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闻三昧》2008,(1):11-11
1994年4月1日,一个后来几乎千百次触动中国社会神经的电视评论栏目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并且占据了紧随<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间.这个栏目就是标准时长13分钟的<焦点访谈>.耐人寻味的是,此后的三届政府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与这一栏目的编导和主持人亲切交谈,并且分别题写赠言,尽显勉励之意.  相似文献   

2.
"于热闹处安静听",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为老牌栏目<世纪大讲堂>的2010年新书<中国的困惑>所做的序名.简简单单七个字,却真真切切概括了这个坚守了十年的栏目的内涵和意义.十年前,在完全没有可借鉴范本参照的情况下,一群有着强烈媒体责任感的电视人,开始了学术与电视融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人口>栏目是中国人口宣教中心承办的宣传中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目前惟一一档以揭示生命奥秘、探寻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家庭健康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社教类的专题栏目.<人口>栏目是目前央视一套在周末黄金时段播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社教类的节目之一,也是目前央视一套惟一由国家部委主办的栏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警》,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的一个当家栏目。2006年,这个栏目走过了一段马鞍型的曲折道路,经历了由评估名列前茅到跌入底谷,再跃上高峰的痛苦经历。作为武警部队的电视人,我们从栏目受到末位警示中得到了诸多启示。最重要的是,电视人任何时候不能忘了观众。  相似文献   

5.
不知不觉间,<人口>栏目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人口>栏目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由于这个栏目的主要负责人和创作人员多是我们的学生,其间也同栏目组的各位同仁有过接触和交流,因此,对<人口>栏目自然多了一些关注和偏爱.二十年来,眼看着<人口>栏目从央视众多如雷贯耳的大牌栏目中一步步脱颖而出,逐渐奠定了它独特的位置和影响,逐渐从比较边缘的一株小苗成长为一棵巍然屹立的参天大树,我的心里自然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似文献   

6.
编译纪录片最起码的要求是让中国观众能看懂。而实际上,如果要求仅止于此,那成品将可能会惨不忍睹。因此,编译纪录片的工作应当远不止于此。由于国外纪录片在我们的屏幕上播出的窗口一般是一个固定时间段;或者是一个栏目,因此纪录片在栏目的编辑手中首先只是一部素材,它必须在播出时达到我们播出窗口或栏目的要求和需要,并被加以这个时间段或这个栏目的包装。也就是说,在播出前要经过编辑的手使之符合我们的电视所要求的播出口径和水准。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如果一部纪录片是在栏目中播出的话,纪录片编译与栏目编辑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7.
发行量曾经达到1000万份的中国第一大报,偏偏是一张小报:叫《中国少年报》。 《中国少年报》有一位人们很熟悉的“人物”——动脑筋爷爷,可是,编动脑筋爷爷这个名牌栏目稿件的不是一个白胡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深圳商报“数码现场”栏目被评为2006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二等奖。这个奖项对于这个创办才一年多的栏目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为栏目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首先祝贺<人口>栏目创办20周年,我第一个感觉是20年很不容易,我不知道中央电视台除了新闻联播这个栏目以外,还有多少个栏目能够创办20年的.我想了一下,没有几个,比如说<综艺大观>已经没有了,包括<幸运52>也改版了.部委办的栏目能够延续20年,而且在央视一套播出,我首先感到非常吃惊,我觉得开研讨会确实很有必要,其他栏目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我在看这些片子的过程中在思考,为什么这个栏目能够办20年,办这么长时间,还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收视率,确实很值得研究和总结,我个人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0.
“阿凡提新篇”是北京晚报一九八○年复刊后新创办的栏目。这个栏目,以其幽默、诙谐的内容及活泼生动的形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最初给这个栏目撰稿的,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李耀宗同志。晚报刚刚复刊,他便送来了一组新编的“阿凡提故事”。刊载时加上了“阿凡提新篇”的小栏头。这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这是为李耀宗个人开办的“专栏”。后来,工人日报社的孙理同志看到这个栏目的文章,写了两篇,寄给了报社,其中有一篇发表了。这时,人们知道了这个栏目不是一个人的专栏,于是也纷纷给报社撰稿,使这个栏目反映的社会内容更加广阔、深入,富有群众性。  相似文献   

11.
1988年3月15日19时,许多观众惊喜地发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片头变得更新颖别致了。《新闻联播》节目是中央电视台当晚全国收视率最高的一档栏目,也是全台最重要的一档栏目。这个栏目的片头不仅是《新闻联播》节目的片头,也是整个晚上各栏目的总片头。创作音乐要考虑到政治因素,还要考虑到各种新闻的综合性,因此曲子写得既要保持庄重、丰满,又要向上奋进,同时还要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初开始,湖州晚报推出"一周一心愿"栏目,讲述社区里贫困家庭的故事,说出他们最想实现的一个心愿,同时报遵帮助实现这个心愿的动人事迹.栏目推出以来,已有400多位热心人和20多个单位、团体加入到捐助者的队伍中来.到2008年底,栏目已推出50多期,总共帮助了600多个困难家庭实现了心愿.湖州市领导多次表扬这个栏目,并将此栏目引出的爱心群体推荐为"感动浙江"人物评选的候选对象.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进行》,这个栏目以电视纪录片拍摄手法,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连续播放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栏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从而受到观众欣赏。作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如何把握好该栏目的导向,如何确立主持人的风格样式和个性特征,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此,我把主持该栏目的一些粗浅体会总结归纳,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觅金探宝。  相似文献   

14.
谷城报作为中共谷城县委的机关报,如何教育引导全县人民结合谷城县实际,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本报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首要任务.报社编委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讨论研究,认为,谷城报作为县级党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报纸,同时,又是离群众最近的一张党报,我们所报道的人和事都是群众身边的人和事,真实可信,感染力强.我们必须发挥基层党报的优势,在加强常规精神文明宣传报道的同时,还要选准突破口,办好骨干栏目,形成舆论强势,促进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过去本报也作过大量的模范人物宣传,开辟了“反腐倡廉征文”、“为党旗增辉”、“播撒文明的人”等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栏,但宣传效果不尽人意.这些专栏随意性强,形式单一,无特色.怎样使所直传的模范人物成为“精神文明的引路人”,达到“宣传一个点,感染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报社编委会经过讨论,最后大家把思想集中到了“一线党员写真”这一主题上.确定“一线党员写真”这个栏目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这个栏目要宣传的对象党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这个栏目宣传的党员来自于一线,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三是这个栏目名称的本身含义也限制了所写对象的事迹是近几年所发生的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本报将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产生了区别于播音员的全新意义上的主持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主持人的介入和所起的作用,使栏目被一定程度地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意味,不管是新闻报道性栏目或杂志性栏目,不管是综艺类栏目还是服务类栏目,主持人成了栏目的代表,无论制片人和编辑工作,在观众看来,是主持人调整、控制着栏目的主题和节奏。可以说,栏目与主持人之间有着一种休戚相关的联系。主持人因栏目的存在而存在,栏目也因有主持人才更显活力。有出色的主持人才会有出色的电视栏目,而一个优秀的栏目,必定要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也就是说,如果观众喜欢这个栏目,就必定会喜欢这个栏目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有条件的电视台都要开播舆论监督类栏目,并要求舆论监督的节目比例在50%以上.这个通知对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各级电视台,特别是地方台如何有效地执行这个通知,更好地发挥电视评论类节目舆论监督的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场目击”是《中国社会导刊》中的图片栏目,图片栏目以及图片杂志是当今期刊界的发展趋势,以下对“现场目击”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来研究《中国社会导刊》。“现场自击”栏目简析在《中国社会导刊》整体过于庞杂的情况下,我首先选取“现场目击”栏目入手。原因: 1.目前社会是读图时代,图片蕴涵的信息量很大且“现场目击”栏目主体为图片报道; 2.“现场目击”是《中国社会导刊》上连续的、已经比较成型的栏目,一共12期可以看出其中编辑方针的延续与改变; 3.在时间紧的情况下,研究图片节省时间。首先从量的方面考虑,对2001年12期刊物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8.
在台领导提出要创作一流的电视节目,建设世界一流电视台的精神鼓舞下,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于今年5月初,推出了一个新的栏目——《环球45’》。这是我们创办知识性杂志型大板块节目的一次大胆尝试。《环球45’》栏目是在原有栏目《世界各地》、《外国文艺》的基础上创办的新栏目。创办一个新的栏目,有如艺术家为他的一件艺术作品构思一样,编导们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栏目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也就是说将来展现在屏幕上的《环球45’》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经过大家的认真讨论,集思广益,我们为《环球45’》这个栏目勾画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环球45’》是一档以介绍外国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经济科技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品位较高、知识性较强、杂志型的大板块节目。概括起来说它是介绍外国的(而不是中国的);是知识性的(而不是文艺性  相似文献   

19.
人物访谈节目几乎是每一个电视频道都会有的节目样式,而人物访谈栏目可以说是每一个有追求的电视台都会设立的.但一个人物访谈栏目的功能如何设计?仅仅是做一个自己所理解的人物访谈栏目,还是从频道层面考虑这个栏目的功能?显然,应当是后者.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不到9年,每期节目一般也只有13分钟,但这个栏目却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是“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