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新基础”教育论》在教学分析单位的重建和课堂教学过程的逻辑构建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即以学生为本,全面探讨如何培养现代的学生、未来的公民.课堂是教师体现价值的纽带,教师的课堂生命价值可以透过“教师的自我增值”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两大途径体现.值此,教师就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此不疲,学而不倦.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学生为本体,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改变低效、枯燥的课堂,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地理课堂,使教师成为“生命牧者”。  相似文献   

3.
高春玲 《成才之路》2010,(15):51-51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深入剖析语文的机理。提倡把课堂构建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挥的“生命”课堂。并对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陆莉萍 《上海教育》2009,(13):55-56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生命”型课堂中,教学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观念和“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的思想,将课堂教学视为人的一次生命之旅,师生共建知识交往的场景与平台,让知识教学充满生命对话、交流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5.
许莉玲 《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48-248,250
文章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命课堂”的构建,具体包括解构核心素养,构建目标多元的“生命课堂”;解放学生思维,构建思维碰撞的“生命课堂”;创设互通情境,构建开放交流的“生命课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生命教育与高效课堂 2006年,由我主持研究的省级教科研成果——构建“五步探究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构建“生命课堂”的课堂目标。之所以今天再次提出,是因为我认为:教师、学生是学校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呵护自然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涵养精神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师幸福、学生自信”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生命的完善与美好应是教育最大最持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现在,“生命课堂”成了教育界的重点话题。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进行了“活力课堂”的教育改革实验,这一实验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课堂教学围绕个体先学、群体互学、教师帮学、独练互评这四个环节进行。在本文中,笔者从群体互学、教师帮学这两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构建初中科学高教课堂的设计思路,包括:以“异”为本,以人为本的设计课堂 ;以“情”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自”为本,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练”为本,多元化设计学生作业.本文拟围绕初中科学课堂高效课堂构建开展探讨,旨在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授课模式,为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新时期高效课堂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生命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倡导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基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构建我们的历史课堂生活,教给他们有生命的历史。下面我们就以几节充满生命活力的历史课为主线,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课堂的反思,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态课堂”。生态的课堂就是人这样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追求绿色,追求生命之美,张扬生命之力,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大自然的本色。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呢?一、预设教学设计。促进动态生成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师对课堂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化,单纯的知识课程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课堂模式.“生命课堂”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了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把“生命”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尤其是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必须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才能缓解压力,为课堂提供更充足的养分.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认识,重视科学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将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物理生命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15.
学导课堂,应该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数学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应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践行“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学,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的生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堂”构建的理念1.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2.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新课堂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精神世界既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新课堂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努力寻找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李牧川 《福建教育》2022,(15):23-24
<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质量教育发展要依靠高质量课堂的建设,高质量课堂的建设要回归课堂育人的基础性与本源性生命价值——课堂要“养”人、要“养”“生”、要养化人心性命,可谓之“养学”课堂。“养学”课堂者,是以融合现代性教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养”“生”生命思维意蕴为文化底蕴,以调节个体生命与内外部环境有机互动以发挥课堂生态整体生命功能为背景,以兴发学生生命主体性与内生力为价值指向,以以“教”养“学”、“教”“学”互养为课堂境界的课堂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课堂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被当作是无生命力的机器,在接受完机械、繁琐的训练之后,还得接受教师强加的评价,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灵气一点一点地被抹杀了。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怎样能培养出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呼唤作文“生命”课堂。作文“生命”的课堂,是一种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的教学”,它是按照学生的重要天性———探究性、创造性所设计的教学。一、构建作文“生命”课堂的理论基础传统课堂是建立…  相似文献   

19.
聆听孩子的教育需求,关注孩子的课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实施,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变“教育规则”为“教育对话”,以生活为背景、以生命的全程发展为背景,以个体的完整生命状态为背景重建数学课堂生活,让数学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下,构建和谐课堂管理文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管理文化从注重学生现阶段的学业成就拓展到关切学生整个生命的质量,从传统的以控制与维持课堂纪律为特征的科学管理转向到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特征的课堂管理文化.和谐课堂管理文化以共同愿景的理念为先导,以制度为支撑,以环境为基础.以自主和自由为终极追求.和谐课堂管理文化的构建要构建有课堂师生群体共同愿景的学习氛圄、创建有文化的课堂师生群体学习氛围、建立健全有师生群体学习机制的学习氛围、创建回归智慧、回归生活、有智慧生成的课堂学习氛围、创建课堂师生群体情感交融、心理相容的课堂学习氛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