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新规则背景下,以十一运会跆拳道决赛阶段82场比赛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程录像回放,对运动员使用技术、得分、警告、交手和贴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横踢是核心技术和得分的主要手段;警告以出界、消极为主;交手次数较以往大赛有所增加;贴靠主要以交手后贴靠和无交手贴靠为主.  相似文献   

2.
采用专家访谈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以东京奥运会男子58kg共19场比赛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级别整体技战术共性与冠军技战术个性。结论:1)共性方面,该级别动作速度快,技术储备全面且打法多样;整体形成先前腿技术破坏,再采用正拳、后横踢等技术的进攻模式;得分前动作多样化,得分后偏向控制距离;以进攻为主,取得胜利的运动员都具备多种战术使用能力;直接得分采用后横踢、正拳和旋转技术,控腿变线得分主要采用前横踢、侧踢和下劈。2)个性方面,D.VITO集中使用侧踢技术来应对对手动作速度快的特点;找到得分时机后采用侵略性更强的后横踢和侧踢技术;偏向进攻-迎击型,得分前后的动作选择多以腿法为主;攻守兼备的侧踢连击和控腿变线技术成为他本届奥运会的一大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场观察等方法对2008奥运会跆拳道世界区资格赛我国重点级别对手的技战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女子-49kg、+67 kg级跆拳道技战术的运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结论:女子-49kg选手左右横踢技术踢击数量平衡而娴熟,右实战势对阵的前脚横踢技术是女子-49kg的弱点技术。右后横踢在女子小级别中得分比例最高,后踢技术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其它技术的得分率。女子+67kg级别战术应用,进攻与反击战术的应用数量总体持平,子大级别选手反击得分比例高于进攻得分的比例,与女子小级别该项数值刚好相反。右后横踢的得分比例较高,得分主要以迎击为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22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57kg级冠军骆宗诗运用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骆宗诗技术储备能力较强,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种类较多;使用率较高的技术为侧踢、前腿横踢与后腿横踢,得分技术较高的是远距离击打的下劈与前横踢技术。(2)骆宗诗在不同的分值技术上,运用2分技术较多,其次为3分技术,在得分上,3分技术得分较多;在单一技术与组合技术的使用上,单一技术高于组合技术,在得分上,组合技术高于单一技术的得分。(3)骆宗诗主要以进攻战术为主,迎击战术为辅的战术特征;在得分方面骆宗诗是以进攻战术为主要得分手段,其次为战术的转换进行得分,反击战术得分较少。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分析法等,对张梦宇在2019年跆拳道世锦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其技战术特征,以期为张梦宇备战下一阶段比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1)张梦宇在比赛中实战势主要以右势为主;(2)张梦宇常用腿法技术依次为横踢、侧踢、下劈、勾踢,旋转类技术基本没有使用;(3)张梦宇组合技术种类多样,并擅长使用中位技术;(4)张梦宇得分分数主要来源于每场第三局,得分技术主要是2分技术;(5)张梦宇战术应用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防守反击战术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全程录像回放统计,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女运动员决赛、半决赛阶段的32场比赛分别依运动员各种类型的踢法、交手时间、交手次数和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基本技术运用中,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均占60%以上;后踢和勾踢虽然在比赛中的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实际的得分效果也相当显著。较以往各重大比赛,前踢技术首次进入比赛3大基本实战技术之列。3局比赛中,运动员应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安排战术和体力分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规则背景下跆拳道比赛主要得分技战术的运用,分析跆拳道技术、战术发展情况,以第16届亚运会跆拳道决赛阶段的比赛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现场观摩并录像的研究方法与北京奥运会、11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术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术形式多样化,个人技术得分值提高,横踢技术和踢击躯干技术使用率及得分率有所降低,击头技术得分提高,后踢、后旋踢、下劈击头技术将成为跆拳道比赛得分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女子49kg级是我国跆拳道的优势夺金项目,本文对该级别世界积分排名前3的运动员在2022年墨西哥世界锦标赛的竞技表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世界女子跆拳道49kg级优秀运动员应用常规技术得分、二次技术的单次得分分值较高。主要常规得分技术是后横踢,前侧踢,其次是里合下劈和前摆踢,旋转技术运用及得分少。二次技术的得分体现在前横踢、下劈、前侧踢技术的击打部位变化和技术种类间转变;得分技术时机主要是与对手近身时得分,其次是在对手注意力不集中和击打过程中得分,抓住对手技术起点得分位居第三;得分技术的击打部位较为平均,击头得分的技术有:下劈、横踢、摆踢;击打躯干技术有:横踢、拳、侧踢;进攻战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得分次数最多,迎击战术其次,反击战术无技术得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22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53kg级银牌得主左菊在本次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女子跆拳道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左菊在本次比赛中运用了七种技术,横踢和侧踢使用率最高,但直拳为成功率最高的技术;该运动员单一技术的运用效果较组合技术高;在战术的使用上左菊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运用次数最多,但其成功次数最多和得分数最多的均为近身战术;左菊以中位技术为主导辅以高位技术,其旋转技术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10.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跆拳道项目电子护具时代的制胜技术和关键环节,对200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相关技、战术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并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传统护具、2009年世界杯赛和第11届全运会决赛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使运动员比赛得分增多;击头技术的得分次数、得分种类明显增加,创新击头技术大量涌现,击头技术成为现今跆拳道比赛制胜的主要技术;横踢技术的得分比例迅速下跌,赛场上出现了推踢、拳、下劈、侧踢等以往少见的1分技术;加时局的战略安排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亚运会男子冠亚军决赛的8场比赛作为考察对象,对比赛中主要使用的技术(推踢、前横踢、后横踢、双飞、后踢、下劈、旋踢、旋风踢等)、击头和击腹的得分、以及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各类技术使用前3位依次为后横踢、前横踢、推踢;得分技术前3位依次为下劈、后横踢、前横踢。反向技术较正向技术运用难度大,但超过正向技术的使用效果。比赛中高难技术的使用逐渐增多,组合使用所产生的有效击打等技术将有着较大的发展与提高空间。间接攻击明显高于直接攻击得分,直接攻击得分较为困难,大力发展间接得分特别是间接攻击头部得分方式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因犯规而带来的扣分应引起充分注意,教练员必须采用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提高运动员思想意识,并形成习惯,以意识的提高来带动训练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世界高水平跆拳道比赛逆战局技战术运用特征,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落后情况下应对比赛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逆转局中前腿横踢是使用次数最多的技术,后腿横踢技术是得分次数最高的技术;逆转局中正向技术使用率高于反向技术,但在使用成功率上低于反向技术;逆转局中中位技术使用成功率高于高位技术;逆转局中进攻战术是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的战术,迎击战术次之,反击战术最低。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视频分析、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制胜得分技术的视角,对新规则使用下2018年和2019年的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冠军总决赛的女子决赛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跆拳道比赛应用制胜得分技术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在正向制胜得分技术应用中,1分直拳技术使用频次明显增多,2分腿法踢击躯干技术应用次数显著回升,3分击头技术运用数量持续上升;在提高分值激励下,4分旋转技术踢击躯干制胜得分次数明显增长,5分旋转技术击头制胜得分能力有所提升;推+踢、变线、拳腿等组合技术运用能力增强;不同级别制胜得分技术应用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视频分析、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制胜得分技术的视角,对新规则使用下2018年和2019年的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冠军总决赛的女子决赛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跆拳道比赛应用制胜得分技术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在正向制胜得分技术应用中,1分直拳技术使用频次明显增多,2分腿法踢击躯干技术应用次数显著回升,3分击头技术运用数量持续上升;在提高分值激励下,4分旋转技术踢击躯干制胜得分次数明显增长,5分旋转技术击头制胜得分能力有所提升;推+踢、变线、拳腿等组合技术运用能力增强;不同级别制胜得分技术应用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全运会男子跆拳道冠军运动员比赛中的技术运用特征进行研究,旨在能够为我国竞技跆拳道项目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横踢以及侧踢在比赛中使用较为频繁;旋转腿法以及双飞踢和直拳在比赛中的使用次数较少;在竞技比赛中直拳技术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点还是基本腿法;旋转类技术使用率极低;犯规主要发生在出界上。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视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李大勋在重大国际赛事中的交手回合、基本技术、组合技术的应用频数以及成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2018-2019年度世界跆拳道联盟公布的最新奥运积分显示,李大勋拥有605.94个奥运积分且高于第二名将近300余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其技战术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李大勋在比赛中习惯采用前腿侧踢与前腿横踢技术进行主动进攻、控制距离、防守破坏、封堵迎击;利用后腿横踢技术进行补充击打;灵活使用中变中、中变高等变线技术突破对手;新规则后近身贴靠时攻防转换技战术变化多样,"推+踢"技术运用巧妙,增加了其得分手段。分析认为,在实施新规则的比赛中李大勋结合判罚尺度与分值的变化,优化了进攻方式,增加了得分手段,提高了时局节奏,同时反映出现阶段跆拳道项目技战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视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李大勋在重大国际赛事中的交手回合、基本技术、组合技术的应用频数以及成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2018-2019年度世界跆拳道联盟公布的最新奥运积分显示,李大勋拥有605.94个奥运积分且高于第二名将近300余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其技战术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李大勋在比赛中习惯采用前腿侧踢与前腿横踢技术进行主动进攻、控制距离、防守破坏、封堵迎击;利用后腿横踢技术进行补充击打;灵活使用中变中、中变高等变线技术突破对手;新规则后近身贴靠时攻防转换技战术变化多样,"推+踢"技术运用巧妙,增加了其得分手段。分析认为,在实施新规则的比赛中李大勋结合判罚尺度与分值的变化,优化了进攻方式,增加了得分手段,提高了时局节奏,同时反映出现阶段跆拳道项目技战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全程录像回放统计,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统计与分析依运动员各种类型的腿法和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基本技术运用中,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均占50%以上;后踢、旋风踢和后旋踢虽然在比赛中的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实际的得分效果也相当显著,3局比赛中,运动员应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安排战术和体力分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1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闭式站位时技术运用与得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跆拳道男子比赛中,绝大部分运动员都习惯左闭式站位。2)闭式站位时不论在进攻还是反击中,横踢技术使用率都为最高,其中,进攻时的横踢技术约是其他技术使用次数总和的3倍,说明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手段单一,不够全面,技术选择合理性不高;双飞技术在使用率、得分率及成功率上都较高,说明采用电子护具比赛,连续击打容易得分。3)闭式站位得分战术中,主动进攻战术得分最多,但得分成功率不高,需要增强运动员进攻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回放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半决赛、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每局的踢击次数、踢击类型、交手回合、交手时间以及防守的步法运用。分析结果显示:比赛中男、女运动员踢击次数第1局最少、第3局最多;交手回合和交手时间高度相关,男、女运动员的交手回合和交手时间随局数递增;横踢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技术,男、女运动员在比赛中防守步法使用基本一致,后移防守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