴陵 《大理文化》2005,(1):17-18
我并不是要故弄玄虚地选择"灵魂"这个让人沉重的词汇来表达阅读李智红散文后的感受,但是,我确实难以找到更加合适的另一个词替代它.虽然想写一点阅读李智红先生散文感受的想法很有些时日了,却一直很难动笔.一则担心自己的水平太低,不能正确地解读他丰富的文章内涵;二则是我认为不管是深刻还是浮浅的思想,一旦说出来就变得滑稽了.是故,始终犹豫不决.今天,在很多朋友多次热情的鼓励和热切的支持下,现就李智红先生的散文,谈一点个人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苍蝇     
以蜜蜂、蝴蝶、蜻蜓为题的文章很多,一看标题便给人以甜蜜、美丽、潇洒的感觉,而苍蝇却不是个好题目,所以这种文章也就少.   然而,在古老的&;lt;诗经&;gt;中却早就提到了苍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又云:“非鸡则鸣,苍蝇之声.“这说明从很古的时候起,这种小动物就与人类的生活有关系了.……  相似文献   

17.
佳人 《世界文化》2001,(3):36-37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撰写的&;lt;西行漫记&;gt;占有重要的一页,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向国外披露中国工农红军状况的外国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一位外国传教士在红军中生活了18个月并跟随红军长征,比斯诺还要早一年向国外披露中国工农红军状况,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瑞士籍的传教士薄复礼.……  相似文献   

18.
监利县,我的故乡,是个非常迷人的地方.……在那儿有我童年的笑声,少年的梦影.这是1985年我在一位朋友家里信手拿起一本散文集翻阅时读到的.当时,出于职业关系,我盯着文章标题右下方的作者姓名仔细看着——王轶猛!这竟是我慕名已久的一位旅台乡贤写的散文《月是故乡明》.虽然对作者了解不多,但我久闻他和他的胞兄王遐举先生是一对蜚声海内外的书法昆仲.一个在大陆被推为中国“书坛八仙”和京都“五大名笔”之一,另  相似文献   

19.
问酒     
屈原问天,荆轲问剑,陶潜问菊,苏轼问月,李白问酒.在中国酒与文化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岂止文化,自古以来,从王公贵族,至下里巴人,何曾离开过酒.酒是催化剂、酒是强心针、酒是解愁药.诗人艾青说:“酒是燃烧的液体,酒是流动的火.“近读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其中有一篇名&;lt;温一壶月光下酒&;gt;,将月光取下来,置于壶中,分不清哪是月光,哪是酒,抑或是酒与月光同温,此中真趣,可入化境.……  相似文献   

20.
与贼为邻     
文友公孙先生给我挂电话说,他的散文上了一家比较有影响的晚报副刊,可他却十分的担忧和恐惧.发表文章是可喜可贺的美事,应该高兴才对,朋友为何会如此这般呢?我感到疑惑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