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青少年中性化等性别角色模糊甚至是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的现象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性别教育的缺失。反思一下我们除了智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得身心健全。拥有完整的心灵远比高分高能但人格残缺要重要的多!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发展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影响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的心理过程,对它的研究主要从青少年性别角色认同中的焦虑、性别角色认同中的偏向、性别角色认同中的较严重偏差现象等三个方面进行,并应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红霞 《班主任》2013,(12):40-41
目前,中小学生中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以及中性化等性别角色模糊、H{现偏差甚至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性别教育的缺失。对此,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难辞其咎。尤其家庭因素对孩子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魏艳红 《考试周刊》2012,(8):170-171
学校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扩展和加深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在现代吁吁两性平等的时代中,改变教师性别刻板现象、培养幼儿理想的性别角色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发现当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性别角色教育意识、性别角色教育内容、性别角色教育形式和性别刻板印象四个方面,其中尤其以性别刻板印象问题较为明显或严重。在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在职学前儿童教师培训,提升其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识;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内容与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采取适当措施尽量淡化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教育还应体现出渐进的发展阶段性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性别是决定个人身份及其与他人交往关系的主要因素,体育运动有利于健康性别角色的形成.重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注重学校体育促进学生性别角色与性心理发展的研究,培养科学的性观念,养成规范健康的性别角色与性心理,强化健康的性行为,最终实现学生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性别角色划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被认为是更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性别角色类型。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的性别类型向双性化和未分化分流,女生双性化比例普遍高于男生,男生男性化比例高于女生女性化。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学生的社会适应好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双性化类型学生社会适应最好,未分化类型学生社会适应最差。建议帮助中学生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正确对待;引导中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发展良好的性别角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的性别社会化以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以高中课程改革新编语文教材为调研对象,对教材中不同性别人物出现频次、课文中男女人物职业形象、不同性别的性格特征描述3个方面进行了统计、调查,并用性别平等的观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新、旧教材中人物的性别角色状况进行了比较,并对教材编写、教材审查、教材使用等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潜在课程是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而学校中的性别角色的探究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方面,特别是在教科书、教师的期望方面,传统性别刻板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在基础教育中的"阴盛阳衰"、男生的学业成就普遍落后于女生的现象值得关注。只有通过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因性施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上的男女平等和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及其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以性教育为主线的青春期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多年 ,而有关性法制教育却鲜见。随着社会现状的变化和发展 ,加强青少年性法制教育已是社会稳定发展 ,青少年生理的早熟、心理观念、性观念变化的客观要求。青少年性法制教育的目的 ,是使青少年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性的问题 ,用科学的性健康知识帮助青少年避开违法犯罪的误区 ,拥有健康人生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古代开始,社会化的性教育采取了最有特点的闹洞房方式,这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创造,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闹洞房对性科学的形成和性知识的传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性文化的发展。时至今天,闹洞房的性教育功能已发生嬗变,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则应该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中学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学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错误的性教育观、教育主体相互推诿教育职责、性教育过程中目的与方法不能相统一等。因此,当前中学性教育具有紧迫性和教育条件的复杂性。提出4条教育对策:消除错误的性教育观,树立终生发展的性教育观;明确性教育中各教育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加强中学性教育中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及管理;遵循性教育的原则,实现性教育目的与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较早进行性教育的国家之一,其多样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使其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文章通过对美国两大主要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价值体系、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四大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现象也是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本文旨在从语言这个媒介出发,探寻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同时从历史,文化,经济角度去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它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叶,青少年性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美国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先行国家之一,它的性教育模式多样纷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综合性性教育模式和唯禁欲性教育模式。本文将回顾这两大性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通过比较两者的性教育目标、性教育内容以及各自的性教育价值取向等,以分析两者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以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性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性教育内容资源开发范围,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素质、性文化与性审美等诸方面,它们是高职院校开展性教育的基础,也是塑造高职大学生健全和谐的性人格的养料。性教育内容资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塑造健全和谐性人格的途径上,即有关性方面的教育、自我修炼、社会环境构建、组织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心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心理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性伦理道德的教育和性心理的疏导,引导他们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育的"危险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愈演愈烈。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着手,分析、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恶劣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开拓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还能为实现人尽其才、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目前国内唯一仍在持续招生的性教育辅修专业为例,以全部10届462名报读学生为总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调查其报读动机、家庭支持度、学习体验、学习前后的观念变化、在工作中开展性教育的情况等。81.8%的学生报读性教育辅修专业时具有知性懂爱的动机,却仅有8.4%的学生希望在将来教学过程中教授性相关知识;专业学习前后学生在性与性教育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综合自评差异极其显著(p≤0.001);毕业后开展过性教育的人数比例为53.5%,而成为教师的毕业生有高达69.2%以上的人开展过性教育;80.0%的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向身边的人普及过性教育。学生报读动机更多是出于自身接受性教育的需要,通过学习能提升开展性教育的意愿,仍然能很好地达成培养目标;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开展性教育活动的比例较高,远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毕业生;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性教育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