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兴队青少年在开展柔道运动员训练时,会经常出现肌肉肌腱损伤、关节损伤等,这些损伤具有急性、中度损伤的特征,发生重度损伤的概率较低,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大腿等部位是柔道运动员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技术动作错误、疲劳训练、未做好准备工作等都有可能导致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基于此,教练应加强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认知及相关动作的掌握,避免运动员在疲劳或紧张状态下进行比赛或训练,同时对易发生损伤的训练进行额外培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运动员应加强膝、肩等易受伤部分的训练,提高其周围肌肉力量、弹性、柔韧性。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柔道运动员开展运动训练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提高运动员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
半月板损伤是某些体育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及体操等常见的运动损伤。损伤发生后往往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成绩,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做为一名教练员、运动员及随队医务人员等能够很好地掌握运动员半月板损伤的有关理论,以减少运动员半月板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本文对运动员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生物力学改变、临床诊断和治疗、康复训练和比赛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的头部损伤是某些体育项目如足球、拳击等常见的运动损伤。其中绝大多数是轻微损伤,以脑震荡最为常见,危险性不大;严重的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干损伤等极少发生,但一旦出现,死亡率很高。所以,教练员、运动员及随队医务人员等能够很好地掌握运动员头部损伤的有关理论,对于减少运动员头部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运动员头部损伤的发生、分类、临床征象、紧急处理及伤后恢复训练、比赛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4.
肩袖损伤,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中较为常见。此创伤尤其多发生在投掷标枪、铅球、铁饼和垒球等时的出手动作的瞬间。但是,实际训练中,这种现象往往总得不到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有发展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因意外发生肩袖损伤事故影响系统训练,甚至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安体院跆拳道队22名运动员的伤病调查及伤病治疗,我们对跆拳道运动员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发生有了较深的认识,并从伤病学、训练学、解剖学等角度,探讨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三级跳远运动员损伤情况及其原因,笔者对苏州大学三级跳远高水平运动员以及01、02、03、04级运动训练专业三级跳远专项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三级跳远运动员损伤多发部位为足部、膝关节、腰部、踝关节等;损伤类型以韧带和肌肉拉伤、关节损伤、肌肉劳损居多;损伤性质以急性损伤为主;在进行技术练习和速度力量练习时运动员发生损伤最多。经过进一步调查,笔者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安排不合理、疲劳、技术动作不规范、某些身体素质较差等是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来探讨三级跳远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原因,使三级跳远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训练时有所注意,减少三级跳远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腘绳肌损伤是田径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如何有效预防腘绳肌损伤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本文探讨离心训练对腘绳肌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离心训练能够有效预防腘绳肌损伤的发生,建议教练员熟练运用FMS对运动员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预防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员运动生涯。  相似文献   

8.
2002-2003年陕西国力足球队运动损伤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运动员伤病跟踪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国力足球队2002- 2003赛季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赛季内,共有17名运动员发生了128例不 同部位的损伤,占被观察人数的65.3%,78.7%的损伤发生在下肢。通过对足球运动员损伤机制 的研究,旨在提出足球运动致损因素,寻找措施,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与训练中的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9.
马青元 《体育世界》2011,(2):119-120
本文采用资料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常常发生各种损伤进行研究,针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深入探讨。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和克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更好的进行训练和指导运动员课外练习,以期提供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鲍克 《体育科研》2013,(4):43-46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的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降低跆拳道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的237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损伤总体发生率为13.1%,男显著高于女(P<0.01);男子损伤发生部位依次为下肢、头部、脊椎和上肢,女子损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和头部;男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挫伤和撕裂伤;女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挫伤、扭伤和拉伤;损伤机制主要发生在受到对方腿击时,其次出现在出腿进攻时,男子更倾向于在被对手出腿击中的情况下发生损伤。结论:新规则实施后跆拳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减少,与下肢相比,运动员头部损伤比例增加,运动损伤类型较多,损伤机制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高难动作的对抗环节,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完善技术动作、加强对抗性格挡训练是防治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业余体校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在训练中易损伤,业余运动员损伤结果和专业运动员相比多为急性损伤,大多数是由于打球中动作技术不规范而引起的,且易发生的部位多在于手腕和肩袖处。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省不同运动水平网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水平网球运动员损伤常发生在腰部、核心区和下肢区域,易出现严重性创伤,低水平网球运动员损伤则更易发生在上肢部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高水平运动员过度训练、重视程度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而低水平运动员损伤则和训练负荷过大、恢复时间不合理导致旧伤未愈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静 《体育世界》2008,(6):111-113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现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对篮球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次数、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以及损伤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女子柔道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以及预防的措施,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部位多以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发生率较高;同时,赛前训练周和综合实战训练是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的高发期。因此教练员应积极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皮划艇静水皮艇项目运动损伤的特征,本文以山东省队为例进行运动损伤现状分析,旨在为预防运动员发生损伤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运动员体重等基本情况基础上,对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组织、致伤训练的类型、损伤的左右侧和新旧伤进行帕累托分析。结果:(1)运动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男性运动员在腰部,占比79.06%;女性运动员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腰部和背部,累计占比达到87.63%。(2)运动损伤主要发生的组织为肌肉组织,在男性运动员中占比69.91%;在女性运动员中占比45.70%。(3)运动损伤主要致伤训练为测试仪训练,在男性运动员中占比45.75%;在女性运动员占比34.95%。(4)运动损伤左右侧分布,中间脊柱损伤的例数最少。(5)持续旧伤在男性运动员占比为88.77%;女性运动员占比63.44%。结论:皮划艇静水皮艇项目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损伤发生的主要组织为肌肉组织;致伤训练主要为测试仪训练;持续旧伤占运动损伤的主体,左右侧损伤较多,中间脊柱损伤的例数较少。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肘骨关节病是运动性疾患中的常见病。从目前大量的临床创伤统计资料来看,此病症约占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肘部损伤的1/4,发病率甚高。在投掷运动训练教学中,一旦运动员发生肘骨关节病症后,将导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拳击运动员颈椎X光平片的分析,指出拳击运动员颈椎损伤易发生的部位及损伤特点,旨在使拳击教练员和运动员重视对颈部一般损伤的及时诊疗,防止颈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蹦床项目运动员损伤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寻运动损伤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种类主要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肌腱炎、半月板损伤和踝关节韧带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身体机能不适、动作技术不合理、注意力不稳定;应根据项目规律和运动员自身特点科学安排训练,并加强医务监督,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访谈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大学35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探讨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以预防运动损伤。结果显示:运动员损伤多发部位为足部、踝关节、膝关节、腰部等;损伤类型以韧带和肌肉拉伤、肌肉劳损居多;损伤性质主要是急性损伤;在技术、速度训练中运动损伤比例最高;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安排不合理、身体疲劳、技术动作不规范等是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33名长拳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长拳运动员具有发病率高、急性损伤多、四肢伤多、骨性伤多的特点。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损伤的性质、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长拳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