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依据学生所需,解决学生之困,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从教学目标、情境创设、议题设计、课堂生成等方面,构建“随学生之势、疏学生之困”的启发性教学样态。  相似文献   

2.
小组工作方法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目的与功能、理论基础、工作内容、条件与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一致性,小组工作方法的融入对于丰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等具有重要作用。小组工作方法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当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理论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价值引领与发展需求相融合的实践原则,可以通过科学分析学情、精准把握需求,确定小组目标、组建学习小组,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小组活动,发挥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管理,合理评估成效、有效反哺教学等实务进程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白蓉 《文教资料》2020,(5):179-180,158
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体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符合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要求,也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研究这一课题,对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这一论断强调了启发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意义的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一个总的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原则,创设和谐、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和思想政治状况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教学的路径主要有: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介创设历史情境、课堂讨论和辩论等方式。  相似文献   

5.
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规律,也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遵循。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灌输性和启发性的要义,并理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把握思想教育规律,在灌输什么、灌输到什么程度和怎样灌输,以及启发什么、何时启发、如何启发上下功夫,做到当灌则灌、当启则启、灌启结合,是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灌输与启发则是思想政治教学价值实现的两种最基本途径与手段。为此,我们必须既要巧于灌输、注重理论征服,又要善于启发、提高内化能力,还要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以实现价值引领,从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指引和现实要求。“老西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两者在价值导向、内容倾向、行动指向三个方面高度契合。“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争当大先生以凝聚“大思政课”育人合力,重塑大课堂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搭建大平台以强化“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创新大评价以落实“大思政课”育人效度等方面,提升“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杨万岳 《学周刊C版》2023,(22):118-120
按照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使教学做到“灌中有启”“启中有灌”,注意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其自主思考和领会课本知识。议题式教学作用与此深度吻合。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策略展开分析,结合议题的选定和学生的参与问题,从乐议好学、善议会学、深议爱学、博议拓学四个角度,提示教师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用议题式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创新性思考,使其形成良好道德与法治学习思维。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学法治课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和实践遵循。“大思政课”之“大”,从思想维度看,主要体现在坚持系统思维和全要素理念;从实践维度看,主要体现在教学课堂的时空突破、教学路径的方法优化及教学评价的体系完善等方面。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善用“大思政课”,正确处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堂即时性讨论的实践运用,是践行“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学理念、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法。开展随堂即时性讨论时,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顺其自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参与讨论;可以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启发学生“针锋相对”参与讨论;可以抓住社会热点,引出讨论话题,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参与讨论;可以把握学生关切点,“设身处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学生榜样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榜样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更加可感、可知、可学。高校在推动学生榜样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中,需进一步重视学生榜样在思政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加强学生榜样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学生榜样进思政课堂的实践机制、创新学生榜样进思政课堂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赵珏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95-29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使其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包含了价值性和知识性两种属性。在“基础课”中,经常会出现重知识、轻价值的情况,影响了“基础课”价值引导功能的实现。从学理的角度看,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首先需要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厘清两者在“基础课”教学中所承担的不同任务,最后指出价值性如何发挥作用,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学科,对于学生灵魂和精神的塑造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一直是以灌输性为主的,只知道机械地讲述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内容是需要进行灌输的,但灌输性不能成为主导,有大量的知识与内容需要通过启发,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让学生的思维实现进阶.本文立足初中阶段,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要求为原则,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对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政治以其学科特殊性和协同性,兼具立德树人、政治理论学习、综合实践探究的主要功能,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关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意在“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总之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为准确反映实际教学情况,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修养,提升该学科的试卷命题质量显得十分必要。在此过程中,命题者需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统一、创新开放等原则。提高命题质量具体要做到:明确指导思想,体现学科功能和价值取向;试卷题型设置要合理,难度适中;把握时政热点,体现创新和开放的原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落实核心素养;对命题教师加强专业培训,促使教师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职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精准施教理念下运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及如何为精准施教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精准供给,精心设计4次线下教学专题和精准融合,搭建“X个”线上知识点及以“知”促“行”,促使4个层面(知、情、意、行)相统一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激发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原理”课教学中,既要阐明原理的科学性、真理性,还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涵的能够体现价值性的人文精神内容.整体性是“原理”课教学的必然要求,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是“原理”课教学的立足点,也是“原理”课教学的内在要求,而专题教学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统一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之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明确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科学内涵,厘清两者相统一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实现这一根本遵循的可行路径是:注重发展守正创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探索遵循规律的具体方法、注重突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然后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的价值意蕴,最后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降且来势凶猛,迅速向全国蔓延。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思政课主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特殊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相统一",对我们思考当前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着力、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