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语文教育观,要富有教育智慧地为学生创造一个伸展个性的空间和环境,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来开启学生五彩斑斓的智慧之门、心灵之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前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不竭动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保障;探索以尊重学生个性为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关键;引导学生尝试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一中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这段话,意味深长,充满哲理。  相似文献   

4.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已是教育改革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呢。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正常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和各种创造方法、解题策略,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出发点。回、依据学生“好奇”。C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好奇心正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学生参加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培养其学习的乐趣。如:教…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得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方法多样。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在教学中多运用激励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预期的目标努力的教学过程,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的过程。运用激励教学法有利于营造创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都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就必须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丰富想像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支柱,勇于探索实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是现代数学教学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中起着动力、定型和补偿作用,因此,只有通过激发学生正确的强烈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持久而浓厚的创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8.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要标志,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入手,让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去探索,自觉去实践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创造”是一种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主渠道仍然是学校教育.创造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艺术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启迪学生创造思维,塑造学生创造品格的新型教育,是新时代的呼唤.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创造教育的载体,只有通过课堂教育的创新才能真正实施创造教育,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是运用现代创造学的原理,采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手段,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学生创造素质的教育。推行创造教育实验是达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于此,我校早于1997年就着手进行培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探究,在初中班实验过程中,通过认真探讨和研究,不仅思想观念与认识水平不断出现新的飞跃,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实验的基本做法作一简单介绍。(一)探讨创造活动课教学创造活动课是发展学生创造素质的主要渠道。1、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使其初步形成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创…  相似文献   

11.
王剑田 《青海教育》2001,(12):13-14
在学校教育中,除课堂教学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极为重要的途径。 一、开设思维训练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极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从国外而言,美国设有“创造发明课”,保加利亚一些小学开设了“思考课”,法国开设“创造课”,有些国家分别开设了“形象思维课”、“思维技能课”、“宇宙课”等。其共同特征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个性兴趣,就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能技法中的一些问题,教给学生比较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对创造发明有规可循,敢于…  相似文献   

12.
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绝不是仅仅针对高智商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愉快的创造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倡开展愉快教育。在愉快教育中,采用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进行高质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能使学生获得高层次的创造——愉快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和改进教育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活创造思维,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互动是师生关系动态的反映,是师生在参与中合作的双边活动过程。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确切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育人中的师生互动是结果,更是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是先天素质 和后天开发的综合结果。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能促进学生他造力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通过对学生创造意识的激发,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个性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7.
要把创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必须把创造性教育融注在日常教学中。一、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创造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启迪智慧的动力。要激发兴趣,就要创设求知的情境,使知识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要激发兴趣,就要想方设法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为愉悦性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1. 直观感知,诱发思维。直观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可以…  相似文献   

18.
尹恒俭 《小学生》2011,(1):21-2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  相似文献   

19.
陈瑞力 《广西教育》2005,(7A):79-80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革旧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创造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造个性品质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在众多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造个性的核心品质。在教学中,发挥学科教学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品质,完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