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框架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实质就是延性,延性的提高可以增加结构抗震能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分析了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以及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本文分析了延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要点及其意义,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砖混结构校舍受震害影响较重,从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设计计算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抗震加固分析讨论。按照砖混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简单易行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构造措施的补足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震害表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的优缺点及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存在的分歧,综述了有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抗震性能,最后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的意义、设计原则及抗震加固技术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结构鉴定和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底框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从抗震上讲它是一种不合理的结构形式,但限于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无法取消,通过对这类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结合历次的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可对其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中的建筑体型、结构构造及改善框架柱和上部砖房抗震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BSD)是新一代结构抗震方法,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对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地震水准、结构性能水平及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基于性能的能量分析方法的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结构的抗震设计与结构抗御其他荷载作用的设计是不同的,本文就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彭卓康 《今日科苑》2009,(20):138-138
斜张桥的抗震设计,是世界各国桥梁工程师都非常关心的重大技术难点问题。随着大跨度桥梁的发展,人们对结构的抗震越来越重视,对大型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作专题研究,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而且近年来经历了多次强震后,从这些大地震中的结构震害,使人们对以前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反思,对以前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修改。本文将简要介绍各国桥梁抗震规范中的设计思想以及主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曾建宁 《今日科苑》2009,(16):30-30
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预期的结构位移反应为设计目标,从而实现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预期的性能要求。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从而经济地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现代抗震思路的发展历程及内容,并阐述了一些常见抗震措施和抗震分析方法,据此分析了我国抗震设计思路中的部分不足.  相似文献   

12.
赖志华 《内江科技》2007,28(1):112-112
本文通过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设计概念重要性的简述,希望设计人员重视砌体结构地抗震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3.
彭卓康 《金秋科苑》2009,(20):138-138
斜张桥的抗震设计,是世界各国桥梁工程师都非常关心的重大技术难点问题。随着大跨度桥梁的发展,人们对结构的抗震越来越重视,对大型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作专题研究,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而且近年来经历了多次强震后,从这些大地震中的结构震害,使人们对以前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反思,对以前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修改。本文将简要介绍各国桥梁抗震规范中的设计思想以及主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三水准设防目标是通过"两阶段设计"这一方法来实现的。而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准确理解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是结构工程师解决建筑抗震难题的必备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包广林 《科技风》2013,(12):167
汶川大地震再一次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抗震途径,即民用建筑抗震设计对结构抗震提供了重要而有利的影响。由于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依靠定量计算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不能代表结构在地震中的真实反应。结合震灾启示,本文对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结构抗震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抗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陈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X):206-206,235
底框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从抗震上讲它是一种不合理的结构形式,但限于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无法取消,通过对这类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结合历次的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可对其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中的建筑体型、结构构造及改善框架柱和上部砖房抗震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是对建筑抗震设计的宏观控制,现从抗震的角度探讨建筑的体型,建筑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抗震的延展性等方面的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通过梁柱及节点核心区箍筋的配置、纵向钢筋的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等几方面,合理地采取构造措施,使抗震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延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结合现行有关规范及工程实践,提出了框架房屋抗震设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三水准设计要求和两阶段设计方法。通过常规分析及现场试验,提出了采用钢筋砼圈梁和构造柱分割并包围砖砌体的方法,使得砖体结构形成弱框架体系,从而可大大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杨明飞  姜黎  宗翔 《科技风》2016,(4):84-86
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基础,针对现代化结构抗震设计"卓越人才"的培养,结合结构抗震设计新技术的发展,对目前《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说明抗震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结构大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师生交流,加深学生对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