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涛 《体育风尚》2023,(12):74-76
本文以2022年第17届世锦赛五人操前六名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参考文献资料,观察视频录像资料、整理统计数据等方法,分析五人操的难度动作,归纳总结出新规则背景下五人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视频数据发现五人操中难度编排设计运用到的组合最多的是A+B运用到组别最多的难度是B组。  相似文献   

2.
2020年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了健美操新规则(2022-2024),2022年竞技健美操世锦赛是首次使用新规则的世界大赛。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7届竞技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分难度是制胜的关键;难度动作出场频率较高的是0.7-0.9区间的难度动作;其0.7与0.9两个分值的难度动作选择最多;在A、B、C三组难度中B组难度的选择最多;难度组合使用次数较少,多数为D+D的形式;直升飞机类、反切类、屈体跳类、屈体分腿跳类、和剪式变身跳类为本届世锦赛男单前8名使用频率最高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8届全国大运会19套竞技男子单人操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竞技男子单人操成套动作中B组难度动作选择最少;C组和D组难度动作选择的分值较低;A、B、D三组难度动作的类别较单一;难度组合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竞技健美操三人操项目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探究三人操难度编排结构发展趋势,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第十五届健美操世锦赛三人操项目前五名队伍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结果显示,中国队三人操在难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前五名队伍选手的难度动作选取较为集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按照由难到易的顺序排列难度动作,创编新颖多样的难度组合,从而提升成套动作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项目冠军与我国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上还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的组别上与冠军选手所选的一致,难度组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冠军选手;我国选手成套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冠军选手相比还有差距,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也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6.
第17届世锦赛采用2022-2024规则,其对成套艺术编排的影响较以往世锦赛更为明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7届竞技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前八名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三人操中,难度分值固然重要,但艺术分的提升对于成套总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三人操中女三的搭配在难度中有着不小的优势,合理的队伍搭配,有利于整个成套得分;(3)在难度选择中,依柳辛、剪式变身跳、直升飞机类为三人操热门动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第8-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各项前6名成套动作中跳跃类难度动作的选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世界竞技健美操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跳跃类难度动作可以凸现和提升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巧妙改变成套动作的路线和方向、增加成套动作的空间美感;跳跃类难度动作类型的运用主要偏重于"科萨克跳类"、"屈体跳类"、"团身跳类"且高分值动作逐年增加;跳跃类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前4个难度动作位置,其中选用在第1个难度动作位置为最多,这较符合运动员体能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7、2008年全国锦标赛精英组六人操项目决赛套路难度动作的技术指标进行数理系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精英组运动员难度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竞技健美操规则保持了一致,精英组六人操选手在成套动作中表现出技术的规范性、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动作的完成质量上尚有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进一步强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大学组健美操比赛男单、女单、混合、三人和五人操各项前3名共15套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各项成套难度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在创编比赛套路时提供参考,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第十三届运动会大学组健美操各单项前3名成套难度动作的选择比例,按照A、B、C、D四个组别为2:1:5:2;选用的难度分值中,男单主要选用1.0和0.7分;女单、三人操主要选用0.60.8分;混双主要选用0.50.8分;混双主要选用0.50.7分;五人主要选用0.60.7分;五人主要选用0.60.7分的动作。选用频率,A组选择多为托马斯和提臀腾起类;B组为直角支撑、分腿支撑和水平支撑;C组为屈体分腿跳类、剪式变身跳类、屈体跳类和科萨克跳类;D组为转体类和依柳辛类。成套中A类难度较多出现在成套的第八个难度;B类难度选择少,没有特别集中在某个位置,C类较多出现在第四个难度, D类较多出现在第一个和第十个难度。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21,(6):32-35
为探究竞技健美操混合五人操项目技术编排及艺术性趋势,以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体育联赛健美操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结合2017-2020周期竞技健美操新的评分规则,从竞技健美操的音乐、操化动作、难度动作、技巧动作、场地空间利用的五大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音乐选择以中国歌曲为主,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含义,编排艺术性成套动作; 2)操化编排上多选择上肢的不对称动作、下肢单脚步伐及增加身体旋转动作次数,注意操化面向性; 3)多选择C组难度动作,体现跳跃能力; 4)多选择动作多样且易完成的技巧动作,展现整齐统一化; 5)合理运用比赛空间场地,明确场地路线与方位,多样化编排能给裁判强烈的队形变化和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1.
男子单人操项目是世界高水平比赛中竞争激烈的项目,研究以201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操项目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单人操成套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节拍单元占比最高、平均A+操化单元为6个、平均G+主体内容数为3个等;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合理安排动作内容比例、操化动作的多元化发展、三维一体的主体内容编排等,以期为我国男子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及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竞技健美操6人操的成套动作创编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9届健美操世锦赛6人操的成套动作创编特点的研究,客观分析各国在编排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形式。通过录像对成套动作进行分析,6人操成套动作中操化动作复杂多变,基本步伐使用广泛;队形变化利用人数和不对称性来体现,效果更佳;托举配合和音乐的选择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主题与动作一致性等特,最。  相似文献   

13.
对第9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冠军队三人操项目的编排对比分析表明:中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和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难度动作的级别也较低;动力性配合动作的编排较简单,配合时间短,没有空间体位的变化,缺乏亮点;托举动作的类型单一,缺乏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健美操三人操成套动作编排依据及成套动作编排的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我国现在在编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竞技健美操三人成套动作的编排做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FIG)2001—2004年竞技健美操规则(以下称旧规则)与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以下称新规则)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规则变化及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1.规则英文名称的变化使健美操向国际化发展;2.服装要求的变化使健美操向人性化、规范化发展;3.成套动作编排的难度要求变化使健美操向高难化发展;4.三人操和六人操不同难度评估指数的去除变化使健美操向男女要求统一化和女子难度提高化发展;5.“难度组合”的连接价值变化使健美操向新颖独特性发展;6.成套动作艺术性评分的变化使健美操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第9、10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决赛前6名的成套动作中的720个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0.3分的难度动作引用量逐渐减少,引用的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0.5分~0.7分;分值小于0.6分的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成套动作的前半部分,分值高于0.7分的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成套动作的后半部分;引用A、B、C、D组难度动作的比例趋于1:1:3:1;男单和三人操的完成质量高于其他单项;最后得分与难度分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健美操运动蓬勃开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竞技健美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美操运动,它比健身健美操更加激烈。更能体现出力、青春、美的特色。近年来我国经常举办全国性的比赛,甚至走出中国。参与竞技健美操这个项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如何创编出符合竞技健美操特点而又紧紧把握住发展方向的成套动作呢?成套动作的编排应该注意:动作的艺术性、操化动作与难度之间的过度连接、成套动作的内容、成套动作的时间、音乐与动作之间的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竞技健美操2005到2013年三个周期的规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周期规则下竞技健美操新增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两个竞赛项目,集体操人数由6人改为5人;竞赛场地统一为10m×10m,竞赛时间统一为90s±5s;难度动作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精的一个发展历程;新难度动作不断增加,高分值难度动作数量和级别不断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评分细则更加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完成部分增加减分要求细则和一致性错误减分。我国竞技健美操在新规则下应提高创新能力,取各家之所长,特别是在成套动作编排上,突出创编的新颖性、独特性;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加强运动员的个人艺术修养,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陈瑞琴 《体育学刊》2012,(5):123-126
对第10~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我国与世界各项前3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所选的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数量和分值上均高于世界前3名选手;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类型主要偏重于屈体分腿跳类,动作的完成比世界优秀运动员选用的科萨克跳类的难度大;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前半套,而世界优秀运动员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后半套,这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及下肢动力性力量的要求较高,这说明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下肢动力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录像分析等方法对2010年健美操世锦赛、2011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精英组男单决赛前6名成套的难度动作编排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探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差距,为我国男单成套创编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我国男单成套中难度动作的选择比较单一,重复率高;顺序安排无规律;动作失误率高,部分难度动作完成质量较差;部分运动员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能力有所欠缺,D组动作的稳定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