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周报,是近年来出现在我国报业一个关于报纸分类的概念,泛指那些做城市生活消费内容、以城市为发行区域、每周一期的生活服务类、文化娱乐类报纸.  相似文献   

2.
张书新  董鸿英 《传媒》2010,(4):25-27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负重前行,部分都市类日报和行业报因为经营不善退出市场。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类周报却展示出独特风景,不少报纸平稳增长之余还有突破,甚至有专家指出周报未来将成为报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情况到底如何?本期《报业观察》特约请三位城市周报的"局中人",与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3.
马婧 《新闻传播》2010,(9):86-86
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是指出现在城市中,以城市读者为受众,以生活消费为主题,以娱乐时尚为特色的服务类周报,它为人们提供着时尚的生活方式、海量的市场信息、新颖的生存理念和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这是业内对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以下简称城市周报)较为普遍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放眼汉中报业市场,生活资讯类、时尚消费类周报,业已繁多。《汉中日报·都市周刊》(以下简称《都市周刊》)既要与全国性、地域性的周报竞争,以本土化取胜,又要避免与同城媒体的同质化,困难可想而知。然而,市场细分理论告诉我们,只要在整体市场中寻找到未开发的市场面和未满足的受众群,以此作为目标市场,充分展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能取胜。一座婉约浪漫的城市,一份高调宣扬生活品质的新生  相似文献   

5.
张彩芳 《青年记者》2011,(11):49-50
<新女报>的发展状况 <新女报>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张子报,前身是重庆计委主管的<西南经济日报>.作为一张时尚、新锐的都市周报,<新女报>深受渝城读者欢迎,不仅在重庆生活服务类周报中零售量位居第一,和其他三大直辖市的生活服务类周报相比,单摊平均销量也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6.
在新技术及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市场与发行市场表现各异,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突显。2009年依据世纪华文对全国40个大中小城市的市场调研(第三方客观的数据收集),通过包括零售市场的平均销量、有售点平均销量、实销率与覆盖率、潜力机会、竞争渗透分析,部分城市订阅及读者分布与竞争状况、读者消费偏好与广告影响研究等方面,对中国报业市场上主流媒体,以都市报、服务类周报,时政类、财经类、IT类报纸为代表进行分析,旨在反映中国报业发行市场全貌,推出品牌媒体,促进中国报业更为良性发展。本次调研数据,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重点从主要类别报纸的零售发行,及都市报的零售及订阅发行(含家庭订阅和单位订阅)、读者研究三个方面,在2009年对中国报业市场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下文重点从发行视角透视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动态和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专栏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集团之一,集团以经营报业出版、广告、印刷、发行为主业。属下最大报纸《羊城晚报》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区,是中国三家发行量逾百万份的大报之一。 《羊城晚报》是一份以城市读者为主要对象的现代都市报纸,成立于1957年10月1日,现有员工800余人,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晚报。多年来,每日发行量一直在100万份以上。近五年来发行量稳步增长,保持在130万左右。《羊城晚报》的发行中心区域为中国南方都会广州市及其附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1…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生活服务类周报发展迅速,为我国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活服务类周报服务功能的分析和研究,解读新时期受众服务性信息需求与报纸信息服务功能的差距,根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报刊自身竞争力,使生活服务类报刊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报业发展史上,对周报和周刊的定义比较笼统。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给报纸下的定义是:“每日、每周或有规律的其他间隔时间发行的,提供新闻、观点、特写及其他公众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常常伴有广告的出版物。”按这个定义,《新闻周刊》、《时代周刊》和《明星周刊》等著名周刊杂志归入周报里面。《中国大百科全书一新闻出版卷》对报纸的定义是:“以刊载  相似文献   

10.
同质化,这一关于媒介新概念的词汇越来越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最初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所谓的报业同质化,指的是在同一座城市里出版和发行的都市类报纸,在内容栏目、装帧形式、读者定位乃至广告发布等方面存在着风格趋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都市类报纸是一种面向城市市民的大众性报纸,也是我国报业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报纸种类。都市类报纸趋同化倾向从都市类报纸诞生不久,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出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趋同化倾向已经成为了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过程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樊菊艳 《大观周刊》2012,(32):55-56
伴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成长起来一大批对生活服务、消费资讯信忠有迫切渴望的读者。于是时效性强于杂志、服务性胜于都市报的生活服务类城市周报应运而生,井在竞争擞烈的报业占有一席地位,拥有着忠实的读者群。为满足广大读者对最新资讯的需求.作为生活服务类城市周报,可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报纸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13.
都市类报纸也要高品位重深度 都市类报纸创刊之初以市民群众为读者对象,以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为主打,很快一纸风行,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创造了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都市类报纸大都以刊登社会新闻为主的这种做法,在舆论引导和消遣娱乐之间游走,使得新闻报道浅显而缺乏深度、平实而缺乏权威、通俗而缺乏品位等弊病日益突出,常被打上“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80年代初期晚报复兴,90年代初期扩版潮之后,目前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并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以都市报纸异军突起并将在相当时期呈上升趋势为特点的报业发展新阶段。脱胎于机关报所办子报,并在与晚报、服务类报等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发展成型的都市报,以其“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市场定位、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并形成强劲的冲击波,被新闻理论界视作一种“都市报现象”而予以特别的关注。都市报已成为我国报业群体的一支…  相似文献   

15.
中国都市报类报纸的勃兴,是以华西都市报的创办为标志的。自此。都市类报纸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都市类报纸已成为中国报业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改变了中国报业的传统竞争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6.
从移动之战到领先之战——都市类报纸竞争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地都市类报纸的激烈竞争,已成为中国报业的绚丽风景。本文拟探讨其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 争打综合牌 都市类报纸的市场,几乎等于区域性城市读者的自费订阅市场。20世纪90年代,它才在我国内地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报业市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它有上千种报纸,其中不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这样一些享有国际声誉的大报,但却没有一张发行全美各地的全国性报纸。五年前,甘尼特报业公司创办第一张能在2,500多个城市同时与读者见面的全国性日报——《今日美国》报,填补了这一空白。这张日报面世不久,便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反响,据美国报纸发行稽核局统计,《今日美  相似文献   

18.
梅明丽 《新闻知识》2003,(12):17-18
近年来,中国报业市场上竞争激烈硝烟弥漫,其中竞争的主角大部分是都市类报纸.都市类报纸一诞生,就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的市民化报纸,与机关报相比,其市场性决定了竞争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云飞 《现代传播》2005,(5):123-125
随着报业改革的进行,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市场的角度来寻找划分我国报业结构的标准,较有代表性的是将我国报业市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国性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地方性市场。①全国性市场上的报纸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这些报纸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全国发行,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经营,我们把它称为全国性报纸。一、市场环境分析现代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都市化的产物。因此,我国报纸发行市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城市化程度和社会成员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我国报纸发行的市场化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中国…  相似文献   

20.
以“必读”和“实用”为特征的服务类新闻,正在成为现代报业,特别是以都市读者为主要发行对象的都市报的“拳头产品”。探讨服务类新闻的采写及编排规律,根据市场需求、读者需要和传媒的地域特点,打造读者认可的“服务品牌”,做好做足服务类新闻,被普遍看作是都市报的成功之道。 全些、再全些 所谓服务类新闻,是指那些注重发掘沟通社会、服务读者物质和精神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