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现实困境。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引企入教为抓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产教融合为引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协同育人为基础,深化校企合作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升  刘次琴 《体育科技》2022,(5):154-156
文章研究校企协同育人的理论机制,搭建幼儿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实现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幼儿体育专业人才发展目标。根据幼儿体育专业人才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目的,提出:以多部门协同、多学科协同、多动力协同、多目标协同、多评价协同等机制为理论切入点,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基础,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理论支撑,落实高质量培养幼儿体育专业人才的合作目标,实现推动我国幼儿体育发展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迫切需要更多复合型、高水平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结构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析毫剖芒,旨在厘清江苏省高效培养体育人才的现实问题,突破政府、高校、企业“异质藩篱”来构建一体化体育人才培养链路,尝试探寻体育人才培养“江苏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尔夫再次成为奥运会项目,竞技高尔夫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成为我国亟待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所在高校的个案研究,考察了学校实行的“体育专业教育+竞技体育U应用型人才+行业适应能力”这一校企合作的高尔夫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一校企合作模式的特征、学校和企业的角色与关系、合作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同时对所在高校在运行这一合作模式上所获得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问题.由于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状况、企业条件、合作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具体形式需要园地制宜探索不同的途径与方法.三福百货和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构建“2+1”的产学研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依据校企共建专业模式要求,按照对接行业、工学结合、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建设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开展连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以期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创新基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列举了我国现行的五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即:体育运动学校模式,试点学校自办模式,单项俱乐部模式,教体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制度创新;走“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路;建立适合运动员学习训练特点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体育人才的交流市场的对策和建议,以创新基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国家、行业、企业、体育高职院校等各方面力量在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以专业建设平台的构建为核心,结合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体育高职教育特色的发展模式,培养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服务的能够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莆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剖析其改革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以下建议:(1)宏观方面,建议政府出台支持政策,积极引导校企合作,建议企业依据自身需要,将相关需求的市场信息反馈给学校,实现地方社会事业、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共赢。(2)微观方面,学校积极提升自身的“软”与“硬”实力,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市场机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体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要和方法、教学时间和空间、教学评价体系上的开放,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资源共享等社会力相关理论,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各高校乒乓球队伍的竞技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归纳高校乒乓球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主要有校校合作路径、校企合作路径、校政合作路径、校队合作路径和校协合作路径等,选择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途径,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校体企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源质量、经费制度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校体企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托高校,通过整合教育、体育和企业三大系统的优势资源,联合互动,共同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据此提出构建该培养模式的客现依据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48-651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皆在塑造与培育卓越的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认为: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主要包括"企业高度参与型""非营利组织主导型""体教结合型""高校主导-多元合作型";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不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独立发展,而是依靠企业、政府、学校、非盈利组织等协同参与、多元合作,形成了1+1大于2、1+1+1多元组合式的协同互融新模式。建议: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加快社会力量补位,建立合作互促机制,推进政府角色转变,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李胜恒 《体育科技》2022,(1):139-141
运用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与创新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为研究对象,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特点和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主要结论:①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②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③建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专业布局,专业布局与地方体育产业结构相匹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④完善现有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取向与主体取向相结合的评估体系。⑤健全政府保障体系,加大教育经费的保障和投入。  相似文献   

14.
构建完善的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体育影响力和话语权及深度参与全球体育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及逻辑推理法,基于“螺旋模式”下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培育、推送、晋升、回流4个阶段,研究发现:1)亟需加强政府、高校、协会及社会联动协调发展、搭建信息咨询和培训平台、运用多元化的后备人才储备手段;2)设立政府与非政府混合型主管部门并加强协调输送、加大政府主导的专业人才推送及社会场域下的人才派遣力度;3)畅通晋升通道、加强枢纽联结;4)增加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岗位数量、制定开放型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及确保经验知识的提升与流动,构建完整的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旅游企业负责人、体育旅游主管部门(体育局和文旅厅)及有关院校专家学者等三个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从人才的现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入手,收集了大量真实详尽的一手资料,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行业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构成多样、对口专业人才较少、总量不足且供给滞后于市场需求等问题;在岗位需求方面,市场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等岗位人才缺口较大;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过宽以及人才缺乏实用性等。基于此,提出建议: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促进浙江省体育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芳  陈诚 《当代体育科技》2023,(34):116-1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CDIO理念,从构建新型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体系建设4个方面,来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冰雪人才院校协同培养为切入点,研究京津冀冰雪人才院校协同培养的途径,构建京津冀冰雪人才院校协同培养联盟及其运行机制。京津冀冰雪人才院校培养联盟的构建主体与思路为:京津冀中小学冰雪特色学校构成基层联盟,输送人才到京津冀具有冰雪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构成高层联盟,各类院校组成校校联合;京津冀冰雪场馆、企业、旅游等机构构成联盟的培训和就业主体,与院校组成校企联合。京津冀冰雪人才培养联盟的运行机制主要由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共享共赢机制、协调机制等构成。各种运行机制相互作用,使联盟得以顺利、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郑继超  赵娜 《体育科研》2015,(3):98-10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苏沪两地5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且与其培养目标吻合度低,教育实习环节薄弱,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故提出建立并创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联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对学生教育实习期内的监管与考核力度等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专业提升知识技能,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安排与企业需求联系不紧密,课程内容实操性不强,教师主体与企业脱节等问题。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针对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教学提出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实践,构建校企反馈机制等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耿磊  耿超 《新体育》2023,(18):103-106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与体育不断融合促使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成为紧缺人才。高校是产出人才的主要阵营,为了改善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高等体育院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体育院校开设智能体育工程专业所应具备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层次、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改革体系等方面内容进行探索。并提出:“政府应制定相关助力政策;高校增强彼此经验交流”的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