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政治行为是阶级社会中的普遍行为。“政治就是阶级之间的斗争。”(《列宁选集》第4卷370页)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构成了政治的基本内容。对政治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是鉴定政治行为的先进与落后、善与恶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人们的政治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其根本目的就是使政治行为的主体具有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品质。因此,就要求政治行为的主体在政治活动中进行道德选择,择善弃恶,以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养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道德品格。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弄清楚什么是政治行为,以及怎样进行政治行为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附魅"与"祛魅"的辨证转换揭示了现代政治与法律伦理关系重构的历史形上根据.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本性,部分官员作为政治和法律伦理关系的主体利用其所掌控的权力资源而处于一种"道德迷惘"的"去德性化状态".官员的"公仆性"与"服务性"人伦角色定位被"倒置"了.只有坚持人民在政治与法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利益为善恶评价标准,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政治与法律规范结构.现代政治与法律伦理关系重构的可能性路径只能是伦理主体间应遵循对话原则.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伦理对话原则彻底地贯彻到权力运作的每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这愈益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明确政治道德与廉政建设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对搞好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道德的政治性决定它与谦政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治道德是一定阶级或社会用来调整政治关系、约束人们政治行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政治道德属于道德范畴,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诸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具有外在的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系统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论述了政治规范的含义、构成和功能。政治規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是确立和协调社会政治关系的要求和结果,其实质是一种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准则。它的构成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即法律规范、政治道德和政治制度。政治规范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在于确立一定的政治目标、制约权力和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学科定位上,政治哲学属于哲学的分支学科,这是由政治哲学的知识体系决定的,政治哲学本质上是对政治体制、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的规范和评价,是对政治现象背后的原则和目标的道德追问。在研究对象上,正义、民主、法治这三个范畴及其领域是政治哲学最基本的分析对象,正义是政治的伦理目标和价值核心,民主是现代社会获得广泛肯定的权力分享和权力分配形式,法治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与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准。在社会功能方面,政治哲学具有对现实政治世界的辩护功能、批判功能和对未来政治发展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政治伦理载体的价值观外交是一种外交方式,也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在国际政治演进过程中,全部的外交政策与国际政治行为无一不是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价值观外交源自国际社会自身的规范性价值体系,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之中,构建于其国内政治生态与国民伦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具有集利益负载和价值负载于一身的特征。国际政治伦理冲突源自对主权原则之于维系国际秩序的重要性的伦理认知差异、多元化的国际政治伦理主体在道德发展水平上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伦理共识的有限性。从国际政治伦理冲突的目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价值观外交折射出三个层面的国际政治伦理冲突——权利伦理冲突、行为伦理冲突和责任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是权力主体滥用权力,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满足个人、团体、阶级等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权力运行中的“三大矛盾”所引起,本质上是“公利性”与“自利性”的矛盾。为此,要根本上遏制权力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用法律规范权力、依靠人民监督权力、利用道德约束权力。  相似文献   

8.
政治伦理是调整人们之间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的总规范。邓小平同志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于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阐述,并提出了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9.
欧美学校微观政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微观政治研究是教育组织研究的新分支,是对学校各类行为主体运用权力影响他人,扩展利益,并在冲突中达成理解,形成互相支持与合作关系的研究。其一般研究涉及微观政治的产生条件、策略和伦理等内容,近年来专题案例研究焦点集中在学校改革中的微观政治行为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微观政治行为表现及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学校微观政治能力和数控县管理会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
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失范现象是我国现行有关权力制度中的伦理缺失的必然结果;制度伦理是制度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和伦理要求,它对制度行为主体规范行为意义重大。要对当前的权力失范现象进行纠偏,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行政伦理又被称为行政道德,以责任、权利、利益为基础,以协调社会、组织及个人关系为核心,是针对行政过程中的个体行为和社会角色的伦理规范与准则。如何处理好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是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政府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大力推行反腐倡廉,行政伦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降低行政官员的道德风险和确保人民公共利益都离不开行政伦理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的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的路径有四种,即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伦理路径,这四种路径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伦理路径,由于现有研究角度和认识的偏差,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辨析。伦理路径就是要把道德视为一种实践精神,通过道德追问,以价值分析(亦即求善)的方式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伦理关系和利益需求,对教育活动给予道德评价,使教育获得理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中的政治是一种事件,是有关种族、阶级、性别、民族性等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整体社会结构中的既斗争又妥协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某种结构状态。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人们在思考“政治”的概念时,实际上把经济、宗教、阶级、文化、审美等等现代生活各个领域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关系和结构状态,以及它们内在强度的最坚硬的部分抽象出来,政治是无所不在的,是人生存于世界的实质。文化研究要求密切关注文化与权力关系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发展和变化,并具有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因此,它力图颠覆以往文化具有审美自主性的神话,从而探索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政治伦理是调整人们之间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的总规范。邓小平同志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对于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阐述 ,并提出了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与权力不受制约的专制政治相对立,民主政治将权力制约权力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延续,毫无疑问,分权制衡是题中应有之义。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內容是人民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还不能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和可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代议制民主。这种权力所有和权力行使的分离,使权力在少数人手中集中起来。如果不对这种集中起来的权力进行制约,很难保证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不衍生出某种特殊的利益来,从而违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尽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人们在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地域关系等方面的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差别将会长期存在。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存在着多元的群体利益。每一种群体利益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都有权要求在民主政治运行中的政治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权力之间不互相制约,难免顾此失彼,很容易突出某一部分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矛盾的对抗和激  相似文献   

16.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道德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其几乎可视为一种“道德政治文化“。这种模式是指道德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元点,一个人因为拥有道德高权而获得权威,又因为权威而获得政治权力,这便构成了政治合法性的整体评价体系。无疑,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道德与政治二者的关系与非常密切,并与西方具有明显的差异。从道德的内涵入手,对中国政治文化中德治传统及其现代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彰显道德之于中国政治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佐论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朗索瓦.基佐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家和学者,但与主流自由主义思想家不同的是,他从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的角度,对政治的积极意义重新做了说明。他主张,政治权力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政治应该以服务社会、增进福祉为宗旨,政治治理应该以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政治参与的必要性。他批评了人民主权观,认为真正的主权是"理性、正义、真理"。这种理性主权思想的目的不只是限制权力,而是为政治权力设定道德基础而予以重新肯定。按照他的理解,正当的政治权力必然要以道德为基础,政治权力是德性的正当体现,因而是值得追求的目的。当今,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现代政治的最大难题并非如何在政治和社会之间划清界限,而是如何加强两者的结合。研究基佐关于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和道德基础的思想,不但有助于加深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为现代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道德问题已为世人瞩目,深入开展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研究,明确科技行为选择的伦理本质,既是科技实践深入发展过程中向科学家们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规范科学家科技行为选择的道德评价基础。目前,在“科技价值中性论”、“科技作用分别论”等科技伦理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认真研究科技行为选择的责任伦理,对科学家们所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给予明确的责任定位,是现代社会科技伦理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处处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尤其是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道德规范是调整社会政治活动中各种关系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尺度和标准,集中体现着政治道德意识和政治道德实践活动的统一,具有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的功能。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是以人为本、关爱人性的规范,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的规范,是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理性,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的普适的政治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架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和谐社会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