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文艺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精要地论述了文艺传播的涵义、文艺传播的本质特性,重点论述了文艺传播发展过程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文艺传播是横亘于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之间的一个审美中介,是完整文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播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接受效果的差异。文章在介绍西方现代传播学与文化传播理论的基础上,考察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传播行为及观念,以发现人类传播的演变轨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指出文艺传播方式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反映了其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文艺传播的进步,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发生双向互动;新世纪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更应理解和运用好文艺传播这一中介。  相似文献   

3.
《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是邵培仁在主编《经济传播学》之后编的又一部力作,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第一部研究政治信息传播过程及规律的专著。通读这部装精良的新著,读者不难品味出该书的三大特点: 其一,它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大多局于新闻传播和个别政治传播现象,难以超越传统的理论框架和传播模式,视野狭窄,钻探不深,而《政治传播学》则把研究取向和焦点确定为政治领域内的信息传播现象,并在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比照古今中外的丰富资料,以政治传播的过程为经,以各种政治传播的要素为纬,立体地多层面地全景式地勾画和揭示了政治传播学的构成、历史、现状和趋势,从  相似文献   

4.
孙宜君同志把他的《文艺传播学》撰写提纲寄给我,征求我的意见。我看了“提纲”,觉得建构严密,思路清晰,给以充分肯定,并提了一些如何充实该书内容的建议。三年后,《文艺传播学》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读完全书,我认为《文艺传播学》体现了作为一门边缘新学科的整合性、广角性和创新性。文艺传播学是一门新学科,孙宜君的《文艺传播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与科技期刊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科技期刊的传播过程、科技期刊的质量把关和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在科技期刊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反馈使作者、编辑、出版物、读者构成了一个传播"信息链",编辑则是这个"信息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编辑要运用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科技期刊的传播规律,把好科技期刊的质量关,提高编辑技巧,优化传播效果,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的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逐渐增多;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涉及各个领域,理论建树也有所突破。但也迹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研究队伍的专业性不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体系,还不是真正利用传播学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的传播问题,文学传播学还没形成独立的学科等。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录音、录像等)为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学》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包括五个组成要素,即五个W:谁传播(Who)、传播什么内容(What)、通过什么渠道传播(in Which channel)、对谁传播(to Whom)、产生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effect)。它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探索揭示人类社会信息交流规律,以提高传播的效果。所以,《大众传播学》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紧密关联,乃至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我们获取新的知识,需要靠教师、书本等媒介的传播;我们想要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需要靠报纸、广播等媒介的传播;我们想要知道别人的观点以及评价,需要与别人交流或是通过网络等媒介。随着人们对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其与传播相关的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与扩大,传播已经有了自己的体系,成为一门学科,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认为:传播学的发展与信息科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传播是信息的传递,信息科学在传播学中最大的贡献是将信息的概念引入传播学。…  相似文献   

9.
宋振文研究员的专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研究》体现了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多学科渗透,初步形成了价值传播学;针对性强,富有现实指导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专著中提出的拓展和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途径、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模式与机制的构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传播学及其理论研究是对于民族群体承载并传递民族文化信息、物质的传播行为、相互交往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建构,也是创建中国特色传播学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传播与文化信息交往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学与民族文化遗存形态关系研究;人作为文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终极介质研究.用现代传播研究方法,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传播方式、传播初识、传播行为、传播介质的研究.同时研究这些介质本身保留的民族文化.创建民族文化传播学,同西方大众传播学的规律性研究不同,它更加关注对于民族生活化传播行为的研究,并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视角进行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以沟通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宋振文研究员的专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研究》体现了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多学科渗透,初步形成了价值传播学;针对性强,富有现实指导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专著中提出的拓展和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途径、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模式与机制的构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艺接受与文艺创作构成了文艺传播流程不可或缺的两个磁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内,文艺接受并未像文艺创作一样受到批评家、理论研究者的青睐,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在批评或研究的视野之外。虽说也有少数文艺理论著作对于文艺接受(主要指文艺欣赏)有所关注,但总的说来:一则对文艺接受缺乏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细致深入的研究;二则未把文艺接受放在创作(传播)(?)作品(信息)(?)接受的三环节的动态联系中来考察,至多就文艺接受的表层特征作些论述。近几年来,由于西方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的引进、吸收和运用,才使得文艺接受研究的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也许由于文艺接受这个论题过于棘手,纷繁变化、难以捉摸的接受现象本身就令批评  相似文献   

13.
文艺传播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在文字诞生前,人类主要靠动作、语言、图形来传播文艺信息;文字出现后,特别是印刷术发明后,文艺信息得以复制和广泛传播;广播、电影、电视三大媒介负载文艺信息,标志着文艺传播进入电子媒介传播的新时代。文艺传播每次大的历史演进,都得力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传播媒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第一部新闻传播学专著——《新闻传播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在今年1月出版了。这是邵培仁同志继与人合作出版大陆第一部《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经济传播学》、《政治传播学》、《艺术传播学》、《教育传播学》、《传播社会学》等书之后,与叶亚东合著的又一传播学理论力怍。作者在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各种知识的合理融汇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在这一交叉边缘领域开拓创新,建立了比较完整、新颖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纵现全书,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翻译研究学派对翻译学有着不同的定位。文艺美学派、语言学派和文化研究派等学派对译学定位的观点都存在不足。从信息传播学角度研究翻译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客观而言,信息传播和翻译的确有着一定联系。但是,由于传播学和信息论对于量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倚重,对于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追求,其与译学这样一门以具备强烈的人文性、艺术性的双语转换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并不能划上等号,更不能使后者归属于前者。翻译学是一门与语言学、文艺美学、文化研究及信息传播学等学科相平等的独立的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里,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各种各样渠道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一方面又以各种方式传播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传播的行为是伴随着人类而诞生的,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便从未停止过。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学极其关键的一环,对它的研究可以说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一样长。作为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美的艺术,其发展自然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专属于艺术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本文以传播效果的理论为基础,按照艺术传播活动的构成因素,从宏观上把握艺术的传播属性,着重分析研究艺术传播效果的诸理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影响艺术传播效果的内外在因素,以期能提高艺术的传播效果、加强艺术传播学研究和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不断追求文艺政策的时代性,“十七年文学”中的许多小说在初版后便处于不断修改的状态,柳青的《创业史》便是一个典型。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创业史》的修改主要涉及传播主题、传播主客体、传播载体和传播内容等四个方面的变化,《创业史》不同版本的修改历程,清晰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演变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参照拉斯韦尔、香农一韦弗、施拉姆、贝罗、马莱茨克以及坂元昂等人构建的传播模式的基础上,首先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数字化学习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其次依据该理论模型构建了基于信息传播学视野的数字化学习优化策略,最后以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英语教育本科专业“高级职业英语”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效果作为个案展开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双向量表和达标度分析等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对信息传播学视野下数字化学习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传播力的强弱是重要因素之一。把握四个要素是增强传播力的前提;对受众进行正确定位和分析是增强传播力的关键;合理组合媒介,将信息有效编码是增强传播力的核心;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是增强传播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概况和新闻翻译的传播学模式,在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传播学的五种理论分析,即传播者分析、传播内容分析、传播手段分析、传播对象分析及传播效果分析,并从传播学视角对新闻翻译工作的发展进行研究,指出新闻翻译工作要想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就需要研究和分析新闻翻译传播过程的特征,使新闻翻译工作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顺利实现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